1.青花瓷古筝简谱 D调

2.古筝一共有多少种指法

3.葬心 带指法古筝谱

古筝指法图表_古筝指法曲谱

指法口诀:

名指扎桩四指悬,勾摇剔套轻弄弦。

须知左手无别法,按颤揉推自悠然。

练筝16字口诀:

分合分合:就是在弹奏曲时,一般要先单手——后双手——再单手——再双手这样的反复多次地练习。

零整零整:就是在练琴时,从部分——整体——再部分——再整体地反复多次练习。

慢快慢快:就是在练习时,按照慢速——快速——再慢速——再快速这一规律进行反复练习。

古筝曲谱

筝码摆放口诀:

一摆二贴三找码,四取五定六抚弦,七放八调九成形。

音高口诀:

可以分成五个不同的声音。

倍低音,声音低沉,像老爷爷的声音。

低音,比倍低音明亮些,是爸爸的声音。

中音是妈妈的声音,亲切平实。

高音是孩子的声音,明亮清脆。

倍高音就一个,那是敲击清脆的玻璃杯的声音。

看背看背:就是在弹奏乐曲时,通过看谱——背谱——再看谱——再背谱这样反复练习,达到完美表现音乐的目的。

古筝

青花瓷古筝简谱 D调

古筝入门零基础指法

勾:乐谱上记为“?”,弹奏时中指勾住琴弦,用力向掌心内侧弹奏;

抹:乐谱上记为“╲”,弹奏时食指勾住琴弦,用力向掌心内侧弹奏;

托:乐谱上记为“└”,弹奏时大指托住琴弦向外侧弹奏;

一.认识古筝的音区(以D调、21弦古筝为例)

从高音区到低音区的21根线弦,分别命名为:1号线、2号弦......、21号弦

3、8、13、18号弦为绿线(部分古筝为红弦),是D调的5

1号弦:倍高音区的1,古筝谱记为1(音符上方有两个点)

2-6号弦:对应高音区的65321(音符上方有1个点)

7-11号弦:对应中音区的65321

12-16号弦:对应低音区的65321音符下方有1个点)

17-21号弦:对应倍低音区的65321(音符下方有两个点)

古筝一共有多少种指法

简谱如下图:

青花瓷的弹奏指法:

1、拖,演奏时大指向外拨弦,即向低音的方向拨弦。专托的动作,是通过肩、臂、手及指甲自然巧妙而协调一致的运动。

2、抹,演奏时食指向里拨弦。抹常用于配合大指或大、中二指的演奏,也用单音或上行音阶的拨弦。

3、劈,演奏时大指向里拨弦,指的是向高音的方向拨弦。劈的动作仍以大指连接手掌根部的关节为基点,略偏斜上方角度拨弦。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方文山因认识了几个鉴赏古董艺术的朋友,在与他们时而青铜、时而宋瓷、时而明清家具等横跨千年谈古论今的聊天中,触发其想用那些传世的中华艺术品来当歌名的动机。

青花瓷定义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青花瓷是“中国风”的经典象征之一,但它的源头其实来源于伊斯兰文化。

葬心 带指法古筝谱

右手的常用技法有托、劈、挑、抹、剔、勾、摇、撮、刮等,左手的常用技法有按、滑、揉、颤等。

在筝的演奏谱中,两手的各种基本技法都有相应的演奏指法符号表示,下面是这些常用技法的符号及演奏动作要领:

l 右手常用指法符号及动作要领

托└ 拇指向筝外侧方向弹弦

劈┐ 拇指向筝内侧方向弹弦

挑/ 食指向筝外侧方向弹弦

抹\ 食指向筝内侧方向弹弦

剔 中指向筝外侧方向弹弦

勾⌒ 中指向筝内侧方向弹弦

摇彡 弹弦指连续快速弹拨筝弦,拇指则连续托劈,食指则连续抹挑

撮ъ 勾托技法或抹托技法和组合,用于弹奏和音。拇指与中指合奏八度为大撮,拇指与食指合奏小于八度的音程为小撮

刮奏↘ 亦指花指。依据筝的音位排列上下刮奏出快速五声音阶琶音。

右手技法还可细分为连托、连劈、连挑、连抹、连剔、连勾、四勾、游弹、扫摇、短摇等多种。随着古筝演奏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上弹弦技法已不拘泥于右手使用,左手越来越多地参与弹奏,而在弹奏时与右手所用符号完全相同。

l 左手常用指法符号及动作要领

按音× 按弦指有控制地下按,以获取高于弦位音的音高

上滑↖ 右手弹弦后左手按此弦,使音上滑

下滑↘ 左手按音弦,右手弹弦,左手按弦使音下滑

揉音 从某弦音位上滑后复回

颤音 又称吟音。轻轻揉动琴弦令音微颤

泛音。 在有效弦长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处(泛音点)轻按即起,得清丽空灵之泛音

左手尚有打音、厉音、鼓音、点弦、柱音和柱泛音等多种技法

下面对几种摇指的技法及弹奏要领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拇指摇]

拇指摇是现在最常用的一种摇指,是用大指连续交替向外向里快速托和劈拨弦。拇指摇也根据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演奏要求及不同的学习阶段主要分为四种:

1、支腕摇——食指轻捏大指,手掌根部轻压在前岳山下的筝头处作为支点,以手腕为轴心带动手指,手型不要攥得太紧也不要张的太开需保持放松自然,可以用食指捏大指的力度来调节摇指音量的大小,这种摇指适合初学摇指的同学。

2、扎桩摇——与压腕摇的基本要领一致,所不同的是,它不是以整个手腕作为支点而是用小指作为支架放在所要弹奏琴弦的前梁底部,弹奏时需要注意放低手腕,在初期练习中拇指劈时,需打在下面一根琴弦上以起到一个稳定的作用,托指时稍加一些力但无需靠弦,如托时也靠弦的话会影响指法的灵活性。

3、悬腕摇——在前面两种摇指的基础上将指法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悬腕摇不需要任何支架,完全靠手腕的控制和力量来完成摇指,这种摇指摆脱了扎桩的局限,可以完成自前岳山到码子之间任何地方音色的要求,如游摇等。

4、快速托劈摇——靠大指的指根关节拨弦,即以拇指与手掌的连接处为动点,带动全指运动,在弹奏时不需食指挨着大指,所有手指都是完全放松的,保持弹奏时的自然放松手型。这种摇法在快速演奏长音或时值较长的时候一般用扎桩(扎桩通常用无名指进行);在演奏不断变化的时值较短的一些音符时可不用扎桩。快速托劈摇法在拇指摇中是比较难的一种,前三种拇指摇主要是用手腕的力量完成,而这种摇是通过拇指关节的力量,如要弹奏的流畅自如是需要下一定功夫的。

拇指摇在练习时,可分阶段练习,如开始在每根弦上摇四个音再逐步增加至八个音、十六个音直至可以连续、均匀、快速的弹奏摇指(除快速托劈摇外一般拇指摇以劈开头)。弹奏时指甲触弦的角度、深浅及是否正确发力都对摇指的音色、音量都有直接的影响。

[食指摇]

食指用抹和挑连续交替向里向外快速拨弦。弹奏时要求大指轻捏在食指义甲底部第一关节处,这可以使食指稳固并增加的力量;中指、无名指、小指三指保持自然放松,弹奏时无需小指或食指扎桩。可用手掌根部轻轻搭在前岳山外的筝头上,也可用悬腕摇的方法,使力量通过大臂传到小臂,带动手腕的摇动,形成食指尖的密集拨弦。这时食指本身主动用力较少,主要起着控制触弦深浅和角度的作用。食指摇同拇指摇一样多用在旋律及长音的演奏上

[双指摇]

大指和食指用劈抹和托挑同时向里向外连续交替快速拨弦。双指摇一般用悬腕摇法,大指与食指保持在三度或与三度接近的和弦位置上,手指关节自然弯曲保持不动,其余三指自然放松,弹奏时靠手腕的力量带动。双指摇也可以用大指和中指来完成,将食指轻捏大指以控制大指的稳定性和力度,中指与大指保持在三度或与三度接近的和弦位置上,它是在拇指悬腕摇的基础上加入了中指,来共同完成一个连续和弦的效果,但难度增加了许多,需要勤加练习。双指摇也有少数人使用食指和中指来弹奏的。

[扣摇]

在右手用摇指弹弦时,左手拇指紧压在发音弦上或用食指和大指将弦轻捏住,并在前梁及码子之间根据乐曲的要求左右移动。扣摇在乐曲中主要用作渲染气氛或模拟风声(如乐曲《战台风》)。

[扫摇]

中指在八度音程内快速扫弦与大指摇指相结合的技法,扫摇是在摇指的基础上加入了扫,所以一定要先把摇指练好,再有节奏的加入中指的扫(即中指向里快速勾弹两弦以上),然后逐步在练习中增加扫摇速度和连贯性。

[多指扫摇]

多指扫摇同我们平时弹奏的扫摇不同,它不是在悬腕摇的基础上(因为悬腕摇是用食指捏住拇指来控制和完成的),多指扫摇是在快速托劈摇得基础上演奏的,他需要食指和中指有时也包括无名指轮流扫弦来与拇指的摇指相结合,这一指法非常难所以很少使用。

《葬心》是**《阮玲玉》的插曲,是台湾音乐制作人小虫精心打造的一首歌曲,获得1992年台湾流行音乐金曲奖。词作者为姚若龙、小虫,曲作者小虫,演唱者为黄莺莺。歌中那种悱恻动人的旋律和黄莺莺丝丝入扣的演唱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