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听的古筝纯音乐

2.听过王中山老师的音乐会了

3.学柳琴还是古筝

4.2022王中山古筝武汉中秋音乐会时间+地点+门票

wangzhongshan古筝曲渔舟唱晚_古筝渔舟唱晚教学王中山

基本构造

古筝的统一规格为:1.63米,21弦。古筝的面板大多数用河南兰考的桐木制造,框架为白松,筝首、尾、四周侧板有红木、老红木(缅酸枝)、金丝楠木、紫檀等名贵木材,古筝的音质取决于面板和琴弦,周边用料对古筝的音色略有改善,以老红木、紫檀、金丝楠木为佳。

早期到近代也有过12、13、18、23、25弦等,不同地区的筝又有多种定弦法,筝的新种类还有“蝶式筝”、“转调筝”等。

面板

一台古筝的音质取决于面板和琴弦,面板以阳面中段为最佳,阳面是指整株桐木置于水中,露出水面的一面为阳面,去头斩尾为中段,一般以9-12年树龄的桐木为最佳,尤以河南兰考的桐木为最佳,沙土地,木质疏松,利于音质的传导。

专业演奏古筝的面板以通纹为最佳,中音区纹理间距5-9厘米,高音与低音区间距1.5-2.5厘米为最佳,面板厚度高中低音的厚度一般为9mm、11mm、10mm,眼下面板大多数用弦切工艺。

琴弦

早期的琴弦以马尾、鹿筋为原料,到了当下这段时期以尼龙钢丝弦为主流,增加了音量,也提高了韵味,琴弦以德国进口钢丝为主,含碳量均匀,寿命长,手感好,以五音不全牌、宝泉牌、敦煌牌为代表,较受专业人士欢迎。

筝码

一般来说红木古筝配套红木筝码,楠木古筝配套鸡翅木筝码,紫檀古筝配套紫檀筝码,亦有说法以色木为筝码最佳材料,但是尚未有定论,筝码要求纹理垂直向下为最佳,上嵌牛骨,搁弦槽一般为对应琴弦的1/3深度为最佳。

扩展资料:

古筝起源

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就在当时的秦国(现陕西)一带广泛流传,又名秦筝。算起来,它已经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了。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中国民族乐器,一共10级。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李斯列传.谏逐客书》中所引资料,颇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李斯《谏逐客书中》述及秦国乐舞的一段说:“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

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也有说法为,筝是战国时的一种兵器,用于竖着挥起打敌人还有一句古话叫“筝横为乐,立地成兵”。后来在上面加上琴弦,拨动时发现悦耳动听,于是发展成乐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兵器也越来越轻便,筝这种体形庞大、质量不轻的兵器就被遗弃了。所以眼下人们见到的筝都是以0乐器的形式出现的,形态优美,并附有装饰。

汉代应邵《风俗通》载文:筝,“谨5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

从应邵的《风俗通》2所载可知,汉以前的筝其制度应为“五弦,筑身”,但是当时“并(山)凉(甘肃)二州筝形如瑟”,应邵不知何人4所作的改革,还记下了“蒙恬所造”的传闻,这又是说明,汉代在西北地区已经流传瑟形的筝了。

唐代的杜佑在《通典.乐四》中说:0“筝,秦声也。傅玄《筝赋序》曰:“以为蒙恬所造”。今观其器,上崇似7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弦柱拟十二月,设之则四象在,鼓之则五音9发,斯乃仁智之器,岂蒙恬亡国之臣关思哉。

并有附注说:“今清乐筝并6十有二弦,他乐肯十有三弦。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弹筝用骨爪,长寸余,以代指。”

应邵《风俗通》说,筝乃“五弦、筑身”。但“筑”是什么样式,历代文献都语焉不详。1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具汉筑明器。这具筑之所以说他是明器,是因为该器虽然髹以黑漆,却是用独木雕成。实心,不利于共鸣,若用来演奏,无法获得足够的音量。

此外,该器通长约34厘米,用来演奏显然太短小,而《同典》载,唐代的筑长四尺三寸,汉筑演变至唐代虽然有异,但相差也不至于如此悬殊。这些理由都足以证明它是明器,该器犹如有柄的小瑟,筑面首位各钉以横排竹钉,一排五个,这就与《风俗通》的记载相符。这具明器筑的样式与瑟相同,似乎又说明瑟、筑、筝的样式是极其相似的。

筝、筑、瑟的关系,既不是分瑟为筝,也不是由筑演变为筝,而很可能是筝筑同源,筝瑟并存。五弦竹制筝演变为十二弦木制筝,筑身筒状共鸣结构演变为瑟身长匣形共鸣结构,可能是参照了瑟的结构而改革的。

根弦,弦轴装置在与码子平行的面板左侧,弦质为金属(钢弦或铜弦),演奏时一般右手戴玳瑁甲片(即指甲)。调弦定音为五声音阶(即首调)三个八度音域,多用G调或D调,F调或C调或A调较少使用。?

发展

1965年,王昌元成功创作出了古筝曲《战台风》,《战台风》的出现,使古筝的演奏的技术、技巧,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结束了古筝只能轻弹慢揉的时代,此曲中的扫摇四点、密摇、扣摇、刮奏等来制造台风效果等技法,都是创新技法,提高且丰富了筝的表现能力。

70年代,赵曼琴在演奏实践中,创造使用了双弦过渡滑音、和弦长音、快拨及1/5泛音等新技巧。

并突破传统的八度对称模式,创立了由轮指、、弹摇等几十种新指序构成的“快速指序技法体系”,使筝不须改变定弦即可单手演奏五声、七声及变化音阶的快速旋律,为筝由色器进入常奏乐器行列奠定了坚实地基础,代表作品有《打虎上山》、《井冈山上太阳红》等。

90年代以来,古筝创作迎来了百花争艳的春天。《黔中赋》的演奏首次运用快速的左手技法而成为亮点。

在这时期中,作曲家们参与筝曲创作,增强了创新力度,他们突破传统五声性调式的局限,吸收了日本琉球调式、都节调式的色彩,借鉴了梅西安人工调式的经验,自行设计了许多新的调式,甚至创造了全新的“下方小三度加上方小二度”的调式色彩,每个八度分为三个环节,每个环节是一个大三度音程,在每个环节上都可以演奏同主音大小调的调式。

新的调式色彩和多调性连环叠置的定弦方法,促进了演奏技法的变革。如《山魅》(徐晓林)、《幻想曲》(王建民曲)、《箜篌引》(庄曜曲)、《溟山》(王中山曲) 等。在这些筝曲的定弦中,就为转调准备了条件。

不同音区还用不同音列,使不同音区演奏不同的调式色彩成为可能,既有对传统调式色彩的偏离,又有对传统调式色彩的回归。音程的变化又为新的音乐语言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而进入21世纪,涌现出一批青年古筝演奏家,其中以王中山、翟志荣、,邱霁、袁莎、蒋周健、刘乐、鲍栋、宋心馨等老师为代表。多年来,这些演奏家多次出访了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俄罗斯、比利时、瑞士、瑞典、匈牙利、波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使筝这件乐器走向了世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古筝

好听的古筝纯音乐

没有完全合适的伴奏谱啊,给你两个方法。

第一,找个即兴伴奏能力比较强的钢伴,让她帮你配一下。

第二,用小提琴渔舟晚唱的钢琴伴奏谱。在和伴奏的时候略改一下。我觉得这个办法比较简单好用。。。不过啊。。古筝改起来会灵活一些,我更建议你可以略改一下古筝谱。

听过王中山老师的音乐会了

《春到湘江》王中山版的最好听。。

《梅花三弄》很有味道,特别是泛音那段。。

《云裳诉》袁莎版的,很悲怆,要听出眼泪的。。

《林冲夜奔》本人表演比赛选得最多的曲子。。戏曲风十足。。

《打虎上山》跟《林冲夜奔》有一拼。。

《彝族舞曲》欢快的,通俗。。

《秋夜思》多听挺好听的。。

《汉宫秋月》短小精悍。。

以下都是王中山的。。

(古筝独奏谱)〈暗香〉

(古筝和大提琴合奏谱)〈彝族舞曲〉

(古筝独奏谱)〈秋望〉

(古筝和钢琴合奏谱)〈春到湘江〉

(古筝独奏)〈月儿高〉

(古筝、琵琶、箫,合奏谱)〈溟山〉

(古筝独奏谱)〈霍拉舞曲〉

(古筝和钢琴合奏谱)〈汉江韵〉

(双筝伴奏谱)〈土尔其进行曲〉

都很好听。。

学柳琴还是古筝

? 打开QQ空间,准备记一下前天在常州大剧院听王中山老师的音乐会后的所思所想,突然发现竟然有一年多时间不曾写点什么记点什么了,是不是年纪大了?最近两天突然发现自己变老了,以前从来都是嘴上说说,心底里从未惧怕过,却猛然间感到真的不再年轻了,从常州回来的路上,跟老公说,你看,作为男人,你还是黄金年龄,作为女人,我已是徐娘半老,况且古人说的半老徐娘是三十岁,而我连三十岁也回不去了,学筝有点晚了,虽说只要想学,任何时候开始都为时不晚,但想弹的好听,既能感动自己又能感染他人谈何容易?没有小孩子的手指机能,没有专业人士的练琴时间,而学琴又太需要量的累积了,时间于我,弥足珍贵。

? 言归正传, 从一个月前订票的时候,心里就充满了无比的期待,为了能近距离观察老师的指法和肢体语言,提前加了剧院的客服微信,要了剧院的实景图,因为所有舞台都会高于观众席,如果太高,仰视的时候未必能看到右手在高音区的动作细节,太远那更是看不清,实景图里舞台距离地面一米的高度,能接受范围之内,客服建议我选6排,但我还是毅然决然的选了一排,现在想想,真是太了,虽然音乐会跟上午的讲座是同一个厅,但晚上的时候,舞台下降了两个阶梯高度,距离地面只有大概30厘米了。虽然古筝摆放的实际位置相较于上午后退了不少,但整个剧院,相同价位的票,没有比我的观演位置再好的了。

本来只需要在常州住一天,但因为音乐会的当天上午有一场讲座,为了听王老师吹牛,(哈哈,网上看过,各种幽默段子手)请了一天提前一天去了,不想错过任何一次能见到老师本人的机会。太喜欢王中山老师了,高超的技艺,对乐曲的理解和处理,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巅峰之上无人能及这些词语来形容,丝毫不夸张。

? 讲座开始的时间是上午10点,9:30开始检票的时候我第一个进了厅,坐在座位上等待的心情,激动无比,还有一点紧张,有点好笑,只是听讲座,又不是我来讲,但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紧张。毕竟王老师太厉害了,如果是他学生辈的来演出,我定会淡然自若,更不会提前那么久去候着的。就要见到网上里才能见到的大师了,跟着学那么久,网上各种演奏和教学的相关能看的都看了,这次要见到真神本尊了,是和网上的一样平易近人儒雅风趣么?会讲一点关于弹奏的干货么?

? 等待的时间里,凑到舞台跟前,看了看老师讲座用的琴,是我心心念念的敦煌698系列里的一万多的繁花如梦。什么时候我才能舍得花一万多去给自己买架好琴呢?在心里默默的定了一个期限,等到《雪山春晓》可以弹出春天的气息,等到《茉莉芬芳》可以闻到茉莉的清香。

? 10点到了,王老师准时的飘了出来,外穿一件仙气飘飘的灰绿色的下垂到小腿的棉麻开衫,步履轻盈,很精神,本人比网上看起来要年轻些,完全没有网上看到的一个小胖子的臃肿。虽然我更喜欢他穿的那件红色的演出服,不太觉得长长的仙气飘飘的衣服更适合弹古筝的时候穿,但王老师穿着毫无违和感,实际上真的大多数演奏家演出的时候都喜欢穿那种棉麻或纱织的长长的像古装的衣服。里的大师近在眼前,有种恍若梦中的感觉,表情,声音,神态都跟网上看到的一样,再熟悉不过了。一边努力听着老师说的每一句话,一边努力让自己不神游,因为真的像是做梦。

对于讲座的内容,事先已有心里准备,告诉自己,你只是想亲眼见到神仙下凡来,如果有干货,那就是意外收获。果不其然,王老师讲了学筝的目的,古筝的发展,开始讲他和哥哥小时候学琴时挨打的经历,示范流于形式的肢体语言,于我而言,这些都是陈芝麻烂谷子了,网上的讲座里听了N遍了,但是后排的小琴童还是开怀大笑起来,王老师是为了孩子们讲。但是好在老师一直是结合着弹奏来讲的,所以期间听到了很多好听的片段,高山流水的刮奏出来的时候,流水的声音瞬间征服了我的耳朵,王老师指尖下的流水那样的纯净,水声随着手指的前后移动汩汩的流淌出来,不带丝毫的杂音。惊叹!刮奏谁不会,小白几秒就学会的技法,但为什么到大师的手下就立马有了形态?或急或缓,时而溪流淙淙,时而奔腾飞泻,还是惊叹,只有这两个字来形容我那一刻的感受。正如大师所言,哪里的水也不是这个声音,但中国人听得出这是流水,这是中国人心里的声音啊!老师示范的摇指,特别是低音部分的悬腕摇,只是随手摇了那么几秒,流畅均匀,自然的就像没有技巧,对,正是因为是随手摇了几下,才震撼到我,大象无形。王老师还弹唱了知音,示范了渔舟唱晚的慢板和孩的滑音不准的慢板,示范了传统筝曲里靠近前梁的明亮的音色,和现代筝曲距前梁稍远的圆润的音色。

? 讲座就一个多小时,快结束的时候,老师让在座的晚上给他当拖,死命的鼓掌,说晚上就指望你们了,哈哈,原来成功的演出也需要观众的配合,老师也害怕没有掌声的尴尬呀。对于强收和弱收的乐曲,掌声应在几时响起几时结束,还做了充分的说明,哎呦,王老师你能不这么搞笑么?还举例说有次在部队演出,他被吓到了,弹完战台风,因为是强收的,大家都不知道结束了,弹完安静的很,没有一点掌声,尴尬至极,然后过了几秒,一个长官手一挥,掌声雷动,长官手再挥,戛然而止,说他快被吓死了。讲座结束离开舞台的时候,让大家顺便预演一下晚上的离开舞台时的掌声,要送到看不到他为止,当他离开观众视线后,掌声并没有立即停下来,王老师又俏皮的探出头来,跟大家挥挥手“好了好了可以了”,可爱的王老师。

? 下午的时间是难挨的,从来没有觉得光阴如此漫长,从讲座结束离开剧院后就开始等待夜晚的降临,午饭的时间也感觉不到饿,但不吃是不行的,毕竟下午还长着呢,点了酸菜鱼和咸鱼烧肉,也没有觉得多好吃,整个人的神经还是处于半兴奋状态,哈哈,我在想,如果只有精神食粮,我大概真的能撑几天。

时间总是这样,不会根据个人意志改变,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他都会不请自来,也挥之不去,一分一秒的守恒的带你感受你快乐的不快乐的,愿意或不愿意面对的,不能快进,无法定格。

终于,时间到了,再次进入演奏大厅的时候,突然多了几分肃穆感,舞台降落了一点,并后退了几米,钢琴和叫不出名的其他伴奏乐器已经摆放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每隔几排就左右各有一个工作人员在那里引导就座和监督大家不许拍照录像。空中响起提醒的钟声,一声一声,洪亮而悠长,我低头看了一下时间,还差十五分钟,满满的仪式感又让我有种恍若梦中的感觉了,晚上的人明显比讲座时候的人多了,多数是家长陪着孩子来的,我后排的孩子小声的问妈妈,王老师怎么还不来,还有几分钟啊?不停的问,还有几分钟,她妈妈说还有一分钟,几秒钟后,又问,还有几分钟,妈妈说一分钟,孩子不满的说,一分钟怎么这么长啊,怎么还是一分钟啊?王老师出来后我才能鼓掌吗?还有一个孩子问妈妈,王老师的音乐会的名字好怕人啊,云鬼!我抬头看一眼电子屏上的字:筝魂-王中山古筝独奏音乐会。

? 提醒的钟声再次回荡,观众席的灯光褪去,舞台上的聚光灯亮起,漂亮的主持人穿着绿色的旗袍款款走来,端庄秀丽。但是我无心欣赏她的美,也无心听她的关于王老师的介绍和对乐曲的解读,这些我都太熟悉不过了,我心里期待的,只有王老师的倾情演绎。我要听潮州的《思凡》是不是和《寒鸦戏水》一样的好听,要要听听大师手下的客家筝曲《崖山哀》是不是如我喜欢的《蕉窗夜雨》一样,有那震颤心灵的点音。因为不是南方人的原因吧,对于南方的筝曲并没有心灵为之震撼的那种感觉,美是美,但蜻蜓点水的滑音觉得不过瘾。反倒是北派的山东筝曲《四段锦》带来了强烈的听觉冲击,第一次听完整版的四段锦,之前对山东曲一直不怎么感冒,听了一点就听不下去,每次看到关于四段锦的描述,清风弄竹沙沙作响,竹枝摇曳,山鸣谷应等都觉得言过其实,这次现场倒也不报什么期望值的,没想到倒是有惊喜,原来真的很好听,特别是低音区的弹奏,真的是音韵铿锵,节奏有力,强弱鲜明。真的是又一次见识了王老师手上的功力,知道了北派曲子低音区应该是怎样的音色。

? 上半场最震撼的还是河南的《汉江韵》,那个像竹板一样的伴奏是河南梆子吗?富有穿透力的梆子声响起,古筝开篇急速的弹奏,顿时喜感十足。本来很期待的浙派筝曲《高山流水》因为请了上海音乐学院的潘文教授来合奏,反倒是没有了大师独奏时的细致了,有点小遗憾。虽然俩人在节奏上配合的几近完美,但还是有那么零点几秒的不易察觉的错开时间,发现我的耳朵好敏锐,王老师的琴音色清亮,流水部分好听极了,但低音区听不出旷远的感觉,潘文老师琴低音区浑厚悠远,更能体现高山的巍峨,两台筝不分主次的全程合奏,我是有那么一点失望的,毕竟这是我最喜欢的筝曲之一,听一次王老师现场《高山流水》的独奏是学筝以来梦寐以求的事,希望以后有机会听到吧。得失都是相对的,《城南旧事和天空之城》改成了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本来就对这种简单的曲子上了正式的节目单有点失望,换了正好,我要听精妙的筝曲。《望故乡》临时改成了最近迷上的《枫桥夜泊》,虽然我也很想听原曲目单上王老师创作的《望故乡》,但是河南筝曲有一首代表就够了,毕竟曲目有限,我还是更愿意听枫桥夜泊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江枫渔火的水墨风情,摇指弱起弱收的浅吟低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虽然我的控制力暂时还不行,但至少知道巅峰的标准是怎样的。

? 只想简单记一下,咋七拼八凑写了这么多?

? 前两天在里看到的王老师示范的右手靠近筝码弹奏,没想到现场版的一个曲子里也有展现,《萨拉买提》,王老师自己的曲子,第一次听,因为之前看了节目单,听这个曲名就没有多少欲望,没想到不期待的总是会给我惊喜,非常现代的有点西域风格的曲子,跟各种以大漠命名的有点风格类似,不知道我的判断对不对,除了靠近筝码的弹奏,还有左手在琴底的拍板,和右手在琴头的拍板,王老师起手和稳准狠的拍板,节奏铿锵非常带感。哦哦,还有右手一边摇21弦,左手一边移动21的筝码,目测向左最少移动了有10厘米远。这一招太突然,王老师总是喜欢高难度的实力炫技,此处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 《酒狂》没有惊喜,跟预料的一样,稳稳的好听。《》的现场版比里多了一段前奏,摇指模仿马头琴的起伏的旋律瞬间把草原的辽阔铺展开来,风光无限。前奏里也有两处适时的拍板,这是网上里没有的,能听到现场的完整版真是,喜欢王老师的拍板,超级帅,不经意的帅,网上的《打虎上山》,期间有个拍板,每次听的时候,都会把那段翻过来调过去的多听几遍。

? 还好上午听了一场讲座,晚上的音乐会王老师全程没有说一句话,唯一的说话声的是来自主持人对每首筝曲的解读和来来回回的报幕,也没有我期待的返场曲。

? 尽管意犹未尽,演奏会还是实时的结束了,走出剧院,已是九点半了,初秋时节,夜风微凉,街道干净,路灯明亮,马路两旁的香樟和广玉兰婆娑的影子在草地上晃动。常州真是一个干净的城市。

? 第二天回家的路上,耳畔还是高低起伏的旋律,眼前也还是王老师自然又强大的舞台表现力。印象深刻,竟然第二天了,还能沉浸在前一天的音乐里。不知道会持续多久,但人的记忆是有时效的,再怎样好听,再怎样难忘,都终将散去。好想练琴,想把听到的见到的get到的点融入到自己的手上,希望有一天,我的琴声哪怕不能感染他人,但至少能做到感动自己。

? 小学生写作文似的码了一大堆字,有点凌乱,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单纯的想把这段美好的回忆记录下来,收藏起来,待蓦然回首时,记得曾经还算年轻的生命里,有喜欢的乐曲,有仰慕的人,有过一段对艺术的追求,有过工作之余起早贪黑不分晨昏的练琴时光,有过古筝相关的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

2022王中山古筝武汉中秋音乐会时间+地点+门票

我学的是古筝,学这个的男的太少了,所以建议你学古筝,为什么不学柳琴呢?因为你是个男的,弹柳琴对你困难比较大,毕竟你的协调能力要差于女生,如果你是女的,我就建议你学柳琴了。

这是两者的对比:

1,柳琴便宜;

2,柳琴方便携带;

3,柳琴单手弹;

4,柳琴滑音韵味不强;

如果是古筝,

1,古筝贵;

2,古筝不方便携带;

3,古筝双手弹;

4,古筝韵味强。

要论音色,古筝更好一些,古味更浓,学古筝吧,祝你成为未来的王中山!

“筝途”—王中山从教三十年古筝音乐会(H)

时间:2022.09.10周六19:30

场馆:武汉市|武汉琴台音乐厅

票档点击购票

80.00元、280.00元、380.00元、480.00元、580.00元、680.00元、880.00元

关于演出

王中山:当代中国古筝艺术的集大成者,被誉为"筝坛圣手”,迄今保持着古筝演奏家有史以来举办独奏音乐会最多的纪录;

现任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创新呈现民族经典:《渔舟唱晚》《打虎上山》《望故乡》;汇集多元地方特色的经典锦集:客家音乐《出水莲》,山东大板《八板套曲》,潮州弦诗《柳青娘》(活五调),河南音乐《闹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