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古筝牧羊曲的简谱

2.古筝曲谱《彩云追月》

3.阳春白雪古筝曲谱

4.求古筝曲《春苗》的曲谱

5.十面埋伏古筝曲谱

中国古筝网曲子下载_中国古筝网曲谱网

中国古筝网://.cn-gz.cn/n341c7.aspx

哆来咪曲谱网://.123qupu/guzeng/2007/310/07310B9DB5CD2H5D46IF4FB.html

我的古筝网://.myzheng/more_17.htm

求古筝牧羊曲的简谱

古筝二泉映月曲谱

 《二泉映月》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首享誉海内外的优秀作品,是中国民间器乐创作曲目中的瑰宝之一。下面为大家分享二泉映月古筝曲谱,欢迎欣赏!

  二泉映月(原版录制) - 阿炳

 熟悉的乐曲仿佛把我们带入了

 山水秀丽的江苏无锡

 在我们的'眼前

 仿佛展现出惠山“天下第二泉”那美丽的景色

 伴着泉水的涌动

 这支婉转的乐曲又仿佛在向我们

 讲述着一个不平凡的故事曲子

 开端是一段引子

 它仿佛是一声深沉痛苦的叹息

 仿佛作者在用一种难以抑制的感情

 向我们讲述他一生的苦难遭遇

 仿佛在乐曲开始之前

 作者已经在心中默默地说了好久了

 不知不觉地发出这声叹息

 乐曲如同一个老艺人

 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徘徊,流浪

 而又不甘心向命运屈服

 他在倾诉着在那个时代所承受的苦难压迫

 与心灵上一种无法解脱的哀痛

 他在讲述着他辛酸悲苦一生

 毫不掩饰地表达出作者心中的真挚感情

 第四段到达了全曲的高潮

 我们仿佛可以听到阿炳

 从心灵底层迸发出来的愤怒至极的呼喊声

 那是阿炳的灵魂在疾声呼喊

 是对命运的挣扎与反抗

 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昂扬的乐曲在饱含不平之鸣的音调中进入了结束句

 而结束句又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

 仿佛作者仍在默默地倾诉着

;

古筝曲谱《彩云追月》

《牧羊曲》是影片《少林寺》的插曲,这是一首洋溢着似水柔情的女声独唱。歌词朴素清新、优美动人,“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这首《牧羊曲》至今都还被很多专家认为是中国流行乐坛的经典之作。郑绪岚用她细润甜美的嗓音让一个千娇百媚风情万种的女儿态活生生的呈现在面前,也让铁骨铮铮的嵩山充满柔情一片。

以下是《牧羊曲》古筝曲谱:

阳春白雪古筝曲谱

古筝曲谱《彩云追月》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古筝曲谱《彩云追月》,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欢迎分享!

 古筝曲谱《彩云追月》

 曲谱简介

 此谱属于练习曲谱。《彩云追月》预示了一幅夜空的画面,“彩”代表颜色,能看得见颜色的夜晚,一定不会很黑,有一些月的光辉,月光如水,清澈透明。“追”字赋予画面以动感,朦胧中带有一些生气。幽淡的夜幕背景下,云月相逐,相映成趣。

;

求古筝曲《春苗》的曲谱

阳春白雪古筝曲谱

 阳春白雪》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古琴十大名曲之一。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以下是阳春白雪古筝曲谱,欢迎阅读。

 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现存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阳春白雪》:由民间器乐曲牌仪《八板》(或《六板》)的多个变体组成的琵琶套曲。“八板头”变体的循环再现,各个《八板》变体组合在一起形成变奏的关系,后又插入了《百鸟朝凤》的新材料,因此它是一首具有循环因素的变奏体结构。

 可分成起、承、转、合四个组成部分,是一首具有循环因素的变奏体乐曲:

 起部:《独占鳌头》曲首出现长达十七拍的“八板头”变体, 它在以后三个部分的部首循环再现。原《八板》的旋律以“隔凡”和“加花”等技法加以润饰,运用“半轮”、“夹弹”、“推拉”等演奏技巧,音响效果独特有趣,使花簇的旋律充满活力。

 承部:《风摆荷花》、《一轮明月》这两个《八板》变体,在头上循环再现《八板头》之后,旋律两次上扬,在高音区上活动,表现情绪较为热烈。

 转部:《玉版参禅》、《铁策板声》、《道院琴声》在这三个段落中出现了不少展开性的因素。首先是乐曲结构的分割和倒装,并出现新的节拍和强烈的切分节奏。其二是运用“摭分”、“板”和“泛音”等演奏指法,使音乐时而轻盈流畅,时而铿锵有力。特别是《道院琴声》,整段突出泛音,恰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晶莹四射,充满生命活力。

 合部:《东皋鹤鸣》是本部的动力性再现,在尾部作了扩大,取突慢后渐快的速度处理,用强劲有力的扫弦技巧,音乐气氛异常热烈。

 “阳春白雪”的典故来自《楚辞》中的《宋玉答楚王问》一文。楚襄王问宋玉,先生有什么隐藏的德行么?为何士民众庶不怎么称誉你啊?宋玉说,有歌者客于楚国郢中,起初吟唱“下里巴人”,国中和者有数千人。当歌者唱"阳阿薤露"时,国中和者只有数百人。当歌者唱“阳春白雪”时,国中和者不过数十人。当歌曲再增加一些高难度的技巧,即“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时候,国中和者不过三数人而已。宋玉的结论是,“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阳春白雪”等歌曲越高雅、越复杂,能唱和的人自然越来越少,即曲高和寡。

 当然宋玉与楚襄王的这番讨论的目的不是谈论歌曲本身,而是强调雅与俗的巨大差距,并为自己的才德不被世人承认而辩解。宋玉进而说“鸟有凤而鱼有鲲”,自然非凡间俗物可比。宋玉说,“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也,士亦有之。”最后,宋玉引出了自己的结论,即“夫圣人 瑰意琦行,超然独处;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宋玉的意思是,但凡世间伟大超凡者,往往特立独行,其思想和行为往往不为普通人所理解。

 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五·乐律一》中指出,《宋玉答楚王问》中明明说,“客有歌于郢中者”,即有客人在郢中唱歌。而不是郢人在唱歌,更不是郢人善唱歌。沈括认为,郢中为楚国旧都,“人物猥盛”,之所以和者寥寥,是由于不知道或没有听过这首歌曲。宋玉以此自况,未免有些不讲道理。以郢人不熟悉阳春白雪这样的`曲子而指责他们,这不是很荒谬么?沈括还指出,阳春白雪典故中的一些细节后来被错误的解读和传播,例如,善歌者都被称为“郢人”,而原文的意思是郢人不善歌。

 阳春白雪这个典故说明了不同的欣赏者之间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存在着的巨大差异。乐曲的艺术性越高,能欣赏的人就越少。不得不承认,这种差异又和欣赏者的主观趣味有很大关系,有时很难得到一个客观公允的评价。正如西晋葛洪在《广譬》一书中所指出的:“观听殊好,爱憎难同。”对于听惯桑间濮上之曲、下里巴人之声的人,当然无法理解阳春白雪和黄钟大吕的高贵雅致。从这点来说,古今并无太大区别。今人欣赏音乐,大都是“入耳为佳,适心为快。”

;

十面埋伏古筝曲谱

《春苗》的古筝谱如下:

第一页:

第二页:

第三页:

扩展资料:

《春苗》是著名古筝演奏家林坚老师于1988年以苗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的一首古筝曲,古筝曲《春苗》是上海筝会考级四级曲目。1994年,林坚应美国菲斯特乐团的邀请,作为该团客串音乐家参加了在英国举行的第十届国际音乐节的演出。

1996年应美国国际赞美之声协会的邀请,到美国各地进行为期两个多月的演出及艺术交流活动

2003年8月应英国智慧桥国际有限公司欧洲中华文化协会的邀请赴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荷兰五国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演出。

  十面埋伏古筝曲谱

十面埋伏古筝曲谱1

十面埋伏古筝曲谱2

十面埋伏古筝曲谱3

十面埋伏古筝曲谱4

十面埋伏古筝曲谱5

十面埋伏古筝曲谱6

十面埋伏古筝曲谱7

十面埋伏古筝曲谱8

十面埋伏古筝曲谱9

十面埋伏古筝曲谱10

十面埋伏古筝曲谱11

 《十面埋伏》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关于乐曲的创作年代迄今无一定论。资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写过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听过有关表现激烈战斗场景的琵琶音乐。

 《十面埋伏》流传甚广,是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阴平楚》。本曲现存乐谱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谱》(全称为《南北二派秘本琵琶真传》,又称《华秋萍琵琶谱》)。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汤琵琶传”中,曾记载了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鼓声、剑弩声、人马声……使闻者始而奋,继而恐,涕泣无从也。其感人如此。”

 十面埋伏是一首中国琵琶大曲[1] ?,同时也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其演奏为独奏,乐曲激烈,震撼人心,清楚地表现出了当时项羽被大军包围时走投无路的场景。为上乘的艺术佳作。

 传统琵琶曲《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关于《十面埋伏》产生于何时迄今尚无定说,曲谱最早见于《华秋频琵琶谱》(1819)。明王猷定(1598—1662)著《四照堂集·汤琵琶传》一文中记述琵琶家汤应曾奏《楚汉》。自公元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谱》问世以来,其后各个琵琶谱集都载有《十面埋伏》乐谱。各个版本在分段与分段标目都有所不同。如:《华氏谱》称《十面》,由直隶王君锡传谱,凡十三段; 《李氏谱》名《睢阳平楚》,隋秦汉子作;一名《睢阳平楚》,凡十八段; 《瀛州古调》名《十面埋伏》,凡十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