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琴好还是古筝好

2.想先学古筝再转古琴,这样好吗?

3.不懂音乐的新手,学古筝还是古琴?

古琴和古筝先学哪个_古琴跟古筝自学哪个比较好学

古琴的指法好学,就是很难弹出其中的神韵,15~到35岁学最合适,古筝指法虽复杂但终究好学,有音乐基础的数月就能学会。但俗话说古筝悦人,古琴悦己,古琴比古筝终究历史更悠久更富有文化气息,如果你真的喜欢,就不要在意好不好学。

其实古筝的原材料费是比古琴贵的,因为古琴结构较简单,但由于市面上流通的古筝较多,所以古琴较贵。再加上如今懂古琴的人太少,古琴市场混乱,有时候你花大价钱买的却是个装饰琴根本不能弹,建议找个好老师在老师那买琴,最靠谱。如果你手头比较紧一开始可只买个练习琴,价格大约在3000左右。最好不要在网上买,网上的古琴都是用化学漆涂得,表面贼光,油漆味还特刺鼻,实在不行,你可以先租个古琴,最重要的是要找个好老师。

古琴好还是古筝好

是谁说的它们是一回事?

我才11岁,就考过古筝十级了。

古筝有21根弦,而古琴有7根弦,怎么可能是一回事呢?

古琴没有筝码,而古筝有。古琴演奏时需要用手压一下琴弦。

而且古筝初学者必须带上指甲。

但是古筝好学些。因为它不会太要求左手。初级时左手要求不太高,高级时就会高一些。而古琴只要有左手就一定会有很高的要求:音准一定要准。而古筝初级时要求不会太高。

建议:如果你年龄过大(超过10岁),建议你学古琴。因为古琴曲比较慢,对手指的灵活度要求不会太高。如果一定要学古筝的话级别可能上去的速度慢一些;如果你还小(10岁或以下),建议你学古筝。因为你还太小,可能不会懂得古琴的意境,而学古筝刚好是最好的年龄段,手指灵活度强,低级的曲子基本上没有什么意境。

所以这个是要看年龄段的,有神马问题问我和本贴另外那个十级的就好了。

想先学古筝再转古琴,这样好吗?

问题一:想先学古筝再转古琴,这样好吗? “古筝出成绩快,贰过古筝再学古琴会比较快~”

没有这种事。看着貌似这两件乐器很相似,其实相差甚远。我学了十几年筝后拿到古琴,除了上手比什么乐器都没学过的人上手快一点以外(有乐理基础,且手指比不弹琴的人灵活一点),其他都跟学一件器一样,且很多指法受筝影响比较大,一时改不过来

问题二:女生学古筝好还是古琴好? 古筝弹给别人听 古琴弹给自己听。你说哪个提升修养。

问题三:古筝和古琴有什么区别? 我是学古筝的,,.所以我就说说他们的区别吧~~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形成了3000多年前的,传说为伏羲、神农氏所造;古筝则晚得多,形成于秦代,相传秦时有婉无义者,将瑟(乐器)传与两个女子,二女要争,引破为二,所以称秦筝。这是两者形成年代上的区别。

其二,古琴琴身以独木所成,琴面系有七根弦,故古称七弦琴。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弦轴上,属弹拨乐类的乐器;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最早的筝为5根弦,战国末期发展成12弦,隋代13弦,清代16弦,上世纪60年代为21弦,近年增加到24-26弦。琴弦均匀排列于筝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马支起,属弹拨乐类的有马乐器。

其三,古琴虽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宽达四个多八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个琴徵,可以弹奏出许许多多的泛音和按音。音色含蓄而深沉,古朴而典雅,表现力富有内涵,异常丰富,故古时被文人雅士列为琴、棋、书、画之首;而古筝基本上是一弦1-2个音,同一弦中移动弦马(柱),可以调作音高,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淳厚优美,悠扬悦耳。

其四,古琴琴谱自成一格,古时称为文字谱,到了唐朝后称“减字谱;而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

其五,古琴的代表曲目最古远的是《碣石调.幽兰》一曲,描写孔子不得志以空谷幽兰自喻,据今已有1400多年。还有《广陵散》、《潇洒云水》、《梅花三弄》等,现存琴谱约有数千首之多。我国史籍记载有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说,以及三国中孔明巧施空城计,操琴退司马十万大军的故事,说的都是古琴而非古筝。17年,美国发射的旅行家宇宙飞船超过太阳系向系太空进发,该飞船所播放的《流水》一曲,就是用我国古琴弹奏出来的名曲;古筝的古曲代表曲目有《渔舟唱晚》、《寒鸦戏水》、《出水莲》、《锦上花》等。 S

古筝的声音大,很动听,弹奏的时候加持力很强。想要用它来醉人是再好不过了。所以自古以来多是些女孩子练一练好卖艺。古琴声音小,比较内向。只有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下会特别感动人,而往往感动的也只是弹琴人自己。一些大师也曾弹出过加持力很强的曲子,让人觉得如听万壑松,陶醉得不得了。但从古琴的结构和顶展历史来看,古琴真正的意义不在于技巧和感人,而在于心境和自然。天人合一是一个弹琴者最终的归宿。所以古筝比较倾向于是弹给别人听的,古琴则更倾向于弹给自己听。#古筝一弹,就会有许多人被吸引过来听,而古琴的知音却总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个人见解.

zhidao.baidu/question/2716046

问题四:学古筝好,还是学古琴好?哪个才是真国学? 没有真之分,国学也不是一种乐器就能概括的。首先需要看题主的年龄和真正的爱好。我是习琴的人,琴也分不同的琴派,表现手法与传习观念也都不同,古琴的历史发展使其成为“文人之器”,愉己不娱人。约知己相对,焚香净手,正衣冠,端坐于琴前,气动而音成,神聚而音凝,气燥而音散。若无知音者,可清风朗月,幽篁从中,山亭石涧边,对自然而鼓,与天地交神。古琴不适合小孩子学习,需要有一定的阅历,有了对天地人生的感悟,才能体会琴曲中意境。

而古筝自古是一种表演乐器,其声清越霍亮,节奏明快,适合在众人中为舞者而奏,人听之觉得欢快愉悦。

问题五:古琴和古筝有什么区别 古琴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关雎》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亦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等记载。

古琴结构

古琴整体是一扁长形音箱,长约13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5厘米。面板又称琴面,是一块长形木板,表面呈拱形,琴首一端开有穿弦孔,琴尾为椭圆形,在项、腰处两旁有月牙形或呈方折凹人。底板又称琴底,形状与面板相同但不作拱形,是在整块木料下半部挖出琴的腹腔。底板开两个出音孔,称龙池、凤沼,腰中近边处设两个足孔,上安两足,称颂足。面、底板胶合成琴身,在琴首里面粘有舌形木板,构成与琴腹相隔的空间,叫作舌穴。面板背部设音梁,又称项实。琴腹中有两个音柱,称天柱和地柱。弦轴又称琴珍,多为圆形或瓜棱形,中空(穿弦用),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琴轸上。琴弦用丝制缠弦。岳山镶嵌于面板首部,也开有穿弦孔。底板上有四个琴脚,琴首部两个叫凫掌,琴尾部两个叫焦尾下贴,起垫平琴身的作用。面板上嵌有十三个螺钿或玉石制作的徽,用以标记音位。

古琴造型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神农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琴漆有断纹,它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种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等。有断纹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观,所以更为名贵。古代名琴有绿绮、焦尾、春雷、冰清、大圣遗音、九霄环佩等。

古琴演化

唐琴尤其是盛唐之琴,造型肥而 *** 。现存的唐琴大部分常在龙池、凤沼的面板上贴有两块小桐木,作为纳音,直至明代初期,仍有制琴家用这种方法。唐琴的断纹以蛇腹断为多,也有冰纹断、流水断等。其表面漆灰则有墨、栗壳色两种,有朱红漆者皆为后人修补时所加。灰胎皆为纯鹿角灰,用麻布自下而上包裹琴背两侧直至面板边际,以防止上下板开胶。这些琴的边长皆在120至125厘米之间。

宋代的古琴发生变化,全长128厘米,肩宽25厘米,琴身扁而长大,尺寸大于传世唐琴,为北宋琴主要风格之一。南宋,除仿古之作外,体形则逐渐扁平狭小,尤其是仲尼式古琴,呈耸而狭之状,为南宋制琴的主要风格。宋人制琴以桐面梓底或松杉面底为主要制琴材料。断纹有蛇腹断、冰纹断、流水断等,牛毛断则鲜见。灰胎仍以鹿角灰为主,也有用麻布打底者,但不多见。北宋晚期还出现了八宝灰(即将金银珠翠珊瑚等碾碎混入鹿角灰共用)的用法。宋代是唐以后制琴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官方甚至设局制琴,即所谓“官琴”。

元代制琴是宋、明之间的过渡期制品,由于历时比较短,现存的实物也比较少。明代造琴之多盛况空前,不论皇帝亲王还是官宦之家,好琴者甚多。其宗室制琴就有宁王、衡王、益王、潞王四大名家。四王之中惟潞王造琴最多,制作始于崇祯年间,据传达四五百张之多,且式样尺寸一致,均按年份次序编号刻款于腹内;琴背刻有琴名“中和”,敬一主人题“仰长江水”诗文以及“潞国世传”大印一方,皆用八宝漆灰。

弹奏方法

演奏时,将琴置于桌上,右手拨弹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古琴的音域为四个八度零两个音。有散音七个、泛音九十一个、技音一百四十七个。演奏技......>>

问题六:古琴和古筝的区别最大的是什么? 古筝和古琴完全不同。

相同点:都是弹拨乐器。不同点:古琴七根弦,古筝二十一根弦。

古琴构造:琴,是一种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文化内涵的乐器。仅从琴形而言,就可说是通身是韵。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

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长160厘米,宽38厘米,厚14厘米,最早有5根弦,后来逐渐发展为12、13、16、21弦,现在还有24弦和26弦筝,常用的为21弦,琴弦均匀排列于筝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马支起,属弹拨乐器类的有码乐器。

而且音色也完全不同,古琴音色浑厚,古朴平和。古筝清脆流动,优美淳厚。古人说琴棋书画,其中琴即是指古琴。但个人以为古琴雅致,而筝稍显轻浮。古琴是超脱于尘世之外的,筝却是食得人间烟火的。

问题七:古筝和古琴哪个更好学? 我个人认为,无论学什么都是有一定难度的,若实在要把二者拿来比较我认为古筝要容易些吧,古筝现阶段比较趋向于大众一些,而古琴更适合自愉自乐;这样认为也许和我偏爱古筝有一定的原因吧:)

但话说回来,我认为你还是对二者进行一定了解后再决定学哪一项,想想自己更喜欢哪一种?千金难买我喜欢嘛:)只要自己喜欢,难一点又有什么关系?不是吗?还有重要的一点,你的周围有好的老师吗?好的古琴老师可不多哦!

以下是我对古琴和古筝的浅见,可共你参考:)

最近我国已把古琴向联合国申报为人类文化遗产,这是值得高兴的。有人以为琴、筝其实是同一种乐器,只是叫法不同,这是一种误解。

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形成了3000多年前的,传说为伏羲、神农氏所造;古筝则晚得多,形成于秦代,相传秦时有婉无义者,将瑟(乐器)传与两个女子,二女要争,引破为二,所以称秦筝。这是两者形成年代上的区别。

其二,古琴琴身以独木所成,琴面系有七根弦,故古称七弦琴。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弦轴上,属弹拨乐类的乐器;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最早的筝为5根弦,战国末期发展成12弦,隋代13弦,清代16弦,上世纪60年代为21弦,近年增加到24-26弦。琴弦均匀排列于筝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马支起,必弹拨乐类的有马乐器。

其三,古琴虽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宽达四个多八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个琴徵,可以弹奏出许许多多的泛音和按音。音色含蓄而深沉,古朴而典雅,表现力富有内涵,异常丰富,故古时被文人雅士列为琴、棋、书、画之首;而古筝基本上是一弦1-2个音,同一弦中移动弦马(柱),可以调作音高,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淳厚优美,悠扬悦耳。

其四,古琴琴谱自成一格,古时称为文字谱,到了唐朝后称?quot;减字谱;而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

其五,古琴的代表曲目最古远的是《碣石调.幽兰》一曲,描写孔子不得志以空谷幽兰自喻,据今已有1400多年。还有《广陵散》、《潇洒云水》、《梅花三弄》等,现存琴谱约有数千首之多。我国史籍记载有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说,以及三国中孔明巧施空城计,操琴退司马十万大军的故事,说的都是古琴。17年,美国发射的旅行家宇宙飞船超过太阳系向系太空进发,该飞船所播放的《流水》一曲,就是用我国古琴弹奏出来的名曲;古筝的古曲代表曲目有《渔舟唱晚》、《寒鸦戏水》、《出水莲》、《锦上花》等。去听听,感受一下:)

最后,无论你选择了哪一项都祝你成功!也许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请你千万不要放弃,要加油 !

问题八:学古筝好还是古琴好? 额 我是先学了古筝 现在开始学习古琴 古筝相比较而言简单的多 如果你只是是想以此作为一个特长的话 那就古筝吧 学的快而且大家一般都比较能接受多少能听懂一点 大概半年就能4级了 古琴是比较难学的 别人一般不太容易听懂 但它的文化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有点曲高和寡的感觉 如果你是对它发自内心感兴趣的话 那就选古琴 它里面有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蕴涵其中 毕竟3000多年的历史呐 值得一生去研究品味的东西

无论是古筝还是古琴都不用小指的 这个你不用担心咯 其实 只要勤练 自己适应了就好 手指的长短都不是问题

至于声音嘛...相比较而言古筝比较清脆活泼点 古琴比较空灵厚重 无所谓哪个好听 因为是完全不同的音色 看个人的喜好 仅音色 听古琴令人心静 古筝令人生动

希望对你有帮助咯~~

问题九:古筝和古琴是什么区别? 古筝相对于古琴来说能简单些,毕竟指法不是很复杂、 谱子看起来也是古筝比较容易懂,不过有时候古筝转调有点麻烦、 我个人还挺喜欢古琴声音的,很有韵味,不过要是学古琴的话入门时间有点长,古琴不像古筝那样容易懂、 我觉得现在学古筝的人比较多,但是不管是古琴还是古筝,能学精的人还是很少的、 如果亲想要学习只是用来充实业余时间的话我建议学古筝、 我刚学习古筝的时候还好,我学古琴,回家练琴的时候我爸妈都不敢在家呆着…… 弹不好就是噪音……

不懂音乐的新手,学古筝还是古琴?

古筝的声音大,很动听,弹奏的时候加持力很强。想要用它来醉人是再好不过了。所以自古以来多是些女孩子练一练好卖艺。

古琴声音小,比较内向。只有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下会特别感动人,而往往感动的也只是弹琴人自己。一些大师也曾弹出过加持力很强的曲子,让人觉得如听万壑松,陶醉得不得了。但从古琴的结构和发展历史来看,古琴真正的意义不在于技巧和感人,而在于心境和自然。天人合一是一个弹琴者最终的归宿。

所以古筝比较倾向于是弹给别人听的,古琴则更倾向于弹给自己听。

古筝一弹,就会有许多人被吸引过来听,而古琴的知音却总是可遇不可求的。

古筝---悦耳,古琴---悦心 古筝如"花旦",古琴则是"青衣"!简言之——古琴可定我意,古筝能醉我心;古琴看破红尘,古筝看淡红尘。

筝和琴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琴是集中华传统文学、美学、哲学、音乐精华之大成者,但因其深邃的思想意境不易为人理解,故而知音难觅。甚至不同的琴家之间也未必能形成共鸣。

筝比较通俗化,雅俗共赏,她通过清脆委婉的音色与韵味以更直接的形式把中国传统文化介绍给了人们,为人所喜爱。

应该说,古筝在从古琴中吸取养份丰富自身的同时也把古琴介绍给了更多人。古琴也应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加快创新与发展的步伐,给自身注入新世纪的新内涵,奏出更美的韵律。

听琴让我想到了孤崖上的傲梅,空谷中的幽兰,浮云下的竹海,清溪旁的水仙......

筝是御园里牡丹,晴日下的杜鹃,朝露中的石榴....

听筝,随其音漂浮情海,心事荡漾;听琴,至则物我两忘,至则清静无心。

找对老师的情况下,古琴学起来会更容易一些

尤其是到了稍难些的曲目,古筝对手指速度、力度的要求要高得多。

一般而言,在刚入手时,两者差不太多,都属于较易入手乐器。但越到后头,古筝越难。

之所以好多人会误以为古琴比古筝难,是由于会古琴的人少,对古琴不了解,因此能做出客观解释的就少。

上面说的是技巧,没有必要的技巧,意境是无法正确表达出来的。琴与筝要想弹出很好的意境,都不容易。

古琴与古筝的区别

古琴和古筝有很多不同,这里简要说明

1、形成年代与名称上:在古代“琴”就是指古琴,也称“瑶琴”“七弦”,而“筝”就叫筝,也称“秦筝”;古琴有文字可考的至少有四千多年历史,据《史记》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而筝的出现要晚于琴,约在春秋战国时期,距今二千五百余年。

2、体积上:琴更小方便携带,而筝要比琴大很多;比如长度:古琴一般长为1.2米,而古筝的统一规格为:1.63米。

3、弦的数量上:琴最初为五弦,出土的战国古琴实物已有七弦、十弦,在汉代后定型为7根弦,中间没有琴码,一直延用至今。而筝在最初为12弦,至唐代为13弦(现日本还有使用),后弦数越来越多,中国现代筝普遍已改为21根弦,中间有弦码;

4、在音色上:古琴的音色沉静古朴幽远,音量比筝小。而筝的音色相对明亮华丽,音量较大。

5、在历史传承上:琴有大量真正的古曲(比如:流水、广陵散、阳关三叠、潇湘水云、阳春、白雪、梅花三弄等均直接传承于古谱),仅明清两代就出版了古琴专用琴谱多达150余部,历代古琴专用谱记有三千余首琴曲,除去同名不同版本的尚有六百余首,为世界乐器留存古谱之最。

而筝仅有2至3部今人传抄的据说清代所辑的工尺谱,大多数筝的曲目是现、当代音乐家根据琴、琵琶的古曲名目和曲调、及一些现代曲目进行移植创作,比如著名筝曲《渔舟唱晚》移植创作于民国时期。

筝的指法因此也没有传承,现代筝的指法是借鉴古琴、琵琶、吉他而定。而古琴由于有大量古代专用琴书、琴谱的图文记载,基本指法大多直接传承于古法。

古琴至今在世界各博物馆和民间收藏家中保存有数百张唐宋元明清传世实物,有的唐代古琴还能用于实际演奏。而筝的古代传世实物极为罕见,展出的多为根据出土文物(已不能弹)仿制。这是由于古琴面板更厚、有漆胎保护、制作工艺更复杂,因此传统工艺制作的古琴使用寿命可长达上千年;而筝的面板薄,工艺相对简单,面板没有漆胎保护,使用寿命短,加上古人对筝不够重视,所以筝基本没有明器传世。

也就是说,古琴在古代的普及程度远远高于古筝,古琴在古代百姓中的认知度是相当广泛的,这点通过文学作品、历史典籍可以看出来,琴的出现频率远比“筝”要多得多,远至《诗经》中反映民风的诗歌作品,琴在当时被百姓用来迎宾、乡间祭祀,《史记》中多处提到琴,然后是唐诗宋词中出现琴的有几十首之多,到明代古琴普及到什么程度?《神奇秘谱》中记载在明初文化水平不高的小老百姓都知道甚至能弹个小曲,仅明清两代出版的古琴专用谱多达150余部,而有实证的筝谱基本没有……,“四大名著”中有三部明确有对琴的描写,古代诗词、史书、、戏文、绘画、古董瓷器……古琴大量存在,史实、文学、艺术作品均来源于实际生活,这得有多么广泛的社会基础才能造成这种现象。所以说,古琴在古代曾经是相当普及的,至少在读书人中是家喻户晓。

那么在现代的读书人中,古琴之所以远没有古代“普及”,是由于一些历史原因造成人们文化水平、修养、审美水准普遍不如古代,缺少了这个文化氛围,“琴”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别说琴了,当代大学生书法好的都只占少数,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普遍缺失。

因此,古琴艺术是目前我国唯一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乐器(独项乐器)艺术,而古筝由于没有古曲传承、没有传世实物不具备申报条件。

6、在学习难度上:琴与筝的入手难度差不多,到了四、五级水平,在技巧上筝明显要比琴难学得多,而琴更注重于修身养性,故而技巧上要好学一些。而四五级及以上的筝曲对手指的速度、力度要求明显要高,技巧上比较难练。所以总体上来讲,技巧上是筝更难学些,意境上琴与筝要想弹得好都需要下一番功夫和在学习中不断提高个人修养。

7、文化内涵上:

古琴堪称世界之最:历代琴学论著可谓浩如烟海,唐诗宋词中几十首直接与琴相关,古琴大量出现于古代文学作品以及绘画作品中,《封神演义》、《西厢记》以及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中明确描述古琴(林黛玉抚琴、诸葛亮抚琴、宋徽宗听琴……均是琴而不是筝),很多词语、成语最初都是直接源自古琴而不是其它乐器:比如“阳春白雪”(来源于春秋时古琴家师旷)、高山流水”“知音”(春秋时琴师伯牙与钟子期)、“得心应手”(《列子》师文弹琴),“甲骨文的“乐”字就是一个琴的象形。---------而历史上对于古筝的描述与记载,各方面均要比琴少得多。

很多历史文化名人弹的是琴,而不是筝:

《礼记》有云“君子无故不撤琴瑟”。早在春秋时代,琴就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君子之座,必左琴而右书。虞舜、周文王、伯牙、孔子、西施、赵飞燕、司马相如、卓文君、蔡邕、蔡文姬、嵇康、阮籍、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宋太祖赵匡胤、宋徵宗赵佶、赵孟?#92;、李清照、朱熹、明代宁王朱权、雍正、乾隆、谭嗣同等等历史名人都精通弹琴。

其中杨雄、蔡邕、嵇康、苏轼、朱熹、冷谦、赵孟?#92;等等历史名人的古琴论著还留存于世。李白、白居易、苏轼、李清照等人还有专门写琴的诗作。

琴在历史上是修身养性、体现一个人文化水平的乐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于三百五篇皆弦歌之”,他虚心认真学琴故事,成为后代的美谈和榜样。他所教授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古琴是必修乐器,相传孔子曾自作琴曲《幽兰》。古琴经典样式中就有以孔子命名的“仲尼式”。

而古筝在我国古代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时常见到对筝的描写,虽不及古琴多,也不如古琴历史长,也没有古琴那样有大量古曲和古指法传承,但由于很多筝曲直接从古典作品中移植创作,有一部分也是口传心授,也就具有了较为丰厚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