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和古筝是一个东西吗?_古琴与古筝是同一种乐器吗
1.古筝与古琴有什么区别?
2.古筝和古琴是不一样的吗?
古筝和古琴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它们在外形、演奏方式、音色特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
一、外形
古筝和古琴在外形上存在显著的差别。古筝是一种扁形的弹拨乐器,长约160厘米,宽约30厘米,外形呈长方形。古筝的弦数较多,通常为21根或25根,弦距较窄。古筝的琴身呈弧形,琴面覆盖着薄薄的竹篾,琴面上还有一些漂亮的图案和花纹。古筝通常使用指甲弹奏。
古琴则是一种长条形的弹拨乐器,长约120厘米,宽约25厘米,外形呈矩形。古琴的弦数相对较少,通常为7根或13根,弦距较宽。古琴的琴身呈横梁状,琴面没有覆盖材料,只有一些简单的装饰和文化符号。古琴通常使用指短指弹奏。
二、演奏方式
古筝和古琴在演奏方式上也存在差别。古筝演奏时,演奏者需坐在琴前,用指甲弹奏琴弦。古筝的演奏技巧较为丰富,演奏时可以使用各种技巧,例如滑音、颤音、和弦、泛音等,使其音色更加丰富多彩。
古琴演奏时,演奏者也需坐在琴前,使用指短指弹奏琴弦。古琴的演奏技巧相对较少,演奏时主要强调音乐的内涵和情感表达,使其音色更加悠远空灵。
三、音色特点
古筝和古琴的音色特点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古筝的音色明亮、清脆、铿锵有力,音量较大,音色特别适合演奏快乐欢快的曲子。古琴的音色柔和、悠扬、空灵,音量较小,音色特别适合演奏抒情慢板的曲子。
总的来说,古筝和古琴都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它们在外形、演奏方式、音色特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古筝外形扁平,使用指甲弹奏,音色明亮,适合演奏快乐欢快的曲子;古琴外形长条形,使用指短指弹奏,音色柔和,适合演奏抒情慢板的曲子。
古筝与古琴有什么区别?
古琴与古筝的区别
最近我国已把古琴向联合国申报为"人类文化遗产",这是值得高兴的。有人以为琴、筝其实是同一种乐器,只是叫法不同,这是一种误解。
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形成了3000多年前的,传说为"伏羲"、"神农"氏所造;古筝则晚得多,形成于秦代,相传秦时有婉无义者,将瑟(乐器)传与两个女子,二女要争,引破为二,所以称"秦筝"。这是两者形成年代上的区别。
其二,古琴琴身以独木所成,琴面系有七根弦,故古称"七弦琴"。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弦轴上,属弹拨乐类的"乐器";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最早的筝为5根弦,战国末期发展成12弦,隋代13弦,清代16弦,上世纪60年代为21弦,近年增加到24-26弦。琴弦均匀排列于筝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马支起,必弹拨乐类的"有马乐器"。
其三,古琴虽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宽达四个多八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个"琴徵",可以弹奏出许许多多的泛音和按音。音色含蓄而深沉,古朴而典雅,表现力富有内涵,异常丰富,故古时被文人雅士列为"琴、棋、书、画"之首;而古筝基本上是一弦1-2个音,同一弦中移动弦马(柱),可以调作音高,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淳厚优美,悠扬悦耳。
其四,古琴琴谱自成一格,古时称为"文字谱",到了唐朝后称?quot;减字谱";而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
其五,古琴的代表曲目最古远的是《碣石调.幽兰》一曲,描写孔子不得志以空谷幽兰自喻,据今已有1400多年。还有《广陵散》、《潇洒云水》、《梅花三弄》等,现存琴谱约有数千首之多。我国史籍记载有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说,以及"三国"中孔明巧施空城计,操琴退司马十万大军的故事,说的都是古琴而非古筝。17年,美国发射的"旅行家"宇宙飞船超过太阳系向系太空进发,该飞船所播放的《流水》一曲,就是用我国古琴弹奏出来的名曲;古筝的古曲代表曲目有《渔舟唱晚》、《寒鸦戏水》、《出水莲》、《锦上花》等。
今天,古琴人微言轻中国音乐文化的精髓,被升格为全世界艺术宝库中之珍宝,这是中华民族之骄傲,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古筝和古琴是不一样的吗?
简单回答:
古琴在古代就叫琴,在古代“琴棋书画”中的琴就指古琴,而筝就叫筝,是二种不同乐器。
在古代是古琴认知度更高,四大名著里三部中描写的是古琴而不是古筝。也就是说在古代琴更流行。
二者音色不同,看个人喜好哪种音色,古琴音色古朴幽雅,古筝华丽明亮。所以不能一定说哪个更好听。
当然是古琴更好学,好多人没有学过古琴,不了解,所以想当然的认为难学。
再稍详细的回答古琴与古筝的区别: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导演、演员们了解到中国古代名人所弹及古典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弹弦乐器绝大多是“琴”而不是“筝”,87版《红楼梦》、94央视版《三国演义》、央视《笑傲江湖》、**《秦颂》、《英雄》、《赤壁》、《孔子》均有请古琴老师指导演员进行古琴手型指法培训(不是古筝)。
古琴和古筝有很多不同,这里简要说明,供琴友参考:
1、形成年代与名称上:在古代“琴”就是指古琴,也称“瑶琴”“七弦”,而“筝”就叫筝,也称“秦筝”;古琴有文字可考的至少有四千多年历史,据《史记》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而筝的出现要晚于琴,约在春秋战国时期,距今二千五百余年。
2、体积上:琴更小方便携带,而筝要比琴大很多;比如长度:古琴一般长为1.2米,而古筝的规格一般为1.63米。
3、形制和弦的数量上:
古琴是天人合一的乐器,依天地、山水、人体外形而设计,上有十三个琴徽,是音位的对照,非常实用。
而古筝中间有弦码,弦距面板较高,琴体宽大。
琴最初为五弦,出土的战国古琴实物已有七弦、十弦,在汉代后定型为7根弦,中间没有琴码,一直延用至今。
而筝在最初为12弦,至唐代为13弦(现日本还有使用),后弦数越来越多,清代有十四弦筝,现代筝普遍已改为21根弦,
4、音色特点:
古琴的音色沉静、古朴、幽远,音量比筝小,曲目大多较为舒缓。
筝的音色明亮华丽,音量较大,音色特点是高亢、洪亮、激越,汉代刘熙《释名》:“施弦高,急,筝筝然也”,筝曲中速度快的曲目比较多。
5、在历史传承上:
琴有大量真正的古曲(比如:流水、广陵散、阳关三叠、潇湘水云、阳春、白雪、梅花三弄等均直接传承于古谱),仅明清两代就出版了以古琴专用“减字谱”形式印制的琴谱多达150余部,历代古琴专用谱记有三千余首琴曲,除去同名不同版本的尚有六百余首。
而筝的古谱较少,多以工尺谱形式记载,大多数筝的曲目是现、当代音乐家根据琴、琵琶的古曲名目和曲调、及一些现代曲目进行移植创作,比如著名筝曲《渔舟唱晚》创作于民国时期。
古琴至今在世界各博物馆和民间收藏家中保存有数百张唐宋元明清传世实物,唐琴就有近二十张,有的唐代古琴还能用于实际演奏。而筝的古代传世实物极为罕见,展出的多为根据出土文物(已不能弹)仿制。这是由于古琴面板更厚、有漆胎保护、制作工艺更复杂,因此传统工艺制作的古琴使用寿命可长达上千年;
而筝的面板薄,没有漆胎保护,使用寿命短,所以筝基本没有能够用于演奏的传世古代实物。
6、在学习难度上:琴与筝的入手难度差不多,到了五、六级的中等水平,在技巧上筝明显要比琴难学得多,而琴在技巧上要好学一些。五级以上的筝曲对手指的速度、力度要求明显要高,技巧上比较难练。所以总体上来讲,技巧上是筝更难学些,意境上琴与筝要想弹得好都需要下一番功夫和在学习中不断提高个人修养。
7、文化内涵上:
古琴堪称世界之最:历代琴学论著可谓浩如烟海,唐诗宋词中几十首直接与琴相关,古琴大量出现于古代文学作品以及绘画作品中,《封神演义》、《西厢记》以及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中明确描述古琴(林黛玉抚琴、诸葛亮抚琴、宋徽宗听琴……),很多词语、成语最初都是直接源自古琴而不是其它乐器:比如“阳春白雪”(来源于春秋时古琴家师旷)、高山流水”“知音”(春秋时琴师伯牙与钟子期)、“得心应手”(《列子》师文弹琴),“甲骨文的“乐”字就是一个琴的象形。
很多历史文化名人均弹琴:
《礼记》有云“君子无故不撤琴瑟”。早在春秋时代,琴就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君子之座,必左琴而右书。虞舜、周文王、伯牙、孔子、西施、赵飞燕、司马相如、卓文君、蔡邕、蔡文姬、嵇康、阮籍、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宋太祖赵匡胤、宋徵宗赵佶、赵孟頫、李清照、朱熹、明代宁王朱权、雍正、乾隆、谭嗣同等等历史名人都精通弹琴。
其中杨雄、蔡邕、嵇康、苏轼、朱熹、冷谦、赵孟頫等等历史名人的古琴论著还留存于世。李白、白居易、苏轼、李清照等人还有专门写琴的诗作。
琴在历史上是修身养性、体现一个人文化水平的乐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于三百五篇皆弦歌之”,他虚心认真学琴故事,成为后代的美谈和榜样。他所教授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古琴是必修乐器,相传孔子曾自作琴曲《幽兰》。古琴经典样式中就有以孔子命名的“仲尼式”。
而古筝在我国古代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筝的器形与古乐器瑟很有渊源,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时常见到对筝的描写,由于很多筝曲直接从古典作品中移植创作,因而也具有较为丰厚的文化内涵。
是两种不同的乐器,但是都属于弹拨乐器,其中古筝常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和歌舞、戏曲、曲艺的伴奏,因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被称为“众乐之王”,亦称为“东方钢琴”。尤其独奏曲《渔舟唱晚》广为流传。其音量较小,音区低沉,音色明净浑厚,风格古朴,琴音悠远,高山流水知音流传至今。 古琴是中国古代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是中国最早的弹弦乐器,称为“国乐之父”。在古时文人心中视为高雅的代表。在中国乐器中,古琴的声音是特别的,不似二胡如泣如诉,却比二胡委婉缠绵,是那种回旋往复的缠绵,有点让人心痛;不如古筝响亮欢快,演奏效果立竿见影,却平和沉稳,有一种往心里去的吟哦;也不像琵琶那么锋芒毕露,大珠小珠落玉盘式的直截了然。古琴是细腻含蓄的,指法不动声色地控制着轻缓急重。这样的声音决定了它不宜作合奏乐器,而适合独奏。能与古琴相和的,惟有箫了,箫的幽怨迷离和琴的古雅通脱糅成林下之风,超脱现实之境,说起来这也正是古琴为传统文人们所偏好的原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