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弦古筝调音_24弦古筝
1.中国民族乐器种类繁多,现在国内最普及的古筝有多少根琴弦?
2.古代古筝的弦数?
3.琴和古筝有什么区别
4.现代常用古筝有多少根弦?
目前最常用的统一规格为二十一弦。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
一、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二、古筝的统一规格为:1.63米,21弦。一台古筝的音质取决于面板和琴弦,面板以阳面中段为最佳,阳面是指整株桐木置于水中,露出水面的一面为阳面,去头斩尾为中段,一般以9-12年树龄的桐木为最佳,尤以河南兰考的桐木为最佳,沙土地,木质疏松,利于音质的传导。
1.专业演奏古筝的面板以通纹为最佳,中音区纹理间距5-9厘米,高音与低音区间距1.5-2.5厘米为最佳,面板厚度高中低音的厚度一般为9mm、11mm、10mm,眼下面板大多数用弦切工艺。
2.古筝(Chinese zither)传统的常用演奏手法用右手大、食、中、无名四指拨弦,演奏出旋律、掌握节奏,左手演奏法还有在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的变化,以调整音高,完善旋律。筝的指法颇多,右手有勾、托、劈、挑、抹、剔、打、摇、撮等,左手有按、滑、揉、颤等。
百度百科——古筝
中国民族乐器种类繁多,现在国内最普及的古筝有多少根琴弦?
古筝的1234567在哪里示意图如下:
1、1号琴码距离古筝前梁位置15cm
2、21号琴码距离古筝后梁位置38cm
3、20号琴码距离21号琴码位置6cm
4、3号琴码距离古筝前梁位置19cm
5、8号琴码距离古筝前梁位置31cm
古筝,弹拨弦鸣乐器,又名汉筝、秦筝,是汉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流行于中国各地。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主要形成了客家筝、潮州筝、山东筝、河南筝四大流派。
常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和歌舞、戏曲、曲艺的伴奏。因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演奏技巧丰富,表现力强,而被称为“众乐之王”,亦称为“东方钢琴”,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
古筝的结构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
远在战国时代的秦国境内(陕西省),筝就已经流行,当时称为“秦筝”。此后,又流传到了河南、山东、广东、浙江、内蒙古等地。由于历史的变迁和地域的影响而造成了地方风格、演奏技法等的不同,并因此形成了当今各种不同的古筝流派,使古筝的发展日趋繁荣。
筝是一种多弦多柱的弹拨乐器。它的外形近似于长箱形,中间稍微突起,底板呈平面或近似于平面。筝的头部有缓缓而落的筝脚。在木制箱体的面板上张设筝弦。在每条弦下面安置码子,码子可以左右移动,用来调整音高和音质。筝的品种不一,构造也不尽相同。
古代古筝的弦数?
古琴身只用一根木头制成,琴面用七根弦系着,古称“七弦”。绳子用天鹅绒绳捆绑,并绕着绳子的轴线系好。它属于音乐的“乐器”;古筝由板、板、底三部分组成。第一个筝有五根弦,在警戒期结束时发展为12根弦,隋朝有13根弦,清代有16根弦,60年代有21根弦,最后几年有24-26根弦。琴弦均匀地放在筝的表面,每根琴弦a由一个气环骨线马支撑,属于断开音乐的“马乐器”。
古琴和古筝的区别,首先,在外观上,很简单。古琴是七弦琴。一般的古筝是21弦的,但也可以有22弦和23弦。这是可选的,但一般来说,古筝团体和表演主要在各高校使用的21弦。琴弦也是用钢丝制成的。但一般来说,在现代,这个数字不低于这个数字。在现代,古筝有十三根以上的弦,古琴一直保留着七弦琴的特点。因此,古琴又称七弦琴,这是它的特点。
还有一种带有雁柱的古筝,形状像雁,但古琴不是。在古筝演奏过程中,由于雁柱的存在,使其各种和声和支撑演奏成为可能,其发音相对较高,琴身相对较大,表现力较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古琴的表现力不丰富,古琴也非常优秀。在学习中国音乐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必须了解古琴文化。古琴作为最完整的传统音乐文化,最具代表性。
古琴,又称“七弦琴”,是中国传统的弦乐乐器。他有一个至少有3500年历史的故事。古籍记载了伏羲传说,使秦和神农做秦。舜设秦为五弦,文王加一弦,武王剪周,加一弦为七弦。古琴有十三个标志节奏的符号。它也是一种仪式工具。有七个声音分散,按着声音是九十一个一百四十七个。古琴音域宽广,声音柔和、沉稳、内向。古琴的意义不在于能力和动作,而在于意境和自然。古琴的密友可能会遇到,但不会被通缉。
琴和古筝有什么区别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曰:“谨按《礼·乐记》:筝,五弦筑身也”,据此,最初的筝为五弦。三国时期,古筝完成了由竹制共鸣体转变为木制的过程,由于琴体的增宽和加长,已出现张十二弦的筝(《三国志·魏书》)。后经过800多年的流传,到了隋代才增加一弦,成为十三弦筝。在唐代的300多年里,古筝流行甚广,十二弦和十三弦筝长期并存,分别用于雅俗乐,在唐诗中有众多的描述。宋代传承了唐代的筝术,沿用十三弦筝。时至元代,民间出现十四弦筝,元顾英《五·山璞稿》中有:“锦筝弹尽鸳鸯曲,都在秋风十四弦”。史料记载中这一阶段十二弦、十三弦形制筝共存民间。到了明代,出现了十五弦筝,明朱载堉《明郑世子瑟谱》中曰:今官举十五弦,而后世多用十四弦者。清代筝继承了历代筝的艺术形式,至清末出现了十六弦筝。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了十八、十九、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九等多种弦制的古筝。现普遍流行二十一弦制古筝,这一古筝样式,由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成为全国制筝的标准样式。 筝是我们较为喜闻乐见的弹拔乐器,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流行在当时的秦地,也就是当今的陕西省,所以筝又叫秦筝,同时因为其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又习惯把筝称作为古筝,除此之外,筝还有瑶筝、银筝、云筝、素筝等等种种别称。应邵《风俗通》记载:“古筝五弦,施于竹如筑”,而东汉刘熙又在其著作《释名》一书中这样解释:“筝,施弦高急,筝筝然也”,史料中的记载足矣说明,筝是一种以本身的制作材料竹及发出的“铮、铮”音响而命名的乐器,筝初时五弦,即民族音乐中传统的五声音阶“宫商角质羽”,后随历史的发展逐渐增加到十二十三弦,在魏晋筝又流传到日本,越南,朝鲜等地,到了唐朝的时候,筝的发展进入一个空前鼎盛的时期,从“花颜云鬓坐玉楼,十古弦里一时愁”的诗句中,后人可以了解到在唐朝十三弦筝已经非常普及,从“走马听秦筝,奔车看牡丹”的诗句中也不难看出当时的弹筝盛况,到了明清以后古筝逐渐增加到十六弦,新中国成立后,筝在各方面都进行了改良,从弦制上增加到21弦,从音域上增加到四个八度,音域增加了自然音乐的表现力也随之增强。
现代常用古筝有多少根弦?
琴和古筝的区别如下:
1、音域不同
古琴一弦多音,音域可以达到四个八度,而古筝的表现力相较于古琴则是有点差的。
2、外形不同
古琴琴身像长形音箱,有七根弦;古筝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由最早5弦发展至今为24-26弦。
3、造型不同
古琴常见的造型有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月型式等。主要区别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而不同。琴漆的断纹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古琴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可形成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断等,有断纹的琴,其琴音清淳、明澈,外观美观,所以更显名贵。
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最早的筝为5根弦,战国末期发展成12弦,隋代13弦,清代16弦,上世纪60年代为21弦,近年也有增加到24-26弦的筝。琴弦均匀排列于筝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马支起,属于弹拨乐类的"有马乐器"。
现代常用古筝通常有有21根弦。
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
古筝的统一规格为:1.63米,21弦。古筝的面板大多数用河南兰考的桐木制造,框架为白松,筝首、尾、四周侧板有红木、老红木(缅酸枝)、金丝楠木、紫檀等名贵木材,古筝的音质取决于面板和琴弦,周边用料对古筝的音色略有改善,以老红木、紫檀、金丝楠木为佳。早期到近代也有过12、13、18、23、25弦等,不同地区的筝又有多种定弦法,筝的新种类还有“蝶式筝”、“转调筝”等。
面板:
一台古筝的音质取决于面板和琴弦,面板以阳面中段为最佳,阳面是指整株桐木置于水中,露出水面的一面为阳面,去头斩尾为中段,一般以9-12年树龄的桐木为最佳,尤以河南兰考的桐木为最佳,沙土地,木质疏松,利于音质的传导。
专业演奏古筝的面板以通纹为最佳,中音区纹理间距5-9厘米,高音与低音区间距1.5-2.5厘米为最佳,面板厚度高中低音的厚度一般为9mm、11mm、10mm,眼下面板大多数用弦切工艺。
琴弦:
早期的琴弦以马尾、鹿筋为原料,到了当下这段时期以尼龙钢丝弦为主流,增加了音量,也提高了韵味,琴弦以德国进口钢丝为主,含碳量均匀,寿命长,手感好,以五音不全牌、宝泉牌、敦煌牌为代表,较受专业人士欢迎。
筝码:
一般来说红木古筝配套红木筝码,楠木古筝配套鸡翅木筝码,紫檀古筝配套紫檀筝码,亦有说法以色木为筝码最佳材料,但是尚未有定论,筝码要求纹理垂直向下为最佳,上嵌牛骨,搁弦槽一般为对应琴弦的1/3深度为最佳。
扩展资料
古筝的起源:
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就在当时的秦国(现陕西)一带广泛流传,又名秦筝。算起来,它已经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了。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汉民族乐器,一共10级。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李斯列传.谏逐客书》中所引资料,颇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李斯《谏逐客书中》述及秦国乐舞的一段说:“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也有说法为,筝是战国时的一种兵器,用于竖着挥起打敌人还有一句古话叫“筝横为乐,立地成兵”。后来在上面加上琴弦,拨动时发现悦耳动听,于是发展成乐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兵器也越来越轻便,筝这种体形庞大、质量不轻的兵器就被遗弃了。所以眼下人们见到的筝都是以乐器的形式出现的,形态优美,并附有装饰。
汉代应劭《风俗通义》载文:筝,“谨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从应邵的《风俗通》2所载可知,汉以前的筝其制度应为“五弦,筑身”,但是当时“并(山)凉(甘肃)二州筝形如瑟”,应邵不知何人4所作的改革,还记下了“蒙恬所造”的传闻,这又是说明,汉代在西北地区已经流传瑟形的筝了。
唐代的杜佑在《通典.乐四》中说:“筝,秦声也。傅玄《筝赋序》曰:“以为蒙恬所造”。今观其器,上崇似7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弦柱拟十二月,设之则四象在,鼓之则五音发,斯乃仁智之器,岂蒙恬亡国之臣关思哉。并有附注说:“今清乐筝并十有二弦,他乐肯十有三弦。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弹筝用骨爪,长寸余,以代指。”
应劭《风俗通义》说,筝乃“五弦、筑身”。但“筑”是什么样式,历代文献都语焉不详。1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具汉筑明器。这具筑之所以说他是明器,是因为该器虽然髹以黑漆,却是用独木雕成。实心,不利于共鸣,若用来演奏,无法获得足够的音量。
此外,该器通长约34厘米,用来演奏显然太短小,而《同典》载,唐代的筑长四尺三寸,汉筑演变至唐代虽然有异,但相差也不至于如此悬殊。这些理由都足以证明它是明器,该器犹如有柄的小瑟,筑面首位各钉以横排竹钉,一排五个,这就与《风俗通》的记载相符。这具明器筑的样式与瑟相同,似乎又说明瑟、筑、筝的样式是极其相似的。
筝、筑、瑟的关系,既不是分瑟为筝,也不是由筑演变为筝,而很可能是筝筑同源,筝瑟并存。五弦竹制筝演变为十二弦木制筝,筑身筒状共鸣结构演变为瑟身长匣形共鸣结构,可能是参照了瑟的结构而改革的。根弦,弦轴装置在与码子平行的面板左侧,弦质为金属(钢弦或铜弦),演奏时一般右手戴玳瑁甲片(即指甲)。调弦定音为五声音阶(即首调)三个八度音域,多用G调或D调,F调或C调或A调较少使用。
百度百科-古筝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