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琴和古筝是一个东西吗

2.我想请问下古筝和古琴的区别?

古筝与古琴的区别_古筝和古琴有什么区别吗

古筝和古琴的区别有音色不同、演奏方法不同、谱子不同等。

1、音色不同

古琴的音量比较小,音区低沉,音色明净浑厚,风格古朴,比较适合演奏一些古典曲目。古筝的旋律性比较强,轻巧灵动,音色比较洪亮,表现力丰富,比较适合演奏流行歌曲或流行音乐。

2、演奏方法不同

古琴是用左手按弦,右手的指甲拨弦,指法就是用右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通过拨动琴弦来弹奏,称为右手八法。当然在弹奏中还有很多特别的指法,可以拨动一根弦或者两根琴弦作和音弹奏。

古筝需要佩戴专业的指甲片,因为真指甲厚度、角度、和稳定性都影响着声音和技艺的发挥。最常用的就是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拨弦,左手来控制弦的力度和松紧程度。

3、谱子不同

古琴谱有自己的风格,古时称为文字谱。唐代时曹柔根据以前的谱子,又改编了一种曲谱,因为是文字简化的字和笔画加起来组成的字,所以称之为减字谱。古筝现在用的是简谱、五线谱,在古时候一般用工尺谱。除了简谱的共同特点外,古筝谱也有自己的特色,它还记录了曲子所需要独特的弹奏方法和技巧,如勾、挑、抹、托、撮、摇指、轮指等等。

因此,只要能知道简单的乐谱,并熟记古筝谱的各种技法,就能认识古筝谱了。

古筝的选购:

1、音色:要柔美明朗、发音松透,高音清亮不单薄、低音淳厚而不浑浊。

2、音质:要纯而不噪,无沙、哑之音。

3、音量:在讲究音色、音质的前提下尽量要求其音量大,要求共鸣力强声音传得远。

4、灵敏度:在各种演奏手法中各个音区发音都很敏感。

5、均衡度:要求高、中、低音区的音量平衡,音色统一。

6、外观造型:古筝既是一个横置乐器,又是一个精美的工艺品;所以在外观上要求制作精细、选材上乘、造型上以秀长、端庄为美。

7、在选择乐器时,应综合地考虑对乐器的要求。一张完美的古筝不但可使演奏者得心应手,还会给演奏者的艺术形象增色。

古琴和古筝是一个东西吗

完全不同。两者区别:

1、外观区别。如下图:

2、形成年代与名称区别。在古代“琴”就是指古琴,也称“瑶琴”“七弦琴”。而“筝”就叫筝,也称“秦筝”。古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多年,据《史记》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而筝的出现要晚于琴,约在春秋战国时期,距今二千五百余年;

3、体积的区别。古琴形状更小巧,方便携带。古琴一般长为1.2米左右,宽约25至30厘米。而筝要比琴大很多,古筝的规格一般长为1.6米左右,宽约40至50厘米;

4、琴弦的区别。琴最初为五弦,在汉代后定型为七弦,中间没有琴码,一弦多音,一直延用至今。与琴同时期存世的多弦弹弦乐器是“瑟”,为二十五弦。筝应该是在“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筝在最初为12弦,至唐代为13弦(现日本还有使用),后弦数越来越多,中国现代筝普遍已改为21根弦,中间有弦码,一弦一音;

5、音声的区别。古琴入心:古琴的音量较小,音色沉厚古朴,能使人静心放松。古筝悦耳:古筝的音量较大,音色相对明亮华丽;

6、演奏方法的区别。

古琴的弹奏,称为“抚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拨弦。右手基本指法有:勾、剔、抹、挑、托、擘、打、摘等。左手基本指法有:吟、猱、绰、注等等。

在右手拨弦、左手按弦取音时,可作往复摆动的“吟”、“猱”和上滑音“绰”、下滑音“注”等多种技巧奏法,从而形成古琴所特有的演奏风格。古琴的琴音有三类:散音、按音、泛音。

古筝常用演奏手法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拨弦,弹出旋律和掌握节奏,用左手在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的变化,以润色旋律。筝的指法颇多,右手有托、劈、挑、抹、剔、勾、摇、撮等,左手有按、滑、揉、颤等;

7、记谱法的区别。古琴谱自成一格,古时称为“文字谱”,到了唐代后称为“减字谱”。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

8、历史传承的区别。

古琴有大量传世的古曲(比如:流水、广陵散、潇湘水云、欸乃、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阳关三叠、酒狂等均直接传承于古谱),仅明清两代就出版了以古琴专用“减字谱”形式印制的琴谱多达150余部,历代古琴专用谱记有三千余首琴曲,除去同名不同版本的曲谱尚有六百余首。

古筝的古谱较少,少数传承古曲如《渔舟唱晚》,应该是民国时期产生的。当代传播较广的筝曲多是近、现代筝演奏家、作曲家根据古琴曲以及一些现代曲目进行创作移植改编的,比如著名筝曲《高山流水》、《秦桑曲》、《寒鸭戏水》、《西楚霸王》、《临安遗恨》、《瑶族舞曲》《春江花月夜》等;

古琴至今在世界各博物馆和民间收藏家中保存有数百张唐宋元明清传世实物,仅唐代古琴就有近二十张,一些唐代古琴还能用于演奏。而筝的传世实物极为罕见,展出的多为根据出土文物(已不能弹)仿制。

这是由于古琴板壁更厚、有漆胎保护、制作工艺更精密复杂,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古琴使用寿命可长达上千年。而筝的面底板壁皆薄,没有漆胎保护,使用寿命短,这就是“只有千年古琴,没有百年古筝”说法的由来;

9、学习难度的区别。琴与筝的初级曲目入手难度差不多,到了中等水平曲目,筝曲对手指的速度、力度要求明显要高,技巧上非常难练。所以技巧上筝更难学,而在意境的表现上,古琴历来被视为修身养性的道器,有其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需要琴者学问修养的长期积累与体悟,才能深入琴道。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古筝 (弹拨乐器)

百度百科-古琴 (弹拨乐器)

我想请问下古筝和古琴的区别?

古琴和古筝不是一种乐器,古筝和古琴是两种不同的乐器。

1,外形区别:

古琴共有七根弦,分别代表”宫、商、角、徵、羽、少宫、少商”。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到西周的时候,周文王为了悼念他的儿子伯邑考,加了一根弦;周武王伐纣为了鼓舞士气,又增加一根弦七根弦的古琴流传下来就是现在大家所见到的制式。而目前古筝统一的规格为长1.63米,21根弦。

2,演奏指法:

从演奏的指法上来看,古琴多称为“抚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拨弦,左右手均不带义甲;古筝则主要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拨弦,左手控制张力。通常习古筝者左右手均需要佩戴义甲。

3,音量不同:

另一方面古琴相对古筝而言,音量较小,音区相对较为低沉而绵长,古筝相对较为通透清亮,适合在大型嘈杂的活动现场演奏。

古筝和古琴完全不同。

相同点:都是弹拨乐器。不同点:古琴七根弦,古筝二十一根弦。

古琴构造:琴,是一种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文化内涵的乐器。仅从琴形而言,就可说是通身是韵。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

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琴头”上部称为额。额下端镶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称为“岳山”,又称“临岳”,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这叫上山下泽,又有龙有凤,象征天地万象。

岳山边靠额一侧镶有一条硬木条,称为“承露”。上有七个“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个用以调弦的“琴轸”。琴头的侧端,又有“凤眼”和“护轸”。

自腰以下,称为“琴尾”。琴尾镶有刻有浅槽的硬木“龙龈”,用以架弦。龙龈两侧的边饰称为“冠角”,又称“焦尾”。

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经岳山、龙龈,转向琴底的一对“雁足”,象征七星。

琴面上有十三个“琴徽”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

古琴的音箱,不象筝等乐器那样粘板而成,而是整块木头掏空而成。其音箱壁较厚,又相对较粗糙,所以其声更有独特韵味和历史的沧桑感。

琴腹内,头部又有两个暗槽,一名“舌穴”,一名“声池”。尾部一般也有一个暗槽,称为“韵沼”。与龙池、凤沼相对应处,往往各有一个“纳音”。龙池纳音靠头一侧有“天柱”,靠尾一侧有“地柱”。使发声之时,“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韵”。

由于琴没有“品”(柱)或“码子”,非常便于灵活弹奏,又具有有效琴弦特别长,琴弦震幅大,余音绵长不绝等特点,所以才有其独特的走手音。

就构造而音,琴的各部分结构十分合理。其体积不大不小,既便于携带,又方正雅致。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

从琴各部份的命名亦可著出琴制之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琴前广后狭,象征尊卑之别。官、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

种社会等级。后来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称为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征闰月。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征意义实反映出儒家的礼乐思想及中国人所重视的和合性。因为礼的作用是为了保障个体,使个性有所发挥,乐以同和,其作用是与群体谐协。礼乐之同时并用可使个体和群体之间能互相调剂,形成人与人之间平和而合理的生活。所以礼乐这两套表面相反的技艺的推行,实为求达到相辅相成的和合性的目的。而从古琴形制命名所借用的社会秩序、等级的名称来著,可见其制作形制即寓有教化人伦的深意。

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长160厘米,宽38厘米,厚14厘米,最早有5根弦,后来逐渐发展为12、13、16、21弦,现在还有24弦和26弦筝,常用的为21弦,琴弦均匀排列于筝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马支起,属弹拨乐器类的"有码乐器"。

而且音色也完全不同,古琴音色浑厚,古朴平和。古筝清脆流动,优美淳厚。古人说琴棋书画,其中琴即是指古琴。但个人以为古琴雅致,而筝稍显轻浮。古琴是超脱于尘世之外的,筝却是食得人间烟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