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欣赏_古筝欣赏50首
1.如何欣赏古筝阳关三叠求解
2.古筝的演奏技巧及欣赏方法
3.古筝音乐的欣赏
4.如何欣赏古筝
5.古筝优美文案
6.怎么欣赏古筝高山流水?怎样能从曲调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呢?
古筝十大名曲
《渔舟唱晚》、《高山流水》、《寒鸦戏水》?、《汉宫秋月》、《蕉窗夜雨》、《林冲夜奔》、《侗族舞曲》、《东海渔歌》、《香山射鼓》、《战台风》。
1、《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一般以为此曲是娄树华在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
曲名取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名篇《滕玉阁序》中的佳名:“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整首乐曲极富诗情画意,旋律流畅,先慢后快,先松后紧,情绪层层迭进,生动描绘出了夕阳西照下的湖光山色及渔舟竞归、渔人唱和的怡人境界。
2、《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此曲最早见于我国现存最早的琴曲集《神奇秘谱》。《高山流水》是一首绘景写意的作品,旋律悠扬流畅,风格淡雅清新,音韵古朴典雅,意境深远绵长。乐曲取中国古代著名的音乐故事“伯牙摔琴谢知音”为题材,表现一种“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海”的境界。
3、《寒鸦戏水?》
寒鸦又名鸥鸟,这是一首顶顶有名的潮州筝曲,是潮洲弦诗《软套》十大曲中最富诗意的一首。全曲以别致幽雅的旋律、清新的格调,独特的韵味,明快跌宕,演绎了寒鸦在水中悠闲自得,互相追逐嬉戏的情景。
古筝名曲十大名曲
古筝十大名曲有《渔舟唱晚》、《高山流水》、《寒鸦戏水》?、《汉宫秋月》、《蕉窗夜雨》、《林冲夜奔》、《侗族舞曲》、《东海渔歌》、《香山射鼓》、《战台风》。
1、《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一般以为此曲是娄树华在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
2、《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是一首绘景写意的作品,旋律悠扬流畅,风格淡雅清新,音韵古朴典雅,意境深远绵长。乐曲取中国古代著名的音乐故事“伯牙摔琴谢知音”为题材,表现一种“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海”的境界。
3、《寒鸦戏水?》
寒鸦又名鸥鸟,这是一首顶顶有名的潮州筝曲,是潮洲弦诗《软套》十大曲中最富诗意的一首。全曲以别致幽雅的旋律、清新的格调,独特的韵味,明快跌宕,演绎了寒鸦在水中悠闲自得,互相追逐嬉戏的情景。
4、《汉宫秋月》
汉宫秋月是王雪晴-南北古筝名家名曲,《汉宫秋月》原为崇明派琵琶曲,风格纯朴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中国古代十大古筝名曲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和《阳春白雪》
扩展资料:
高山流水
相传《水仙操》和《高山流水》这两首古琴曲都是伯牙当时成就的。从此,他的琴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但却始终没能找到一个知音。后来,俞伯牙到晋国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国。因遇大风,只好在汉阳江口停留。待风平之后,一轮仲秋之月便从浮云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头,仰视明月,俯视江面水波,琴兴,便抚琴而弹。一曲即终,忽从草丛中跳出一个樵夫来,此人对伯牙的琴艺赞叹不已。
伯牙大惊,便问道:“你会听琴吗?”
伯牙大惊,便问道:“你会听琴,你能识琴之优劣吗?”
樵夫接琴观之,答道:“此琴叫瑶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树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树必高三丈三尺,截为三段,上段声音太清,下段声音太浊,只有中段,清浊相济,轻重相兼。后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择吉日良时,凿成乐器。最初,此琴有五条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内按宫、商、角、徵、羽。后来,周文王添弦一根,称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称为武弦。因此,这琴又称文武七弦琴。”
伯牙听罢,心悦诚服,便又调弦抚琴,时而雄壮、高亢,时而舒畅、流利。樵夫时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时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礼而问道:“天下贤士,请教高名雅姓?”樵夫还礼,说:“在下姓钟,贱字子期。”伯牙叹曰:“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烛,与子期结为兄弟。并相约来年仲秋再在此地相会。
第二年仲秋时节,伯牙如期而至,谁料想此时已是与好友阴阳相隔,子期已离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坟前,抚琴而哭,弹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终,以刀断弦。并仰天而叹:“知己不在,我鼓琴为谁?”说毕,琴击祭台,琴破弦绝。后人感其事,就在汉阳龟山尾部,月湖侧畔筑一琴台,以资纪念。
《高山流水》一曲被录入金唱片上,于1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宇宙星球的高级生物传道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信息。
高山流水遇知音
广陵散
汉魏时期相和楚调组曲之一。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遭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以寄托。现存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又一说: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的民间乐曲。曾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奏,现仅存古琴曲,以《神奇秘谱》载录最早。早期并无内容记载,现多数琴家按照聂政刺韩王的民间传说来解释。
据《琴操》中所载:聂政,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为韩王铸剑误期而被杀。为报父仇,上泰山刻苦学琴十年之后,漆身吞炭,改变音容,返回韩国,在离宫不远处弹琴,高超的琴艺使行人止步,牛马停蹄。韩王得悉后,召进宫内演奏,聂政趁其不备,从琴腹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为免连累母亲,便毁容自尽。
后人曾为古琴曲《广陵散》所加分段标题,有的以与故事相应的情节取名,乐曲所表现的情绪,与这个悲壮的传说也确有不少相通之处。
《神奇秘谱》所载《广陵散》,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共四十五段。此曲早已绝响,解放后不少琴家才将它译奏出来。乐曲定弦特别,第二弦与第一弦同音,使低音旋律同时可在这两条弦上奏出,取得强烈的音响效果。
据《琴议》记载:嵇康非常喜爱《广陵散》,经常弹奏它,以致招来许多人前来求教,但嵇康概不传授。死前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如今绝矣”。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模制嵇康画像砖,描绘了嵇康席坐抚琴,气宇昂轩的形象。
平沙落雁
明朝此曲称《落雁平沙》。描写雁群降落前在空际盘旋顾盼的情景。又名《雁落平沙》或《平沙》。作者传有唐代陈子昂、宋代毛敏仲、明代朱权等,众说不一。此曲琴谱最初载于明末《古音正宗》。问世以后,深受琴家喜爱,不仅广为流传,而且经过加工发展,形成段数、定弦、调式、意境等方面不尽相同,又各具特色的多种版本,是传谱最多的琴曲之一。
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天空盘旋顾盼的情景。
对于曲情的理解,有“取清秋寥落之意,鸿雁飞鸣”来描写秋天景物的;有“取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的;也有从鸿雁“回翔瞻顾之情,上下颉颃之态,翔而后集之象,惊而复起之神”。“既落则沙平水远,意适心闲,朋侣无猜,雌雄有叙”,发出世事险恶,不如雁性的感慨的。现在流传的多数是七段,主要的音调和音乐形象大致相同,旋律起而又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基调静美,但静中有动。
梅花三弄
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故称“三弄”。相传
晋恒伊作笛《梅花三弄》,后人移植为琴曲。乐曲通过歌颂梅花不畏寒霜、迎风斗雪的顽强性格,来赞誉具有高尚情操之人。
12年王建中改编成钢琴曲,表现的主题则是《咏梅》。
十面埋伏
中国传统琵琶曲之一。《十面埋伏》乐曲是公元前202年我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为题材,描绘刘邦和项羽在垓下决战的情景。乐曲主要歌颂了楚汉的胜利者刘邦,尽力刻画“得胜之师”的威武雄姿,全曲气势恢弘,充斥着金戈铁马的肃杀之声。
又名《淮阳平楚》:谱最早见于《华秋频琵琶谱》。明王宝《四照堂集。汤琵琶传》中记琵琶家汤应曾奏《楚汉》。“楚汉一曲。当其两军决斗是,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金、剑击声、人马群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悲,终而涕泪之无从也,其成人如此。”所绘之情景、声色与今之《十面埋伏》甚近似。全曲分十三个段落,都标题可归三部分:
第一部分:
“列营”全曲序引,表现出征前的金鼓战号齐鸣,众人呐喊的激励场面。音乐有散渐快,调式的复合性及其交替转换,更使音乐增加不稳定性。
“吹打”。
“点将”主题呈式,用接连不断的长轮指手法和“扣、抹、弹、
抹”组合指法,表现将士威武的气派。
“排阵”。
“走队”音乐与前有一定的对比,用“遮、分”和“遮、划”手法进一步展现军队勇武矫健的雄姿。
第二部分:
埋伏表现决战前夕夜晚,汉军在垓下伏兵,气象宁静而又紧张,为下面两段作铺垫。
鸡鸣山小战楚汉两军短兵相接,刀枪相击,气息急促,音乐初步展开。
九里山大战描绘两军激战的生死搏杀场面。马蹄声、刀戈相击声、呐喊声交织起伏,震撼人心。先用“划、排、弹、排”交替弹法,后用拼双弦、推拉等技法,将音乐推向高潮。
第三部分:
项王败阵。
乌江自刎先是节奏零落的同音反复和节奏紧密的马蹄声交替,表现了突围落荒而走的项王和汉军紧追不舍的场面;然后是一段悲壮的旋律,表现项羽自刎;最后四弦一“划”后急“伏”,音乐戛然而止。
原曲还有:
众串凯。
诸将争功。
得胜回营。卫仲乐先生的演奏指“自刎”止,后三段删去不奏。今日诸家大多承用此
法。
整曲来看,又有“起、承、转、合的”布局性质。第一部分含五段为“起、承部”,第二部分含三段为“转”部,第三部分含二段为“合”部。
《十面埋伏》可以说是把古代琵琶表演艺术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创造了单个乐器的独奏形式表现波澜壮阔的史诗场面,直到今天,《十面埋伏》依然是琵琶演奏艺术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名作。
夕阳箫鼓
是抒情写意的乐曲,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会根据经曲
改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
最早版本是1842年的“夕阳箫歌”,1864年前成书的《今乐考证》称为中国传统琵琶曲《夕阳箫歌》,1895年被改编为《浔阳琵琶》时已将以来的六段编成十段,各段分别借用唐代乐府题名,至1932年改为民乐合奏,定名《春江花月夜》,情趣也由原来“秋意晚江别”而发展成比较健康向上,春意盎然,清新优美。
解放后用乐队合奏全曲分成十段,犹如十幅连续的画面:1、江楼钟鼓,2、月上东山,3、风回曲水,4、花影层台,5、水云深际6、渔歌唱晚,7、回澜拍岸,8、桡鸣远籁,9、_乃归舟,10、尾声。
这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优美流畅。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赞颂了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姿。
渔樵问答
乐曲通过鱼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了对追逐
名利者的鄙弃。乐曲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旋律飘逸潇洒,表现出鱼樵悠然自得的神态。正如《琴学初津》曲意深长,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歌之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胡笳十八拍
根据同名诗谱写的乐曲,反应主题是“文姬归汉”。汉末,著名文学
家、古琴家蔡邕的女儿蔡琰,在兵乱中被匈奴所获,留居南匈奴与左贤王为妃,生了两个孩子。后来曹操派人把她接回,她写了一首长诗,叙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乡别子的情怀。
全诗共十八段,谱作成套歌曲十八首。据郭沫若说,突厥语称“首”为“拍”,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又因该诗是她有感于胡笳的哀声而作,所以名为《胡笳十八拍》或《胡笳鸣》。原是琴歌,但魏晋以后逐渐演变成为两种不同的器乐曲,称《大胡笳鸣》、《小胡笳鸣》。前者即为《胡笳十八拍》的嫡传。
唐代琴家黄庭兰以擅弹此曲著称。李颀有《听董大弹胡笳》诗:“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就是对
该曲内容的概括。现存的曲谱最早见于1425年刊行的《神奇秘谱》本,称“大、小胡笳”,都是无歌词的器乐曲。可唱的琴歌《胡笳十八拍》,初见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孙丕显所刻的《琴适》中,也就是现在最流行的谱本,其歌词即文姬所作的“我生之初尚无为”。音乐基本上用一字对一音的手法,带有早期歌曲的特点。从第一拍到第九拍,以及第十二、十三两拍,都有一个相同的尾声,有受汉代相和大曲影响的痕迹。全曲为六声羽调,常用升高的徵音和模进中形成的高音作为调式外音。情绪悲凉激动,感人颇深。
汉宫秋月
琵琶曲,后被改编二胡、江南丝竹等。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幽怨悲泣
汉宫秋月
的情绪。汉末战乱中,蔡文姬流落到南匈奴达十二年之久,她身为左贤王妻,然而十分思念故乡。当曹操派人接她回内地时,她又不得离开两个孩子,还乡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心情非常矛盾。据载,二胡是刘天华先生所传。《汉宫秋月》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阳春白雪
相传为春秋时期的晋国师旷或齐国刘涓子所作,“白雪”取
阳春白雪
另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
历来有“大阳春”和“小阳春”两种不同版本。前者指李芳园、沈浩初整理的十段与十二段的乐谱;后者是近代琵琶家汪昱庭所传,全曲只有七个乐段,可划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是一首具有循环因素的变奏体的乐曲。“起”部标题名为“独占鳌头”,使用加花、“隔凡”以及结构上的扩充和紧缩等民间常用旋法,使《八板》原型得到变化发展,并以半轮、推拉等演奏技巧润饰曲调,充满了生动活泼、明快愉悦的情绪。乐曲开头的八小节在后面循环再现,是全曲各个部分的“合头”。“承”部共两段:“风摆荷花”和“一轮明月”。在八小节“合头”再现以后,高音区展开的旋律更加花簇,结构也扩大了,情绪比“起”部更为热烈。“转”部包括“玉版参禅”、“铁策板声”、“道院琴声”三段,这是一个对比性的段落。
《八板》变体运用分割和倒装、变化节奏等方法加以展开,并在第六段中引入了新的音乐材料。在演奏上时而用扳的技法奏出强音;时而用摭分弹出轻盈的曲调,尤其是第六段围绕徵音弹出的一连串泛音,更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晶莹四射,充满活力。“合”部标题为“东皋鹤鸣”,再现了第二段,并在尾部作了扩充。通过慢起渐快的速度,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进行,并在每拍头上加“划”,不断增加音乐的强度,使全曲在强烈的气氛中结束。
参考资料:
古筝独奏十大名曲
第一首《渔舟唱晚》
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整首乐曲极富诗情画意,旋律流畅,先慢后快,先松后紧,情绪层层迭进,生动描绘出了夕阳西照下的湖光山色及渔舟竞归、渔人唱和的怡人境界。该曲不仅为筝曲的代表曲目之一,亦被移植成为小提琴、钢琴、长笛等西洋乐器的独奏。
第二首《出水莲》
为广东潮州客家筝曲。有人为该曲作题解曰:“盖以红莲出水喻乐之初奏,象征基艳嫩也。”该曲以悠扬清丽的旋律和“重六调”的特殊韵味,曲趣清纯剔透,寄托了人们对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的赞美。
第三首《高山流水》
为我国十大古曲之一,浙江筝派的代表作。全曲以清弹为主,由高山和流水两个部分组成:前半部运用了相隔两个八度的带按滑的“大撮”,浑厚而优美的音色,描绘了高山之雄伟苍劲。
乐曲的后半部分则在按滑的同时大量而连续的使用了上下行刮奏手法,细腻地刻画了流水的不同形态,由细流涓涓低婉转直至汇流成河的壮丽景象。《高山流水》是一首绘景写意的作品,旋律悠扬流畅,风格淡雅清新,音韵古朴典雅,意境深远绵长。
第四首《林冲夜奔》
陆修棠、王异之于1962年根据昆曲《宝剑记?夜奔》一折为题材,以曲牌《新水令》的旋律为素材加以改编发展而成,表现《水浒传》中豹子头林冲在遭受官府迫害之后于风雪之夜投奔梁山的故事,乐曲犹如琵琶传统曲目中的“武曲”,气势壮烈,情绪激昂。
第五首《侗族舞曲》
表现了侗寨风情,抒发了侗家儿女热爱美好生活的欢乐情绪。
全曲共分四段:一、中速稍快,侗寨之歌;二、稍快,粗犷而热烈的芦笙舞;三、慢速,月夜侗寨家琵琶深情;四、中速稍快,赞美侗乡。乐曲旋律中交替运用了“升主音”与“降主音”,展现了侗族音乐的一种特殊风格。在第二段中作者运用了一种特倚音技巧,烘托了粗犷、热烈的气氛。
第六首《汉宫秋月》
有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种是二胡曲,是1929年左右刘天华先生记录了粤胡曲《汉宫秋月》谱,改由二胡演奏,据考,粤胡曲《汉宫秋月》源出同名琵琶曲的第一段;另一种即为筝曲。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为不同谱本。
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全曲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对月惆怅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筝曲演奏运用了揉、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纯朴古雅,富有韵味,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之一。
第七首《寒鸦戏水》
是“客家筝曲”中名作。“客家”指南,宋末年为避战乱而迁居广东潮州、梅县一带的中原人民,所以“客家筝曲”又叫“中州古调”,流传于潮州一带。乐曲用了潮州音乐特有的“重六调”演奏,使其产生了特殊的地方色彩。
古筝的旋律清新明亮而轻盈多姿,配以音色低厚的椰胡穿插其间,时分时合,相得益彰,听来饶有情趣。生动地描绘了寒鸦在水中逐戏的情景。
第八首《东海渔歌》
张燕创作于七十年代的作品。乐曲表现了东海渔民欢乐而又紧张的劳动生活以及他们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乐曲以上下?v音描绘的大海波涛,以号子音调刻画的劳动场面和宽广的歌唱性主题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当代渔民的气质和生活热情。
第九首《香山射鼓》
作于1980年,1983年在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上被评为优秀音乐作品。该曲取材于西安鼓乐中的同名乐曲和琵琶古曲《月儿高》。作者在乐曲的演奏上借鉴了陕西秦筝的技巧并吸收了陕西地方戏曲的韵味使该曲充满了浓郁的地方风味。
乐曲表现了空山梵音、虚无缥缈的空灵意境以及人们在山中举行香会时的热闹场面。
第十首《战台风》
六十年代中期,王昌元有感于上海码头工人与台风顽强搏斗的精神而创作的。
乐曲共分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描绘码头热烈欢腾的劳动场面;第二部分以特殊的演奏技法模拟出台风的呼啸奔腾;第三部分已逐渐形成的紧张而强烈的音乐效果,生动地描绘了工人们与台风搏斗的场面;第四部分的旋律宽广舒展,抒发了工人们战胜台风后的喜悦心情。
最后是第一部分的再现,乐曲磅礴壮阔的气势和生动鲜明的形象给听众以深刻的印象。
如何欣赏古筝阳关三叠求解
古筝十大名曲欣赏歌曲是:《出水莲》、《林冲夜奔》、《渔舟唱晚》、《高山流水》、《侗族舞曲》、《汉宫秋月》、《雪山春晓》、《寒鸦戏水》、《香山射鼓》、《战台风》。
1、《出水莲》
此曲旋律清丽、典雅;速度中庸、悠闲;演奏者右手以连托演奏的前倚音润饰曲调,富有动力。以各种丰富的表现手法将出水莲的神态、气质刻画得栩栩如生。
2、《林冲夜奔》
取材于《水浒传》,描写林冲受到高俅迫害后,亡命水泊梁山途中的经历。陆修棠、王巽之两位先生受其感染,创作了同名筝曲。
3、《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筝曲。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
4、《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音乐与琴曲迥异,并与古琴曲无传承关系,一般认为是民国以后古筝艺术家所创作。
5、《侗族舞曲》
古筝曲《侗族舞曲》表现了侗寨风情,抒发了侗家儿女热爱美好生活的欢乐情绪。
6、《汉宫秋月》
筝曲演奏运用了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纯朴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
7、《雪山春晓》
《雪山春晓》是一首古筝独奏曲,没有歌词。
8、《寒鸦戏水》
《寒鸦戏水》是一首很有名的潮州筝曲,是潮州弦诗《软套》十大曲中最富诗意的一首。
9、《香山射鼓》
《香山射鼓》这是一首陕西秦筝音乐风格的创作曲,作者是西安师范大学的曲云教授。
10、《战台风》
王昌元作于1965年,当时她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在上海港码头体验生活时,有感于工人与台风搏斗而作的一首筝独奏曲。
古筝的演奏技巧及欣赏方法
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699~759)《送元二使安西》诗谱写的一首琴歌。王维这首诗在唐代就曾以歌曲形式广为流传,并收入《伊州大曲》作为第三段。
唐末诗人陈陶曾写诗说:“歌是《伊州》第三遍,唱着右丞征戍词。”说明它和唐代大曲有一定的联系。后来又被谱入琴曲,以琴歌的形式流传至今
王维的诗是为送友人去关外服役而作:“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谱入琴曲后又增添了一些词句,加强了惜别的情调。曲谱最早见于《渐音释字琴谱》(1491年以前),另外还有1530年刊行的《发明琴谱》等十几种不同的谱本。据清代张鹤所编《琴学入门》(1864年)传谱,全曲分三大段,基本上用一个曲调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故称“三叠”。每叠又分一叠加“清和节当春”一句作为引句外,其余均用王维原诗。后段是新增的歌词,每叠不尽相同。从音乐角度说,后段有点类似副歌的性质。这首琴歌的音调纯朴而富于,特别是后段 “ 行, 行” 等处的八度大跳,和“历苦辛”等处的连续反复的呈述,情意真切,激动而沉郁,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
整理收集这部分具有代表性古典乐曲,不论在音色等方面都很有美的欣赏价值,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阳关三叠,该曲演奏古筝音色沉稳,其意幽远,所谓弦外之音,没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就会感觉流于空泛,而<和平之月演绎的这首<阳关三叠对古筝的演奏就做了改进,不再是空无一物,而是深入浅出,形神兼备,多种音乐元素的融合和音效处理,使古筝的每一次拔弄都营造出一种很强的回旋效果,如涟漪一层一层荡漾开去.层次分明,恰恰应合了叠字,而且古筝作为乐器,如点睛之笔一般,配合着二胡,钢琴,连续反复的呈述,...
古筝音乐的欣赏
古筝的演奏技巧及欣赏方法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中国民族乐器,一共10级。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古筝的演奏技巧及欣赏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关于古筝演奏的一般技巧
在古筝演奏中,肩、臂、腕、指是主要运动部位,本文将上述部位的肌肉在演奏中的作用以及伸、缩原理,演奏姿式与演奏方法分别简述如下:
1、肩部 弹筝时的肩部运动,主要由肩关节外面的三角肌,胸部的胸大肌、胸小肌;肩胛上方的斜方肌;背部的背阔肌、菱形肌、斜方肌等作用下实现,初学弹筝的同学,由于方法掌握不当,这些肌肉容易过分紧张,时间稍长,即感到疲劳,如果不及时把这些部位的肌肉放松下来,就会出现背部、肩部酸痛症状。所以肩部的放松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只有肩部高度放松,才能使上臂、前臂、手部处于放松状态,能以较少力量获得较好的演奏效果。
2、上臂 弹奏中上臂经常需做外展、内收和屈伸等动作。上臂向外上方和内上方抬起,分别叫外展和内收。上臂向前方运动叫屈臂,向后方叫伸臂。这些动作都是在胸部的胸大肌、胸小肌,背部的背阔肌、萎形肌、斜方肌,肩部的三角肌等肌肉群协同作用下实现的。演奏时这些部位的肌肉放松、紧张程度直接影响上臂动作,只有在大脑支配下,才能使演奏动作舒松自然,协调一致。
在实际演奏中,不要把上臂和肘抬得过高,一般以上臂外展与侧胸壁成45°角左右为宜。如果上臂过于外展,肘必然支起太高,致使上臂始终处以紧张状态,反之,上臂挟得过紧,也会造成上臂的紧张、影响上臂和前臂动作的灵活。
3、肘 上臂屈肌(肱二头肌和肱肌) 和伸肌(肱三头肌) 的起点在肩,止点在前臂,中间跨越肘关节。因而它们的伸缩能使肘关节产生运动。当屈肘时,屈肌收缩,伸肌则适当放松,但仍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从而保证肘关节屈曲适度,移弦动作准确。如果伸肌绝对放松,屈收缩程度过大,那么屈肘程度则大,使屈肘超过预定位置;如果伸肌放松程度小,那么,屈肌收缩程度必不能大,则屈肘程度也小,使屈肘达不到预定的位置。可见,弹奏动作的准确程度是由屈、伸肌群控制的,只有屈伸肌群收缩、舒长适度才能达到动作准确。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长时期艰苦的练习,使肌体受到充分的训练,提高其动作的准确性。
4、前臂 前臂屈肌群可屈前臂,使前臂旋前,屈腕,使手内收,屈近侧指关节,掌指关节,屈拇指关节。前臂伸群可伸腕、使手外展、伸指、使前臂施后,外展拇指,伸拇指掌关节。伸拇指指间关节。因此上臂肌内群的放松与否直接影响前臂,前臂肌肉群放松与否直接影响腕和手。
5、手腕 手腔的屈伸动作以腕关节为枢纽。腕关节由八块小骨组成,便于上、下、左、右和旋转运动。在演奏中,手腔的松驰、灵活与否,直接影响手指弹奏,因而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如果手腕不灵活,必然导致前臂过多参加运动,使力臂加长,演奏动作加大,造成动作迟缓,发音生硬,呆板。
一般手腕常见毛病有以下几种:
(1) 手腕过于屈曲。由于前臂屈肌群的紧张(即收缩) 使手腕屈曲,屈肌群紧张度越大,手腕屈曲程度则越大。前臂屈肌群的过分紧张,造成手腕过于屈曲,从而使手指缺乏力度和弹性,手指运动发生困难,影响弹奏。
(2) 手腕过于后伸。这种错误姿势使上臂过分抬高,前臂和手部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从而造成抬指和弹弦的困难,在臂力下达指尖过程中,由于腕部塌陷使臂力失去一部分。
(3) 手腕过于平板。由于手腕姿势过于平板,手指必然散开,因而在弹奏手中指动作加大。同时导致各指弹弦点和弹弦方向不一致,影响音色和力度。
(4) 手腕向右歪扭。手腕的歪扭必然造成掌与前臂肌肉过分紧张,如果长时间用这种不正确姿势,不但影响手指的弹弦方向和运指的灵活性,而且腕部肌肉亦易劳损。
(5) 手腕僵死。控制手腕运动的屈肌群和伸肌群完全处于紧张、僵持状态,使手腕屈伸发生困难。
上面列举的五种常见毛病,是指在一般演奏情况下和在中音区演奏位置上不应有的手形,由于受筝面板弧度的限制,手腕的屈曲程度应随着弹奏音区的变化而调整。在低音区,手腕屈曲程度大一些,而在高音区的演奏,尤其是在右手弹奏旋律和“摇”奏法时;由于面板弧宽的变化和距上体过近,手腕不但不能屈曲,有时还要向下塌陷一些才能演奏好。
演奏颤音技术,左臂和腕部紧张是常见的毛病,为了克服它,要象初学者那样,先学会左臂放松,然且再学颤音技术。
在演奏颤音技术时,左臂始终要具有肌肉的“恒常性紧张”和“支撑性紧张”,使左臂保持颤弦姿势。在手指下压琴弦时,手臂又具有“功能性紧张”。手腕桡侧屈腕肌和尺侧屈腕肌同时收缩,使手腕坚强有力。臂、手成一整体,指关节立住,不要塌陷。利用整个手臂的重量下压筝弦,使弦音升高。然后控制前臂提起的肌肉群及时把前臂手提起,同时腕和手部肌肉放松,使弦音复原。在手臂放松后,上臂和前臂仍保持“支撑性紧张”和“恒常性紧张”,从而实现一次颤弦动作。按照这一方面,在一定的速度中连续动作若干次,即形成颤弦技法。
6、手指 控制手指运动的肌肉在弹弦的瞬间,屈肌要迅速收缩,伸肌要迅速放松、完成弹奏动作后,屈和伸肌同时放松,但仍保持一定紧张度(恒常性紧张) ,以备下一个演奏动作的进行。手部肌内在整个演奏中,一直处于这种张与弛的无限反复状态。
弹弦时,应以掌指关节带动手指关节运动为主的运指方法。指尖动作要灵活主动。各指的弹弦点应基本保持在与前梁相平行的一条线上。手型始终成漫圆型。各指指关节和掌指关节不要塌陷,否则手臂力量不能直接下达指尖,没有进行弹奏的各指要自然下垂,不要翘起来,有人不自觉的把小指翅起,这是小指肌肉紧张所致,即不美观,又影响其它各指的放松和用力。弹奏时要训练指尖弹奏瞬间的爆发力,如果爆发力大,出音才能坚实响亮。在弹奏抒情慢速乐曲时,虽然手指动作相对减慢,也要注意手指触弦瞬间的爆发力。后者与前者对比,只是爆发力大小不同而已。即使用扶弦演奏方法也不能用指尖轻飘飘的去抹弦,否则会使声音轻弱无力,不能给人以清心透明之感。
弹筝运指技巧的关键,在于手指动作的准确与速度。筝的发音是靠手指弹弦而发出,手指的弹弦动作极度准确是靠日积月累、艰苦的训练而获得。如果能把乐曲中最困难的技巧用正确演奏方法反复训练几十次乃至几百次,使有关肌肉得到充分训练,那么,将必然精通这一技巧,达到极度准确的程度。
二、关于古筝独奏曲的欣赏
民族器乐曲,是浩瀚如烟海,灿烂若繁星,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古曲《古江花月夜》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民族器乐曲,是我国音乐宝库中的瑰宝。它籍以山水之巍峨洋溢,花木之幽芳荣华。水光云影奇诡变幻。这一情状皆可宣之于乐,以传其神,而合其志精湛音乐诗画,深刻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广阔胸襟和刚直不阿的高尚情操。本文以《春江花月夜》为例,对欣赏方法作如下解说:
(一) 乐曲源流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著名的琵琶独奏曲,原名叫《夕阳筲鼓》,见于已故琵琶演奏家吴婉卿1875年的'手抄本。至1895 年平湖派琵琶演奏家李芳国收入所编《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工尺谱本) 中,更名为《浔阳琵琶》,这时乐曲已发展为十段,由李芳国分段标以夕阳筲鼓、花蕊布迥风,关山临却月、临山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干寻、筲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十个词藻华丽的小标题。以后又有人将曲名改为《浔阳月夜》、《浔阳曲》。
乐曲以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的诗意:“寻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芦花秋瑟瑟”相联系而成曲的。虽然标题与《琵琶行》中诗句:“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洒还独倾”相似。但乐曲情趣已超脱“枫叶芦花秋瑟瑟”的秋意晚江别,而强调了“春江花月夜”的春意江夜美。
(二) 意诗意趣
《春江花月夜》的旋律大多较为典雅、轻快、细腻、流畅,并具有绵延起伏和级进等特点。
全曲由引子,主题乐段,主题的八次变奏及尾声构成,是一道独具特色的变奏曲。这种曲式由一个音乐主题乐段作基础,其它各乐段运用各种变奏的手法加以变化,丰富了音乐表现力,推进了音乐发展。这种手法善于细腻,深刻地从不同的意境和角度,去揭示乐曲主题内容,塑造音乐形象。乐曲通过优美质朴的抒情旋律,流畅而富于变化的节奏,丰富多彩的各种演奏技法,有如一幅动人的长卷山水画,贴切地表现了乐曲的诗情画意。下面就曲中的几段音乐做简要的介绍:
引子部分,乐曲第一段江楼钟鼓,是引子及主题显示部分,由清脆嘹亮的古筝滚指连重奏法起奏开始,形象的模拟鼓声由慢渐快。接着引出具有江南风格的音乐主题,抒情、优美、婉转如歌。句尾的大鼓滚奏音形,描绘出夕阳西下,泛舟江上,游船筲鼓齐鸣的动人情景。紧接着音乐进入主题做“接头合尾”式的变奏,即变奏部分集中在每个乐段的前半部,而后半部则基本相同,也就是前变后同,故有变化对比,又有重复统一,不断推进音乐几前发展。
(三) 筝曲移植
古筝独奏曲《春江花月夜》的移植,是以琵琶独奏曲《夕阳筲鼓》为依据,先从曲调入手,在取其精化的原则下集中发展。在继承发扬古筝传统技法的基础上,着意在音质、音色、力度,速度的对比变化等方面下功夫,同时又较好地刻划调度了古筝的托、擘、抹、挑、连重托、大小勾搭、套指、滚、拂、拨、摇、撮、及压、按、滑、吟、点、空、走、弱、音、制音、“流水”等不可取代的艺术特色,使诸种手法之间,能相互巧妙地的配合,承接自如,为演奏者提供发挥艺术才华的可塑性,使乐曲增加了色彩,丰富了表现力。在曲调的进行中,各种技巧的施展,往往在节奏上形成对比,大有“你简我繁”, 我简你繁”和向更高一层,深一层的“由简入繁,繁又简,简中尽是精华点”的艺术情趣发展,听起来“慢得情联而不绝,紧得意蓄而断。”做到取意干净利落“, 绝无客声”(浊清) ,对比流畅而多变(滑、奇) ;节奏“急而不乱,缓而不断”(疾、徐) ;音质“响如金石”“, 轻而不浮”(脆、轻) ,力求圆、润、甜、脆的美声,弦必匹配、指必抓尖,因曲求音,优选弹点。运用刚柔虚实,脆中之力,明确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淡、中、和、疾、徐的要求,着意高洁雄美。在练习过程中百练知其妙趣(觉得好听) ,千练习得其趣妙, (理解它的用意) 万练则忘其为古筝之声, (化为自己情感的再现) 。
古曲《春江花月夜》气韵优雅,刻画入微,既有继承,又有出新,于悠扬秀美中见气势,于优美抒情中见豪放,音乐丰满,起伏有致,富于形象,耐人寻味。不愧为万世流芳之本。
;如何欣赏古筝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古筝 音乐欣赏 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古筝音乐的欣赏:
一、古筝的基本构造
古筝的统一规格为:1.63米,21弦。古筝的面板大多数用河南兰考的桐木制造,框架为白松,筝首、尾、四周侧板有红木、老红木(缅酸枝)、金丝楠木、紫檀等名贵木材,古筝的音质取决于面板和琴弦,周边用料对古筝的音色略有改善,以老红木、紫檀、金丝楠木为佳。早期到近代也有过12、13、18、23、25弦等,不同地区的筝又有多种定弦法,筝的新种类还有?蝶式筝?、?转调筝?等。
面板
一台古筝的音质取决于面板和琴弦,面板以阳面中段为最佳,阳面是指整株桐木置于水中,露出水面的一面为阳面,去头斩尾为中段,一般以9-12年树龄的桐木为最佳,尤以河南兰考的桐木为最佳,沙土地,木质疏松,利于音质的传导。
专业演奏古筝的面板以通纹为最佳,中音区纹理间距5-9厘米,高音与低音区间距1.5-2.5厘米为最佳,面板厚度高中低音的厚度一般为9mm、11mm、10mm,眼下面板大多数用弦切工艺。
琴弦
早期的琴弦以马尾、鹿筋为原料,到了当下这段时期以尼龙钢丝弦为主流,增加了音量,也提高了韵味,琴弦以德国进口钢丝为主,含碳量均匀,寿命长,手感好,以五音不全牌、宝泉牌、敦煌牌为代表,较受专业人士欢迎。
筝码
一般来说红木古筝配套红木筝码,楠木古筝配套鸡翅木筝码,紫檀古筝配套紫檀筝码,亦有说法以色木为筝码最佳材料,但是尚未有定论,筝码要求纹理垂直向下为最佳,上嵌牛骨,搁弦槽一般为对应琴弦的1/3深度为最佳。
二、古筝的社会影响
审美是音乐 教育 的自然体现,是音乐的本质特征。在古筝教育中,作品呈现大都是以演奏、欣赏等方式进行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与灵活跃动的教学形式,促进了学生们对音乐美的认识、理解与创造的能力。在审美教育的同时恰当地融入思想品德教育,音乐审美体验的积淀越多,德育就会越发深入人心。古筝音乐一般具有结构的对称性、旋律的流畅性、节奏的规律性、内容的感情性这些特点,而这正好可以直接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直至大脑及神经系统的放松和兴奋,使他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和丰富的 想象力 。筝曲音韵典雅含蓄,旋律流畅优美,能表达许多层面的东西,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古筝音乐在古代就得到广泛的应用,深受各阶层人士的欢迎与喜爱,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其性表现得比较突出。弹筝者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特别是文人把古筝艺术融入诗词歌赋中,对他们的创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民间,筝乐出现在职业艺妓的表演中,在大众场所、酒楼、歌馆进行,听众广泛,也更具性。现代社会,很多大型的文艺演出上,经常会出现不同形式的古筝演奏,深受大众的喜爱。许多人学习古筝就是因为喜欢它的音色和弹奏时优雅的感觉,把从在古筝学习中得到的知识和无形中获得的修养,运用到生活中去,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在各种古筝音乐的创作中,作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作品中表现出对人类社会生活的见解和价值判断,学生在欣赏时就会感知到作品中表达出来的人生理想、艺术追求、价值判断、态度等。一些优秀的作曲家在创作时,不仅是用声音来抒发一种情感,而且能够通过情感的抒发和逻辑发展来表达一种哲理,这同时也是音乐作品的意蕴。这些意蕴要靠教师的适时点拨才能完成,古筝音乐教育就是把那些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将其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道德内涵,渗透在提高学生音乐审美感受的教育之中,使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完善人格,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由于历史的关系和物质社会人们对利益追逐的执著,我们已经渐渐地淡漠了保护 传统 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繁衍传统文化的意识。古筝艺术在社会上的发展很迅速,许多中小学还设立了古筝兴趣小组等,开辟了传统文化进入中小学校的道路,成为了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许多古筝的社会培训,上至中老年人,下至幼儿,都可以通过古筝培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进而增加了传统文化的人气,提高音乐素质。弘扬民族音乐,也能使年轻一代了解、熟悉、热爱本民族的文化音乐传统,达到音乐教育的社会目标。
三、古筝音乐欣赏
1、渔舟唱晚
2、高山流水
3、出水莲
4、林冲夜奔
5、侗族舞曲
6、汉宫秋月
7、雪山春晓
8、寒鸦戏水
9、香山射鼓
10、战台风
古筝音乐的欣赏相关 文章 :
1. 古筝音乐欣赏
2. 沧海一声笑古筝谱及歌曲欣赏
3. 萨克斯轻音乐欣赏
4. 霓裳羽衣曲古筝谱
5. 古筝演奏会主持人主持词
6. 非常好听的瑜伽音乐
7. 2016年古筝考级曲目
古筝优美文案
如果您是要欣赏古筝本身,可以先看其颜色和流线型,其次看筝头的图案或雕花(建议不要雕花吧,本人学摇指的时候着实被坑了一把,硌得慌),我的古筝就是雕花的。最后可听音色,材质越好的古筝,音色越清脆,当然就越好听了。
如果您是要欣赏古筝曲,首先肯定提议去听名曲,中国古筝十大名曲分别是《渔舟唱晚》《战台风》《高山流水》《林冲夜奔》《寒鸦戏水》《侗族舞曲》《汉宫秋月》《香山射鼓》《东海渔歌》《出水莲》。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曲子您可以选择性去听。而且现在很多流行乐曲中也夹带古筝演奏,您也可以去欣赏。
怎么欣赏古筝高山流水?怎样能从曲调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呢?
古筝优美文案(精选36句) 1.动起来,像涓涓的小溪,流淌在山涧,溅出美丽而坦率的小花,不知疲倦地一路歌着。纯净时,会使你怀疑它是否果真经凡人之手,筝声紧,则若急雨敲阶,筝声缓则如细雨抚桐;张扬似朔风吹雪,舒展如微风拂柳。飘逸时,会使你仿佛看见霓裳仙子翩然起舞,舞着飞旋的衣袂与玄妙的身姿。 2.拿起古筝,缓缓划动下细细的琴弦,优美的音符一个个轻快的跳出,弹奏一曲古典之韵,看着谱上抒写的词,用琴勾勒出来的音蒹葭动人的美感。低头吟唱,从嘴上蹦出的词变的顺畅,像一条流动的溪水,把人带进聒美的心境,这些文字编奏的词,自然淳朴。 3.每个星期六早上七点我就早早的起来了,迅速的洗漱完吃了早餐,高高兴兴的收拾准备去上古筝课了。我在去古筝课的路上也是很快乐的,走出楼梯口便能看见院里种的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还能呼吸到经过他们净化的新鲜空气。走在寂静的街道上,欣赏着雾带来的朦胧的城市,仿佛走入了梦中的仙境。 4.古琴,低沉深奥;二胡,催人泪下;萧,凄凄凉凉。而古筝,是柔和的,是优美的;有时,又是雄伟的,是有力的。 5.那优美动听的旋律,会把你带到远古,使你在思绪上宁静,即便是听完,也觉余音切切,回味绵长。 6.听起来或缠绵悲切,或泉水叮咚,或如走马摇铃。它的余音长短适中,最富于表现庄重古朴的抒情乐曲。那筝音有如桥下潺潺的流水,孤鸿飞过时的几声清啼,以及易安的婉婉叹息;有如看薛涛的浣花小笺,看一朵淡淡的兰花,静静的开放在遥远的夜空;又恰似那一树紫丁香的缤纷。 7.每周六中午十二点半,是我去少年宫学古筝的时间。在外公的催促下,我快速裹上“指甲”,坐上电瓶车向少年宫驶去。 8.第一节课时,老师教会了我什么是低音.中音.高音以及它们的位置。还告诉了我哪些是1.2.3.5.6弦;5弦是绿色的,并说左手要压住3和6,右手才能弹奏出4和7。我戴上古筝指,高兴的弹奏着老师所教的一切,内心充满了激动与自豪。自己终于也可以像电视上的大姐姐那样弹奏出美妙的琴声了! 9.由于八月份我要参加古筝考级,所以我决定把大部分时间用在练琴上,有时一天可以弹到五--六小时。可能是因为刚学完曲子,刚开始我有些不熟,总是弹不好。妈妈建议我去古筝“加油站”让老师指导一下。几天后,我弹的曲子变好听了。 10.古筝的琴声十分优美,像小溪那泉水叮咚,又有着忧伤,好似那山谷的幽兰,也不少那份气概,好像一位英雄豪杰,古筝的琴声是多变的,要看弹琴人的心情和感觉,古筝是一种琴声让人陶醉的.让人仿佛生临其境。 11.古筝的琴声十分优美,像小溪那泉水叮咚,又有着忧伤,好似那山谷的幽兰,也不少那份气概,好像一位英雄豪杰,古筝的琴声是多变的,要看弹琴人的心情和感觉,古筝是一种琴声让人陶醉的让人仿佛生临其境。 12.接下来我们该给老师表演了。我用力地甩手,手臂实在是太酸了。轮到我弹时,我很紧张,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声音和往常一样,还是那么小,孙老师不停地催促着我声音要大一点,再大一点。我便使出了吃奶的的力气,弹了好一会儿,终于达到了老师的要求。 13.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知道后欣然同意,并在一个周末带着我来到一家琴行报了名。老师给我弹奏了一首小曲,听着优美的琴声,我感到无比的兴奋:我就要学习这奇妙的古筝了! 14.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如山涧泉鸣,似环佩铃响。 空灵之声令人忆起那山谷的幽兰,高古之音仿佛御风在那彩云之际。 15.我飞快地来到古筝房,发现我的同学早就到了。孙老师不一会儿也气喘吁吁地来了。他刚到古筝房,就让我们把上次学的内容再多弹几遍。我们找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一遍又一遍地弹了起来。顿时,悠扬的琴声在古筝房里四处飘荡,直到我们弹得手臂发酸为止,孙老师这才喊停。 16.记得第一次看到古筝,是在四年前的一次演奏会上。一位姐姐的手指在琴弦上拨动着,发出美妙的声音,让我仿佛走进了仙境一般。末了,我拉着妈妈跑到后台,目的就是为了要亲眼看看古筝。 17.我非常地喜欢弹古筝,因为它丰富我们全家人的生活。每当爸爸妈妈想听古筝曲时,我都会毫不犹豫地裹上指甲(弹古筝用的一种工具),为他们弹奏起来。而爸爸妈妈总是在悠扬的古筝曲中,感叹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 18.做完一道道令人头疼的试题,来到我心爱的古筝前坐下,轻轻拨动琴弦,来一曲《渔舟唱晚》,一天的疲倦,都被这优美的旋律淡化了,仿佛刚吸了一口雨后甜润的空气。弹古筝真好! 19.古筝它演绎了扬州的风雅韵事!它熏陶了一代一代的古筝爱好者,如果将扬州的古筝史比作一个人的成长经历的话,那如今她已经成长为一名成熟细腻的灵秀女子,她有着她独特的个人魅力吸引着一批批地艺术者走进它的灵魂世界,与她共鸣,与她共慰.共进…… 20.刚见到古筝时,它散发着木质的香味,有21根音绳,分别是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那时正好看到一位大姐姐在电视上演奏着古筝,觉得它所发出的声音是那么的美妙动听! 21.我喜欢弹古筝,因为它让我充满了成就感。即使现在学习的负担比以前重了很多,但我仍坚持每天晚上都要练一个小时琴。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我的弹奏水平已经很棒了。我也经常参加一些表演,经常得到大家的掌声,那时的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啊。 22.古筝给我的童年带来了丰富的色彩,更为我今后的人生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彩桥。我爱古筝! 23.古筝,其实也不是那么好学的,既要分清每根弦是什么音,还要知道每首曲子是什么调;指法也非常复杂,既有勾.托.抹,又有摇指.扫弦,还有按弦.颤音……要是把G调的曲成D调了,那整首曲子都要变味了。 24.是啊,古筝曲美,美在韵味,美在古朴,美在典雅,美在纯净,美在飘逸。 25.古琴,低沉深奥;二胡,催人泪下;萧,凄凄凉凉;古筝,柔和优美。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古筝。 26.古筝起源于秦朝,所以又叫秦筝,在它的流传过程中又按大小和音色分为:长离.鸿筝;鸣筝.清筝.哀筝;它和古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有琴码而古琴没有琴码,古筝演奏时透过左手之按.压.放等指法可奏出滑音.变化音,古琴是用左手按指成音。一弦多音,且可用空弦.按弦等成音。 27.一看到古筝,我不觉有些惊讶:这么长,立起来比我还高一大截呢!琴上的弦有白色的,也有绿色的。我数了数,一共有二十一根琴弦。天哪!这么多的琴弦,学古筝的人怎么分的清呢? 28.我对古筝最初的印象是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紫薇弹的琴。当时我才上大班,就觉得她弹得很好听,弹琴的姿势美极了!随着紫薇的手指在琴键上弹拨,美妙的乐声也如泉水叮咚,滋润我的心田,我陶醉了。我心想:要是我也能弹出这么好听的曲子该有多好呀! 29.在古代,筝还被称为瑶筝.银筝.云筝.素筝等。随着历史的发展,自秦.汉以来古筝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并与当地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相融汇,形成了各种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流派。有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内蒙筝六个派系,其筝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 30.古筝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结构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弘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琴为最多,唐宋时有弦13根,后增十六弦.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是二十一弦琴。 31.古筝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古典民族乐器。记得我们学校有一次联欢会,舞台上一位大姐姐为大家演奏了一首古筝曲,悦耳动听的琴声,熟练的演奏技巧,一下子赢得全校学生的掌声,我也被她的表演陶醉了,对她羡慕不已。于是,我向妈妈提出了学古筝的要求。 32.古筝是中国传统的一门优雅艺术,它不但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可以预防近视,锻炼手脑的统一。 33.你再看那弄琴者,信手拔弹,从容典雅,一声声清新的音符从指尖泻出,凉凉的,穿越时空,使你惬意的神情不自觉地随筝音露出。 34.动起来,像涓涓的小溪,流淌在山涧,溅出美丽而坦率的小花,不知疲倦地一路歌着。纯净时,会使你怀疑它是否果真经凡人之手,筝声紧,则若急雨敲阶,筝声缓则如细雨抚桐;张扬似朔风吹雪,舒展如微风拂柳。飘逸时,会使你仿佛看见霓裳仙子翩然起舞,舞着飞旋的衣袂与玄妙的身姿。 35.啊!声音真柔和,用力弹,叮叮咚咚的真悦耳,就这样,学琴的历程开始了,我的酸甜苦辣的生活也同时开始了。 36.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如山涧泉鸣,似环佩铃响。
音乐是不同音色的声音以不同的节奏组合而成的一种音响,一段旋律在你开心的时候听你会开心,在你伤心的时候听你会随之难受!其实音乐的本身并不能表达什么,而音乐的欣赏者对音乐的理解才是音乐的内在因素~
高山流水,古琴曲,后来也改变成古筝曲,高山流水的原谱,即俞伯牙和周子期的知音版已经早已流失~现在的高山流水大多数都是近现代作曲家重新编写的,古筝版的高山流水有很多版本,最出名的应该是山东筝的高山流水,分为高山和流水两个部分,高山部分叠乱起伏大、夸张的表现出高山的巍峨起伏和山体内部的婉转流缠,听的韵味十足~流水部分以划奏为主,在滑音内部穿插了很多左手的揉弦,让流水在山间流动的更为曲折跌宕,生动形象~
其实别人作分析只能作为别人的理解,关键是自己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下去欣赏这首曲目,在那一刻你自己的理解才是你最需要也最真实的理解~
祝你成功的理解自己的高山流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