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筝高山流水后面的刮音怎么弹

2.怎样弹好浙派《高山流水》

3.古筝曲《高山流水》的介绍

古筝教学高山流水_古筝曲目高山流水讲解

《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初为琴曲。传说先秦琴师俞伯牙一次在深山野岭抚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其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之境。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作为筝曲的《高山流水》,与琴曲大为异趣,既有相关之由,又有无涉之处。此曲虽为古筝之代表曲目,但流传却至少有三个版本:一为山东筝派,二为浙江筝派,还有一个就是河南筝派。之所以为三,因其曲调完全不同,乃至可以看作三首筝曲:“齐鲁大板”《高山流水》是《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也称《四段曲》、《四段锦》,在演奏时,大指使用频繁,刚健有力,即令是“花指”,也是以大指连“托”演奏的下花指为多,而左手的吟揉按滑则刚柔并蓄,铿锵,深沉,其演奏风格纯朴古雅;“中州古调”《高山流水》则是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快,民间艺人常在初次见面时演奏,以示尊敬结交之意,在演奏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右手从靠近琴码的地方开始,流动的弹奏到靠近“岳山”的地方,同时,左手作大幅度的揉颤,音乐表现很富有戏剧性,也很有效果;作为“武林逸韵”的浙江筝派的《高山流水》曲调则更为优美,旋律典雅,韵味隽永,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讲究更多的是一种韵味。现就本人最为喜爱的浙派《高山流水》弹奏时应注意的方面略谈一下。 这首乐曲由《高山》和《流水》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用两个八度的撮弦来描绘高山的雄伟气势,其技术难点在两个八度的撮弦上。如果用中指和大指来弹奏手的宽度不够,我们可以用大指和四指来演奏,这样会更容易弹奏两个八度。弹奏时四指的第一关节要立起来,夹住琴弦,大指也要夹住琴弦,因为大指要同时托两根琴弦把滑音带过来。乐曲有十八小节来表现《高山》,建议每小节的第一拍子的音要给的浑厚给的清楚些,要想达到这种效果我们在弹奏时可以稍靠里弹,这样弹出来的音乐会给人一种高山的雄伟苍劲感。这段之后进入了优美的主题,弹奏时手腕要放松。此段音乐要弹奏的流畅、优美、清亮,可以和前面的音乐形成对比。 乐曲的第二部分是由大量的、连续的上下行刮奏及左手的按音来表现流水的连续不断的姿态。演奏这一部分要注意流水的变化是很丰富的,不能总是一样的力度和感觉,低音时音乐的力度可以给的稍微大些,有种波涛汹涌的感觉。而弹奏高音时力度可以给的稍微小些、弱些,有种涓涓细水的感觉,因为同旋律在不同高度上反复,会形成一种对比。演奏此段时要突出旋律音,旋律音是在上行的一个音,由食指来完成,弹到旋律音后就应该停下不要再弹下去,不然听着会很乱。下行大指的刮奏要弹奏的轻柔些,大指在弹奏时稍稍立起来些弹出的音色会很清楚。 尾声是主题部分的再现。首先右手的八度弹奏要注意大指和中指弹奏的力度要一致,音色不能太硬,要浑厚有力、实而不虚。其次是左手刮奏的弹奏,要注意这部分的力度变化,上下行刮奏要连续别间断,力度不要太强,因为这部分右手是主旋律的再现,左手的音乐不能压过右手的音乐,所以左手做到清晰明亮连续不断就可以了。最后再接几个泛音让整首乐曲在幽怨的意境中结束。

古筝高山流水后面的刮音怎么弹

第一段:引子部分。旋律在宽广音域内不断跳跃和变换音区,虚微的移指换音与实音相间,旋律时隐时现。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无定。

第二、三段:清澈的泛音,活泼的节奏,犹如“淙淙铮铮,幽间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息心静听,愉悦之情油然而生。第三段是二段的移高八度重复,它省略了二段的尾部。

第四、五段:如歌的旋律,“其韵扬扬悠悠,俨若行云流水。”

第六段:先是跌宕起伏的旋律,大幅度的上、下滑音。接着连续的“猛滚、慢拂”作流水声,并在其上方又奏出一个递升递降的音调,两者巧妙的结合,真似“极腾沸澎湃之观,具蛟龙怒吼之象。息心静听,宛然坐危舟过巫峡,目眩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万壑争流之际矣。”

第七段:在高音区连珠式的泛音群,先降后升,音势大减,恰如“轻舟已过,势就倘佯,时而余波激石,时而旋洑微沤。”

第八段:变化再现了前面如歌的旋律,并加入了新音乐材料。稍快而有力的琴声,音乐充满着热情。段末流水之声复起,令人回味。

第九段:颂歌般的旋律由低向上引发,富于。段末再次出现第四段中的材料,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八、九两段属古琴曲结构中的“复起”部分。

尾声情越的泛音,使人们沉浸于“洋洋乎,诚古调之希声者乎”之思绪中。

扩展资料:

相关景点

一、高山流水亭

泰山经石峪有一座高山流水亭,传说是伯牙抚琴的地方。此地风景恰切得诠释了古琴曲《高山流水》的大神韵。概因此附会于伯牙与钟子期知音的故事。

二、古琴台

古琴台,又名俞伯牙台,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麓,月湖东畔,相传春秋时期楚国琴师俞伯牙在此鼓琴抒怀,山上的樵夫钟子期能识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伯牙便视子期为知己。

几年以后,伯牙又路过龟山,得知子期已经病故,悲痛不已的他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后人感其情谊深厚,特在此筑台以纪念。

古琴台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湖景相映,景色秀丽,幽静宜人,文化内涵丰富,是武汉的著名音乐文化古迹,也是湖北省、武汉市重点文物保护文物其一。

百度百科—高山流水

怎样弹好浙派《高山流水》

一 食指小关节立起来,不立的话声音浮~~~但是整个手要放松,很轻松的手型,我的感觉就是整个手在刮的时候有一种飘然的感觉,一点也不用紧张

二 食指刮到滑音那根弦音要重点突出,不要超过下面一根弦,也不要少刮

三 滑音的话高音要滑的快一点,高音表现的是流水叮咚水花飞溅的景象,滑的快听起来比较欢快,低中音就要滑的慢,表现流水深沉,另外低音还要稍微重一点,这样的水给带来了点气势~~`

周望林岭的不错,王中山的是最好的,不单 要听她们讲,最主要就是看她们的手型,手怎么动,模仿着他们的来

楼上的说这曲子级数很低,看来都看不起这曲子了,考研究生这曲子是考传统筝曲浙派两首必考中的一首,另一首是将军令,明文规定只能选这两首可见这曲子重要影响范围之大~~~~~传统曲子,是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技术水平

古筝曲《高山流水》的介绍

《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初为琴曲。传说先秦琴师俞伯牙一次在深山野岭抚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其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之境。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作为筝曲的《高山流水》,与琴曲大为异趣,既有相关之由,又有无涉之处。此曲虽为古筝之代表曲目,但流传却至少有三个版本:一为山东筝派,二为浙江筝派,还有一个就是河南筝派。之所以为三,因其曲调完全不同,乃至可以看作三首筝曲:“齐鲁大板”《高山流水》是《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也称《四段曲》、《四段锦》,在演奏时,大指使用频繁,刚健有力,即令是“花指”,也是以大指连“托”演奏的下花指为多,而左手的吟揉按滑则刚柔并蓄,铿锵,深沉,其演奏风格纯朴古雅;“中州古调”《高山流水》则是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快,民间艺人常在初次见面时演奏,以示尊敬结交之意,在演奏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右手从靠近琴码的地方开始,流动的弹奏到靠近“岳山”的地方,同时,左手作大幅度的揉颤,音乐表现很富有戏剧性,也很有效果;作为“武林逸韵”的浙江筝派的《高山流水》曲调则更为优美,旋律典雅,韵味隽永,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讲究更多的是一种韵味。现就本人最为喜爱的浙派《高山流水》弹奏时应注意的方面略谈一下。 这首乐曲由《高山》和《流水》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用两个八度的撮弦来描绘高山的雄伟气势,其技术难点在两个八度的撮弦上。如果用中指和大指来弹奏手的宽度不够,我们可以用大指和四指来演奏,这样会更容易弹奏两个八度。弹奏时四指的第一关节要立起来,夹住琴弦,大指也要夹住琴弦,因为大指要同时托两根琴弦把滑音带过来。乐曲有十八小节来表现《高山》,建议每小节的第一拍子的音要给的浑厚给的清楚些,要想达到这种效果我们在弹奏时可以稍靠里弹,这样弹出来的音乐会给人一种高山的雄伟苍劲感。这段之后进入了优美的主题,弹奏时手腕要放松。此段音乐要弹奏的流畅、优美、清亮,可以和前面的音乐形成对比。 乐曲的第二部分是由大量的、连续的上下行刮奏及左手的按音来表现流水的连续不断的姿态。演奏这一部分要注意流水的变化是很丰富的,不能总是一样的力度和感觉,低音时音乐的力度可以给的稍微大些,有种波涛汹涌的感觉。而弹奏高音时力度可以给的稍微小些、弱些,有种涓涓细水的感觉,因为同旋律在不同高度上反复,会形成一种对比。演奏此段时要突出旋律音,旋律音是在上行的一个音,由食指来完成,弹到旋律音后就应该停下不要再弹下去,不然听着会很乱。下行大指的刮奏要弹奏的轻柔些,大指在弹奏时稍稍立起来些弹出的音色会很清楚。 尾声是主题部分的再现。首先右手的八度弹奏要注意大指和中指弹奏的力度要一致,音色不能太硬,要浑厚有力、实而不虚。其次是左手刮奏的弹奏,要注意这部分的力度变化,上下行刮奏要连续别间断,力度不要太强,因为这部分右手是主旋律的再现,左手的音乐不能压过右手的音乐,所以左手做到清晰明亮连续不断就可以了。最后再接几个泛音让整首乐曲在幽怨的意境中结束。

《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此曲为古琴曲,唐代分为《高山》、《流水》二曲。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首独立的琴曲。其中《流水》一曲,在近代得到更多的发展,曲谱初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曾被录入美国太空探测器“旅行者一号”的金唱片,并于1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寻找人类的“知音”。

扩展资料:

历史

《列子·汤问》版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gèng)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列子·汤问》版:?

伯牙是一位有名的琴师,他的琴术很高明,钟子期则善于欣赏音乐。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高山。钟子期高兴地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大山!”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

有一次,他们两人一起去泰山的北面游玩,游兴正浓的时候,突然天空下起了暴雨,于是他们来到一块大岩石下面避雨,伯牙心里突然感到很悲伤,于是就拿出随身携带的琴弹起来。开始弹连绵细雨的声音,后来又弹大山崩裂的声音。每次弹的时候,钟子期都能听出琴声中所表达的含义。伯牙于是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能想象出我弹琴时所想的意境,我的琴声无论如何也逃不掉你的听力!”

《吕氏春秋·本味》版

凡贤人之德,有以知之也。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shāng)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非独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尽忠?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

译文

《吕氏春秋·本味》版:

大凡贤德之人的品德,是有办法了解的。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他弹奏。刚弹琴时表现出攀登大山的志向,钟子期说:“弹琴弹得真好啊!好像泰山一样高大。”过了一会儿,琴声表现出了随流水常进不懈的志向,钟子期再一次说:“弹琴弹得真好啊!好像长江黄河一样激荡。

”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破琴,拉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为之弹琴的人了。不是只有弹琴像这样,贤德的人也这样。即使是有贤德的人,如果不以礼相待,贤德的人如何尽忠呢?这就如同驾驭不好,良马也不能跟随他跑千里远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