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全套配件都有什么_12件古筝配件
1.求王中山先生广州古筝演奏会的资料!
2.古筝和古琴到底有什么区别?
3.兰考古筝厂排名
4.古筝基本常识
5.古琴弹出来好听还是古筝好听?
6.古筝的构造与天地的关系
7.古筝主要制造材料
8.请问古筝中固定按音到底有什么用途?
一、基本知识
1.概述
2.流派
3.种类、形制及各部件名称
4.演奏姿势
5.定弦
6.转调方法
7.护理及系弦方法
8.基本演奏技法记谱符号一览表
9.基本按弦技法记谱符号一览表
二、基本演奏技法
1.拇指托
2.中指勾和拇战托
3.左手颤弦
4.右手撮弦
5.右手抹托
6.右手小撮
7.花指,刮奏
8.滑音
9.按变音
10.左手揉弦、回滑、点颤、重颤
11.套指
12.双手点指
13.和弦和音
14.摇指
15.双手分指
16.分解和弦
17.琶音
18.泛音
附录
1.开扇窗
2.十杯酒
3.小开手
4.穿蛤蜂
5.秋芙蓉
6.小鸟朝凤
7.天下同
8.旱天雷
9.西江月
10.上楼
11.渔舟唱晚
12.高山流水
13.云庆
14.出水莲
15.绣金匾
16.纺织忙
17.浏阳河
18.洞庭新歌
19.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求王中山先生广州古筝演奏会的资料!
一、尺寸不同:
1.便携式古筝:
便携式古筝长度现在常见的有1m、1.16m、1.25m、1.3m。
2.大古筝(传统古筝):
传统古筝长度是163厘米左右
二、特点不同:
1.便携式古筝:
便于携带、音色优美、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的表现力。
2.大古筝(传统古筝):
相对便携式古筝不便携带,但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
扩展资料
便携式古筝统一规格为:21弦,具体长度是是根据厂家的研制而定(于声学数据考量,116cm音色最佳)。
古筝的面板大多数用河南兰考的桐木制造,框架为白松,筝首、尾、四周侧板有红木、老红木(缅酸枝)、金丝楠木、紫檀等名贵木材,古筝的音质取决于面板、琴弦、筝马以及做工的精细,周边用料对古筝的音色略有改善。
古筝是一件伴随中国悠久文化,在这肥沃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结构由面板、雁柱(一些地段也称之为琴码)、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
百度百科-便携式古筝
百度百科-古筝
古筝和古琴到底有什么区别?
网友:我女儿10岁,刚学古筝,她应该用何种尺寸的指甲?何种材料的指甲?
王中山 : 这个要根据孩子的自身条件因人而异,手指长的时间相对指甲做得偏大一点,小的孩子稍微小一些。一般情况下你的指甲略长于你自己本身的手指是最好的长度,而不影响你的发音和你的手指的灵活的运动为佳。一般我们所使用都是用玳瑁,就是海里面浮游的一种动物,长得很像海龟,用它的盔甲做的材料,做的古筝指甲是最合适的。
网友: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学习古筝吗?有什么手指方面的要求吗?
王中山 : 学古筝,从我教古筝的角度,卖什么就吆喝什么,我一般情况下,学古筝什么样的人都应该能学习古筝。为什么?因为古筝这个乐器本身不需要特别大的力气。第二它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也不复杂,操作起来比较简便,携带各方面都比较适宜一般人的操作。不管老中青幼,在学习古筝过程中都应该能很容易操作它,它不分年龄段。
网友:弹奏古筝对手指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
王中山 : 没有什么特别要求,只要你手指正常发育,没有残疾之类,一般学习没有问题。因为我在考级过程中我发现有些人经常问我这个问题,甚至在全国的比赛和考级中见过一些四五岁的小朋友也参加比赛,六十多岁的人也参加考级,这很正常,而且他们弹得很精彩,都很出色,有很多人大器晚成,最终成为古筝大家,这个很正常。学古筝在我看来没有那么多的限制。
主持人 : 我们了解到您在香港、台湾、澳门、北京、上海等等海内外城市做个人独奏音乐会或者学术讲座这样的活动。
网友:您在国内有这样的演出吗?种类、数目多吗?
王中山 : 很多,我在大陆地区已经开了二三十场个人独奏音乐会,加上海外有近五十场个人独奏音乐会。7月16号刚在中山音乐堂搞过王中山师生音乐会,它的题叫山水钟情,由中山乐团暑期期间为中学生,广大音乐爱好者搞的打开古筝之门,名家系列。另外我8月8号去了深圳,8月17号去了香港。很快9月10号我将和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共同联袂合作在中山音乐堂为大家贡献李梦、王中山名师古筝音乐会。
网友:近期有没有什么演出?
王中山 : 就是9月10号那场,我听说很多人很期待。来自于沈阳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甚至是云南很远地区的音乐学院的学生和老师大家都来观看这场演出。
网友:刚学古筝的时候,是选择传统筝好还是转调筝好,应该怎么样选择?
王中山 : 这个提法我觉得不够合理,没有传统筝和转调筝这个说法,他应该这样问是使用通用筝好或者是用其它种类的筝好。通用筝不叫传统筝,因为现在没有传统筝,所有的筝都是从历史沿革到今天都一直在变。我们现在所用的筝就是21弦,S型21弦通用筝,全国各类艺术院校和专业演出团队都用这种筝。现在所有的转调筝都是实验品,没有进入专业院校教学和专业演出团体,都是在试用阶段,所以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碰到过这样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都是像钢琴,正常80多个键钢琴全世界通用,现在说要用两百个键的钢琴好,还是80个键的钢琴好,我当然会说还是常用通用的钢琴好。就像我说21弦这种古筝一样,还是主张大家用。我们院校和考级部门所认定的通用古筝。
网友:学习古筝能够自学吗?看古筝的教学光盘能够自己学会吗?
王中山 : 古筝的学习正常来说,通过VCD学习,这是一个很时尚的学习方法,它跟以往我学习的经历有所不同。我们小的时候首先是口传心授这种学习方法,然后进入专业院校之后,你像我上了艺校,在艺校开始正式演出很严谨的学校系统的专业训练,都有老师在进行现场指导,而你布置出练习曲和乐曲来共同完成这个音乐作品所要达到的艺术表现。但现在各个出版社和相关的教育部门都出版了自己的考级的VCD,以及自学的一些教材,对那些没有很好的老师的老少边远地区,我觉得对那些初学古筝的人可能会有些帮助。但是如果想进一步的提高,仅仅靠观看VCD学习,我相信他是很难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他可能对他一些不太明了,或者初学的不太了解的一些简单的初级的问题,通过VCD的问题和一些书籍的学习还是可以的,但是要想进入专业层面,更严谨的要求自己,我相信必须经过专业训练,必须由专业老师辅导你。
主持人 : 授课这样的学习方式,资料可以作为性质。
王中山 : 对,VCD只能作为性质,靠它是不行的。
网友:能不能推荐几本适合初学者的教材?
王中山 : 现在古筝的学习在教材的制定上,和整个课程的安排上,不像钢琴、小提琴那么系统,因为古筝的学科,专业教学课程开设比较晚,它应该是解放以后才建立这门学科的。因此它的教材和它的练习曲这些的基础训练,这方面的课程都不够系统,需要我们这些老师下一步比方在国家教委统一的教案制定下,制定出相关教材来。但目前来说市面上流行的这些东西,都可能对你孩子的初学带来好处,但是它不可能像车尔尼的钢琴练习,汤普森那么严谨,一级一级能说得出口,不能。现在我看那些老师辛辛苦苦搞出来的书对孩子都有帮助,但是谁最权威还没有下结论。
网友:学古筝还弹不出优美、有韵味的曲子来,听的声音硬梆梆,到底是哪方面做得不好?
王中山 : 古筝这个乐器它是很古老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这样一个乐器。它这个乐器一般是右手行声,左手做乐,真正是右手来发声的,左手是逸韵古声的。左手在发声之后,右手在发的原音上进行修补,韵味或者地方风格的表达,通过左手柔暗滑颤来表现。这个时候一般老师教的都是右手的单音,比方说323564165,但是老师教的323564165,但是如果有经验的老师,表现出风格和古筝特点相结合,必须加上左手,就要通过左手暗滑求音才能做到,软化它旋律,使它具有中国的旋律和特点。而一般初学的孩子,一般老师很少教左手这种柔暗滑颤等等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个变化包括数字的变化,音色的变化,强弱的变化。因此孩子只知道把很生硬的旋律音通过右手把它给弹奏出来,甚至抓出来,我们说抓,很形象的说了,挠。所以他弹的声音出来不可能很好听,因为他没有左手的修饰,缺少中国音乐的特点,没有古筝的各种变化,因此硬梆梆。但是相信通过老师的教学的逐渐深入,会在这些相关的问题上逐渐得到改善。
主持人 : 也急不得,初学干巴巴是很正常的,没有处理音色的技巧。
王中山 : 主要是左手相关问题处理不好,我指是初学的孩子如果是很大弹不好,那一定是他右手触弦的角度、速度、部位影响音色发挥,这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但是刚才我注意到他问的是初学的孩子,第一个回答是针对这个问题回答的。
网友:我现在想让孩子学习民族乐器,在选择乐器上能不能让王老师给予一下指导。如果推荐古筝之外,您是不是还能再给一些别的指导意见?
王中山 : 首选学古筝吧。(笑)但是如果他要再学习其它,我倒觉得中国有很多很优秀的乐器都可以学习,比如琵琶、二胡、古琴、箫都非常具有古代韵味,反正双手训练,对孩子整个智力开发各方面还是很有好处,我认为他选择哪个都可以。现在在民乐学习过程中学得比较多,首先是古筝、二胡、琵琶。根据他自己爱好,想学拉弦类的,摩擦声音那就选择二胡,要学弹拨类的,古筝、琵琶都可以,要学吹奏类的笛箫都很好。
主持人 : 现在很多家长让孩子学习乐器的时候,自身他不是专业的学习人员或者教师,他们自己比较盲目,大多数家长考虑让孩子学习钢琴,锻炼十个手指头。您能不能介绍一下我们民乐这方面所具备的特征?
王中山 : 我就说古筝。(笑)古筝也是十个手指,只是一般人不了解而已。古筝的演奏是民乐唯一一个正经把手指发挥,而且它是完全表现浮调这样一个乐器,而且理论上它是唯一一件同时发出十个音这样一件乐器。钢琴所具备的所有特点,除了它琴弦构造,12音乐排列古筝做不到,除此以外都可以做到,左右开弓。比如浮调的运用,肢体、吱声的运用,在我们现代演奏中比比皆是。古筝的演奏现在早就进入现在这个层面,在古筝的学习上我们在四五岁学习的时候首先进入双手弹奏的领域。他们过去印象认为古筝右手来弹音,左手作韵,现在不是这样。古筝文化的先进性,它可以具有钢琴的某些优点,还有古筝它本身的弦序排列具有中华文化的神韵。我把它比喻三好,好看、好听、好学。古筝的学习可能在中国民族器乐里面最简单的,因为它相对固定,把弦调好之后,你只要按老师的指导,看见绿弦基本调D调的话,看见绿弦就是5,你就这样认弦,一会就学会,十分钟就可以弹一个小曲出来。所以作为乐器选择我个人还是比较鼓吹,大家可以对古筝多一些了解,学习中国的优秀文化,代表应该说古筝古典乐器。
主持人 : 我们论坛当中很多家长,他们就是因为不了解,所以也不知道该不该给孩子选择,怎么样选择。你这样一说既锻炼了十个手指头,而且又好学,而且跟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接,我相信我们中国家长很明白了解到学古筝有各种各样的好处。
网友:古筝跟古琴有什么区别?它们发声,或者乐器弹奏、学习方面有什么样的区别?
王中山 : 古琴和古筝的区别,首先在外形上,很简单就是古琴它是7根弦,古筝的通用筝是21根弦,但也可以22根弦,23根弦,那随意,但是一般情况下各个院校主要运用的古筝和演出团体用的都是21根弦。我小的时候学过的筝13弦也有过,钢丝质。但是一般没有少于这个数的,在近代。进现代的古筝都是13弦以上,而古琴一直保留了7弦琴的这种特点,古琴因此也叫7弦琴,这是它的特点。还有一个古筝有雁柱,像大雁长的形状,而古琴没有。古筝演奏过程中,由于有雁柱,所以它的各种辅调和支撑演奏成为可能,而且发音相对来说比较洪亮,而且它琴体比较宽大,表现力更丰富一些。但是并不是因此说古琴表现力不丰富,古琴也非常优秀,我们在学习中国音乐过程中,任何人必须了解一点古琴文化,作为保留最完整一种传统音乐文化,古琴是最具代表性的。但是它们的这种区别又是显而易见,有共同点,看起来也是横放的,首先这点看起来很像,一般人不了解右手在这拨弄,左手在这来回推拉,但是区别非常大,我们左手按压,他们左右的推和滑,以滑奏,左手在琴板上左右的滑奏来进行音高的这种区别和变化的,而我们古筝不是这样,古筝基本上一弦一音,而古琴是一弦多音。古筝当然也可以做到一弦多音,但基本上是一弦一音,很有区别。
主持人 : 学习起来古琴难一些?
王中山 : 说实在话初学古琴很困难,不像古筝一弦一音,大家把左手背到后面就可以弹出一个旋律,不要左手都可以,而古琴比较困难,因为它必须左手配合着右手,因为它弦少,再加上它没有固定的纸板,靠各个回位来制定它的音高,因此古琴学习还是比较困难。
网友:我的女儿现在学习古筝,出现一个问题,颤音她用大臂的力量,她如何改正?
王中山 : 如果是大臂的颤音在演奏中是有的,我必须问清楚是哪种颤,她用哪种颤,如果是大臂有大颤为常不好,小颤和大颤用到这个风格表达中也很不错,但是如果她只会大颤那就糟糕。颤音非常多,由小臂来带动,由肘关节来作为力源,也有腕关节,不同。建议她各个部位分开练习,比如尝试用小臂,数数,颤音不要失控,颤音并不是颤抖的意思,颤音是一种非常唯美的一种装饰技巧,而并不是本能的条件反射一样,如果是那个样子,她的左手真得要经过系统训练,要找好的老师,最好能看到她的问题,来现场解决。
网友:我的孩子现在在学钢琴,但是有一次在别的班里听到隔壁班的小朋友在弹古筝,他自己也被深深吸引。而我也非常喜欢古筝的音色,我可以让孩子同时学到两种乐器吗?可以吗?
王中山 : 我听到这话很开心,因为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中国人爱自己的乐器。作为从事民族乐器有一段时间的音乐工作者,我很开心,终于有学西洋音乐的人会对民族音乐发生兴趣。而我听到的更多的是很多自己父母搞民族音乐的,等自己将来要了孩子了,孩子在学习音乐选择乐器的时候选择了西洋乐器,我自己觉得很悲哀。当我听到搞西洋乐的人喜欢民族乐器,我觉得是欣慰。我不觉得自豪是一种欣慰,为什么?说明我们民族音乐还真是有一定的吸引力,有魅力的,尤其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我真的非常希望大家多了解一点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像古筝就具有这样的优点,通过学习它可以掌握很多中国的历史文化知识,另外通过它可以了解我们中国各个民族音乐发展轨迹。通过它可以了解我们中国人的民族情感。再上升一个层面,通过它说不定多了一份对我们自己中国的爱,对我们中华民族的爱。所以我觉得这是好事。如果说他问可不可以兼着学?我觉得可以。我在学古筝的时候也学了一点钢琴,那是学校必修的,我们可以把它完成好,相信这位小朋友一定会比我做得更好。
网友:我是一名古筝的爱好者,我的孩子现在也考出了古筝五级。在来年考级的时候,让孩子考六级还是七级好?要考什么样的曲目?
王中山 : 这个问题太多了,有关这个问题,我在各地都听到不少考生家长问我这个问题,甚至我们有的老师承诺,三个月考到九级,很恐怖,有的人通过这种方式,来大肆操作,觉得自己的教学给别人更胜一筹,觉得自己在教学上或者各方面,古筝好像无所不能。
但是我可以忠告这位家长,并通过这位家长转告那些求学心切,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的望女成凤,望子成龙这些家长和老师们,希望他们还是学习古筝,遵循一般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则,不可以跳跃式的前进。
为什么?古筝的学习,这些曲目的制定,我们应该是相对比较清楚,因为很多考级的教材,我亲自参与制定,比如中国音乐学院的考级教材,比如中国民族管乐学会的考试教材,比如中国音乐家协会全国考级教材主讲都是我参与,或者亲自来组织这个工作。
我们在制定这个曲目的时候,绝对没有考虑到家长或者老师们原来准备从一级一下跳到八级,我们没有思想准备。我们设计正常就是五级考完考六级,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都是循序渐进的规律,不可能说因为他掌握一门独门的绝学,我自己在山洞里学几年,我一下一招出来横扫天下,这是不可能的,这样真的是误人子弟。
但是我真的很理解家长他们看到别的学生,或者他邻居家的孩子,或者他孩子的同班同学在学同一个乐器的过程中,他的孩子学八级,咱们学到五级,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等到再往下走他就知道。过去这种学习方法是这么荒唐。还是建议他很认真的在老师的指导下,不要逼着老师去拔高你自己孩子的进度,有些的进度不是老师造成的,有些是家长看到别的孩子学的很快,自己的孩子怎么学这么慢?因此逼着老师教学。有些是老师自己逞能造成的,其实这样对我们古筝的普及教学,包括整个音乐的普及教学是极为不利。
主持人 : 我们在嘉宾聊天室请过多位教乐器的老师,他们都谈到一个问题,在全国各式各样考级当中,家长公利心特别强,对孩子考级跳跃式前进,对孩子是不利的。
王中山 : 这个我可以理解,家长都想在最短时间内教出最棒的一个学生,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必须要高于别人,比别人要强。这个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乐器的学习真的是很艰难一个过程,家长也要做好这个思想准备,如果你过快提高学习进度,甚至给孩子带来烦学,而且手形上给老师带来障碍。由于他自己苦于应付某些技巧,太难了,能抬十斤重的东西,他非掉弄八十斤,把孩子给弄坏了,所以不要急于求成。
网友:王老师您好,我想请教一个问题,我在学习紫竹调的时候,顾得了左手顾不了右手,这应该怎么解决?
王中山 : 这个最简单一句话,认为他的学习还没按步就班,认真的去练习。我个人认为,他必须经过这么几个步骤:从识谱上,先通读,学会很认真的看谱,把左右手的音高和它的演奏先搞搞清楚,然后就把整个指法安排合理,整个指序要合乎音乐自然的逻辑。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学习过程中两个手的单手的练习,如果是你基本功很差,建议你就左右手分开练,再往一块缝合。如果你基本功很好,识谱上有问题,不要老眼睛盯着谱面,就像我们电脑敲字一样,不要老盯着自己的手,盯着你的屏幕或者旁边的稿纸,这样比较好,用盲弹方法。看你是属于哪种情况,如果是因为你养成不良的识谱的习惯,顾了左手顾不了右手,你是训练方法不用,我建议用盲弹方法,如果是基本功不好,可以练习。
网友:我是一名古筝的业余爱好者,现在已经学到第六级。有一个问题很困惑,到底左手该不该戴指甲,我的老师说要等到十级才能戴,我看过教材,VCD,初学的时候就应该戴。
王中山 : 左手戴指甲的问题基本上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我在这里做最后一次陈述。这个问题在八十年代末的时候,曾经展开过讨论,右手该不该戴指甲。后来这个问题我们逐渐平息掉了。我当时是1986年第一次率先左手戴了4个指甲,当时全国还没有人这样,确实产生争议,认为我们应弹了几百年、上百年的筝也没戴指甲,即使戴也是外面戴,而我当时就左右手统一戴在里面,当时对古筝来说应该说产生很震动,大家觉得左右手一样,首先解决的问题右手如果揉弦,如果你戴上指甲你揉不成弦,其实这个家长问题没有问出来,我知道他问该不该戴,主要原因为什么不让小孩戴,担心影响左手,很多人因为这个才产生争论,后来这个问题完全不称为问题,因为我们认为比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左手戴上指甲之后,照样可以轻松表现传统筝曲所有应该能表达的情绪,能表达出来。各种技巧我们戴指甲之后能把传统筝所应该展现的技巧给表现出来。
所以倡议大家左手戴指甲,主要原因在哪里?左手可以像右手一样,参与到和声、辅调这种演奏当中,而且可以有效给右手的音色统一起来,包括一个刮奏,它的力度和音色基本上能保持一致,而很有威力。你不戴指甲现在筝曲表达很困难,现在筝曲左手很强的走距,甚至有的时候像我写的作品里左手有咬指,左手有轮指,其他老师在自己的作品里面逐渐用这样的技巧,如果你不戴指甲完成这个指甲很困难。从学那天起戴指甲,养成一种习惯。古代弹古筝是不戴指甲,他用自己本来的指甲,自身的指甲参与演奏,所以出来很含蓄,也很美。但现在演奏技巧比较纷繁复杂,因此在多边这样技巧的格局下,戴上指甲才能完成很多高难度的技巧,同时不失去左手的韵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基础训练带上指甲。但是如果孩子只是学着玩,学一两首作品不学了,戴不戴无所谓,不影响古筝学习。
网友:本人爱好古筝,会一点儿。有个问题想请您指教一下,我的手生得特别小,在学习《高山流水》这个曲子时,第一个曲子就跨不过来,有什么办法?
王中山 : 他可以看看我的手很小,这就要看你会有效的利用你自己的掌宽,不要光比手指长,还有手掌,你可以靠手腕的移动,把手掌整个的有效演奏部位给发挥出来,利用手掌的宽度加上手指长度就可以构造一个音符。如果你弹琴只是一味比谁的手指长,我早就放弃古筝了。我认为对手小那些人或者手短那些人,告诉大家说其实这不会成为古筝的主要障碍,可能你在弹奏的时候,由于练习也不够,或者是方法不得当,暂时技巧你可能做不到,但绝对不会因为你手短。
网友:请问目前国家对于古筝的弹奏水平是如何规定?业余爱好者到哪里去取得相关的证书?
王中山 : 国家没有对此作为很严格的规定,唯一检验他的专业的这块,就是通过考艺术院校,和全国文化部主办或者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大赛中检验你的水平,参加音乐院校看你是否达到水准,或者相关的证明。而业余的主要通过喀级,比方说中国音乐家协会的考级,中央音乐学院的考级,中国音乐学院的考级都在验证你古筝业余的水准。
主持人 : 这样的考级没有年龄限制?
王中山 : 没有,因为是业余,主要是弘扬中国文化为己任。
网友:孩子多大学习古筝好?
王中山 : 如果学习五岁可以学了,其实也没有特别严格。比方有的人说的这个年龄,我知道很多著名的老师,很多都是大家,他们的学习都是进入大学之后才开始的。
主持人 : 都成年人了?
王中山 : 对,他们最早学钢琴,后来转学古筝,通过刻苦努力,成为全国有名的古筝大家。包括我们现在的古筝名家,照样不影响他在古筝上所取得的好的成绩。
网友:王老师能介绍一下您现在您教的一些比较小的孩子,他们学筝的情况吗?
王中山 : 我教的小孩子不太多,因为我是音乐学院的老师,特别小的孩子很少教过,我经历中教过最小的一个是5岁的小朋友,给我印象很深刻。为什么我记得这个事?他注意力不太集中,当时我还正在念大学,一上课他跟我捉迷藏,一上课先问老师你找找,看我在哪,我每次都是在过道或者垃圾桶里面把他纠出来,这个小孩子非常有趣。因此我整个经历认为5岁的孩子很顽皮,不好调教。但是我另外一个很深的印象,这个孩子学得非常快,因为他小,他对所有东西都充满了新奇的感受,比方说你对他的手指的要求和音乐上的要求,他能很快的学习你,而且有极强的模仿能力,那时候对音乐充满兴趣。因此我认为教5岁的孩子,我当时由于没有经验,我没教这个孩子,我交给别的老师了。现在我回过头来看应对这个年龄层的孩子有一点耐心。后来我自己的侄女3岁学古筝,5岁已经弹好几首作品,五六岁参加了全国的比赛,还拿了奖项。
网友:我打算今年让我的孩子考附中试一下,孩什么难度的曲子比较适合?
王中山 : 现在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考试没有严格曲目上的规定,只有规定你曲目数,没有规定你必须弹什么作品。但是据我的观察想考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这些学生,严格上必须具有9级以上水平,很专业训练,9级以上水平,作品最好有现代新创作的作品为好,比方说早年间流行的《幸福渠水到俺村》这种曲子,好像现在考学已经不太适宜了。现在比方说这一类作品,幻想曲,这类作品在考学过程中经常使用,建议家长在这方面下下功夫,另外传统筝曲不要偏废,最好选择一首传统优秀代表作品参加考试。
网友:我学古筝最初就是因为在音像店用古筝谈的通俗乐曲的CD,我想学古筝主要是想弹这样的乐曲取悦自己。这样是不是也要系统的学习?
王中山 : 经过系统学习谈这样的作品,更娴熟、简单,如果不经过系统学习,学着玩也行,因为那类作品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上手。比如《笑傲江湖》,它音调排列正好是古筝定弦,只要会简单的简谱就可以上手。如果你仅仅为了弹好这类作品,确实不用下太大的功夫,但是如果你找上名家指点一下,弹这类作品更好听。
网友:考古筝,学古筝的时候是不是也要学习像其它音乐6当中乐理知识
王中山 : 对,这属于专业课,必须要考的,视唱练耳,基础乐理必须在考试过程中要考试的。如果考大学还要有和声。
主持人 : 虽然和声看起来比较偏向于西洋乐器,但是考民乐也是同样的地位。
王中山 : 在音乐学院学习,基础乐理不分西洋和中国,古筝本身就有和声的概念,比方它四五度的和声,纯八度的,在古筝演奏中经常出现。
主持人 : 初学的孩子,他们用不用学习这些系统的乐理知识?
王中山 : 初学的孩子如果你家庭有一定背景,只要你父母爱唱歌,孩子不属于五音不全,不用怎么专门去学习。但是如果去学更好,你有精力和时间下这个工夫,你更专业。相信通过乐理,视唱练耳的学习,对你学习乐器会有更大帮助。
网友:王老师,今天我好像这么第一次深接触古筝方面的知识,我想问一下,买一个古筝要花多少钱?
王中山 : 古筝的价位非常多的,据我所知,初级的筝几百块钱都可以买到,我听说的,但是我不用这筝,七八百就可以买到非常普及的那种筝。常用的一般两三千的古筝就可以了,但是我们音乐学院专业学生用的琴一般都在六千多块钱。
网友:买筝要不要考虑南方、北方这样一些木质方面的因素?
王中山 : 现在各个乐器厂家都在对自己的乐器进行改进。过去以往南方的筝到北方,由于北方气侯的原因,像北京空气很干燥,很容易裂。现在南方这十几年来针对气侯特点,乐器做一些改进,这个问题已经很少出现,已经没有那么严格南方和北方之分。但相对来说只是你对你乐器保养稍微注意一些,比如冬天来的时候,远离空调,远离暖气,放一点清水在你筝下来,让它稍微湿润一点。筝要避免在太阳下暴晒,有意识让它在温度相对湿润的环境下,放到这样房间里面,不要太干燥。
兰考古筝厂排名
分类: 文化/艺术 >> 器乐/声乐
问题描述:
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形成了3000多年前的,传说为"伏羲"、"神农"氏所造;古筝则晚得多,形成于秦代,相传秦时有婉无义者,将瑟(乐器)传与两个女子,二女要争,引破为二,所以称"秦筝"。这是两者形成年代上的区别。
其二,古琴琴身以独木所成,琴面系有七根弦,故古称"七弦琴"。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弦轴上,属弹拨乐类的"乐器";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最早的筝为5根弦,战国末期发展成12弦,隋代13弦,清代16弦,上世纪60年代为21弦,近年增加到24-26弦。琴弦均匀排列于筝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马支起,属弹拨乐类的"有马乐器"。
其三,古琴虽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宽达四个多八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个"琴征",可以弹奏出许许多多的泛音和按音。音色含蓄而深沉,古朴而典雅,表现力富有内涵,异常丰富,故古时被文人雅士列为"琴、棋、书、画"之首;而古筝基本上是一弦1-2个音,同一弦中移动弦马(柱),可以调作音高,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淳厚优美,悠扬悦耳。
其四,古琴琴谱自成一格,古时称为"文字谱",到了唐朝后称“减字谱";而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
其五,古琴的代表曲目最古远的是《碣石调.幽兰》一曲,描写孔子不得志以空谷幽兰自喻,据今已有1400多年。还有《广陵散》、《潇洒云水》、《梅花三弄》等,现存琴谱约有数千首之多。我国史籍记载有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说,以及"三国"中孔明巧施空城计,操琴退司马十万大军的故事,说的都是古琴而非古筝。17年,美国发射的"旅行家"宇宙飞船超过太阳系向系太空进发,该飞船所播放的《流水》一曲,就是用我国古琴弹奏出来的名曲;古筝的古曲代表曲目有《渔舟唱晚》、《寒鸦戏水》、《出水莲》、《锦上花》等。 S
古筝的声音大,很动听,弹奏的时候加持力很强。想要用它来醉人是再好不过了。所以自古以来多是些女孩子练一练好卖艺。古琴声音小,比较内向。只有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下会特别感动人,而往往感动的也只是弹琴人自己。一些大师也曾弹出过加持力很强的曲子,让人觉得如听万壑松,陶醉得不得了。但从古琴的结构和发展历史来看,古琴真正的意义不在于技巧和感人,而在于心境和自然。天人合一是一个弹琴者最终的归宿。所以古筝比较倾向于是弹给别人听的,古琴则更倾向于弹给自己听。#古筝一弹,就会有许多人被吸引过来听,而古琴的知音却总是可遇不可求的。"
这篇所谓《区别》偏向性太大,需要一篇客观一些的文章。要对得起悬赏分数哦~~
解析:
古筝和古琴完全不同。
相同点:都是弹拨乐器。
不同点:古琴七根弦,古筝二十一根弦。
古琴构造:琴,是一种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文化内涵的乐器。仅从琴形而言,就可说是通身是韵。
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长160厘米,宽38厘米,厚14厘米,最早有5根弦,后来逐渐发展为12、13、16、21弦,现在还有24弦和26弦筝,常用的为21弦,琴弦均匀排列于筝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马支起,属弹拨乐器类的"有码乐器"。
介绍一下古筝和古琴
古筝 F,ey[FV
民乐结晶--古筝 :11U0u-hm
D" PhWN
?古筝又名"秦筝"。自秦、汉以来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各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流派。山东筝、河南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福建筝、内蒙筝(即雅托葛)、朝鲜族的延边筝(即伽揶琴)和被称为真秦之声的陕西筝九个流派。 ^:<VY -[e2
3eBP
?目前古筝的全国统一规格:1.63米,21弦。古筝的面板大多数用河南兰考的桐木制造,框架为白松,筝首、尾、四周侧板有红木、老红木(缅酸枝)、金丝楠木、紫檀等名贵木材,古筝的音质取决于面板和琴弦,周边用料对古筝的音色略有改善,以老红木、紫檀、金丝楠木为佳。早期到近代也有过12、13、18、23、25弦等,不同地区的筝又有多种定弦法,筝的新种类还有“蝶式筝”、“转调筝”等。 yV]J{=~n
?Uvb/@JX}
?古筝常用演奏手法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拨弦,弹出旋律、掌握节奏,用左手在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的变化,以润色旋律。筝的指法颇多,右手有托、劈、挑、抹、剔、勾、摇、撮等,左手有按、滑、揉、颤等。 古筝的传统演奏手法到了近代有了新的突破,1953年赵玉斋先生创作了《庆丰年》,解放了左手,曲调上运用复调的手法,用了左右手交替和多声部演奏手法,大大丰富了演奏技巧,使古筝的演奏技术得到一个突破性的发展; `fvQ^;tu
48{ }GYy=T
?1965年,王昌元成功创作出古筝曲《战台风》,《战台风》的出现,使古筝的演奏的技术、技巧,又进人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结束了古筝只能轻弹慢揉的时代,此曲中的扫摇四点、密摇、扣摇、刮奏及使用无效区的噪音来制造台风效果等技法,都是创新技法,提高且丰富了筝的表现能力; Mumq-h1i
.K&I(A.
?70年代,赵曼琴在演奏实践中,创造使用了双弦过渡滑音、 *** 长音、快拨及1/5泛音等新技巧。并突破传统的八度对称模式,创立了由轮指、、弹摇等几十种新指序构成的"快速指序技法体系",使筝不须改变定弦即可单手演奏五声、七声及变化音阶的快速旋律,为筝由色器进入常奏乐器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代表作品有《打虎上山》、《井冈山上太阳红等》; /d7(4%
3+fdy
?90 年代以来,古筝创作迎来了百花争艳的春天。《黔中赋》的演奏以运用扎桩摇和悬桩摇的交替手法而成为亮点;在这时期中,作曲家们参与筝曲创作,增强了创新力度,他们突破传统五声性调式的局限,吸收了日本琉球调式、都节调式的色彩,借鉴了梅西安人工调式的经验,自行设计了许多新的调式,甚至创造了全新的“下方小三度加上方小二度”的调式色彩,每个八度分为三个环节,每个环节是一个大三度音程,在每个环节上都可以演奏同主音大小调的调式。新的调式色彩和多调性连环叠置的定弦方法,促进了演奏技法的变革。如《幻想曲》(王建民曲)、《箜篌引》(庄曜曲)、《溟山》(王中山曲) 等。在这些筝曲的定弦中,就为转调准备了条件。不同音区还用不同音列,使不同音区演奏不同的调式色彩成为可能,既有对传统调式色彩的偏离,又有对传统调式色彩的回归。音程的变化又为新的音乐语言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Ot~\fdnt4
n~>^::[6
?同时期内,更多的还是用五声音阶定弦法创作的筝曲,如《秦桑曲》、《临安遗恨》、《铁马吟》等等。同时古筝的重奏曲作品亦陆续推出,说明人们注意到发挥古筝在群体中的表现力。古筝琵琶二重奏《大浪淘沙》、《水乡高歌》、《春江花月夜》、:古筝与高胡二重奏《渔舟唱晚》:古筝高胡三重奏《丰收之歌》:古筝二重奏《满江红》; 古筝与蝶式筝二重奏《春之海》; 古筝四重奏《蘑菇的小姑娘》、《步步高》、筝合奏《丰收锣鼓》、《瑶族舞曲》、《伊犁河畔》、《百花引》、《拔根芦柴花》等等,基本上都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 n8C[cG
"=)#^4q/"
?筝常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和歌舞、戏曲、曲艺的伴奏,因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被称为“众乐之王”,亦称为“东方钢琴”。 }"/ CY!
\@dR
附:古筝起源: ; Y *!o(
[n@C Vh "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李斯列转.谏逐客书》中所引资料,颇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李斯《谏逐客书中》述及秦国乐舞的一段说:“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叩缶、击瓮而就症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y$a=.]_~
Jm'2YY 4
?筝乃“真秦之声也”,故而历来就有“秦筝”之名,但是若从行文来看,又有值得我们推敲的地方,那就是“击瓮、叩缶”与“郑卫桑间”对举,而“弹筝、搏髀”又与“韶于、武象”对举,因此接下去就有“今弃叩缶,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的犯戒。这儿的对举显然不是为了文,而所对举的乃是“乐”于“舞”的形式和内容,所谓“郑卫之音”,就是“桑间濮上”,乃是郑过和卫国的民间音乐,就由此可见“叩缶、击瓮”乃是秦国当时的民间音乐,就是“韶虞”就是“韶箫”,也就是孔子听了后赞之为“三月不知肉味”的《韶》。 rU+,,* z
e</2[#7
?据说此乐为大虞所作。以上所指的乃是音乐;这音乐显然不是民间音乐,而是宫廷音乐。由此可见,至迟于赢政当政之时,秦国已用“韶箫”替代了筝,筝当时属于宫廷所用的乐器了,它理当比缶、瓮高雅一些。至于“搏髀”,于之想对举的乃是“武象”。这《武》,也就是《大武》,乃是乐舞,是周人歌颂武王伐?的。由此可见,“搏髀”当是秦国的宫廷乐舞。李斯所举之例,证明秦国宫廷所用的歌、舞、乐都是别国的,为反驳政治上不用客卿张本。其那文已经提及,李斯进呈《谏逐客书》乃是公元前237年,因此,筝在秦国的流行当是在此之前。筝的产生就相对完善也就理当比李斯书《谏逐客书》要早一些。 N[tF@d,#
&n\RM(>T5H
?关于筝的命名,有两种说法,一说乃是有瑟分劈而来,另一说乃是因发音铮铮而得名。《集韵》就持“分瑟为筝”之说:“秦俗薄恶,父子有争瑟者,人各其半,当时名为筝”。当然除了父子争瑟的说法而外,还有兄弟争瑟,以及姊妹争瑟的说法。这些大同小异的传说也正好说明这些说法的不可靠。此外就常识而言,瑟分为二就就成了破瑟,岂能算筝?若将瑟破为二而修补成筝,恐怕远比制作筝、瑟要难吧?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其发音的性质而得名,刘熙《释名》中“筝,施弦高,筝筝然”,就持此说。说筝因“施弦高”而发音“筝筝然”,这音色显然乃是对瑟的音色舒缓而言的,这就把筝与瑟联系起来了。确实,我们的民族乐器可以因乐器的来源而命名(例如胡琴),也可以因研制方法而命名(例如琵琶),更可以因为音色而得名(例如巴乌),这儿的筝因音色发音“筝(铮)筝然”,而得名也未尝不可。从后文来看,起初的筝与瑟并不密切,这就失去了筝瑟音色对比的意义,从而使此说显得难以使人全信。 U&m!fCuB
ir *u-G
?以上所说筝的命名,也涉及到筝的起源。既然“分瑟为筝”之说不可信,那么出事的筝呀就不是破瑟而成的了。那么筝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rnv1qNU
pvP(F+
?汉.应邵《风俗通》载文:筝,“谨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 FCo*x'`NJ
TOG`( 1Z0
?从应邵的《风俗通》所载可知,汉以前的筝其制度应为“五弦,筑身”,但是当时“并(山)凉(甘肃)二州筝形如瑟”,应邵不知何人所作的改革,还记下了“蒙恬所造”的传闻,这又是说明,汉代在西北地区已经流传瑟形的筝了。 J{LW? xR
d!Hul!jd
?唐代的杜佑在《通典.乐四》中说:“筝,秦声也。傅玄《筝赋序》曰:“以为蒙恬所造”。今观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弦柱拟十二月,设之则四象在,鼓之则五音发,斯乃仁智之器,岂蒙恬亡国之臣关思哉。并有附注说:“今清乐筝并十有二弦,他乐肯十有三弦。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弹筝用骨爪,长寸余,以代指。” U}M#1r*x
C|2_]3y7,
?以上两条资料颇值得我们注意,应邵乃东汉末年(二世纪末,三世纪初)人,他所记的“五弦、筑身”,乃是按照《礼乐记》的记载,并非亲眼目睹,而他所见的“并、凉二州,筝形如瑟”,却未提及其他地区筝形是否有异。唐代末年的杜佑,乃是九世纪人,他在《通典》中比较详细地说明了当时筝完全如瑟的形制,这形制也符合正统礼器的标准。当然,杜佑同时也提出了对“蒙恬造筝”这一传说的疑问。 [~L$>#d
(U8d Blw^
?筝究竟是否为蒙恬所造?近年有人认为蒙恬乃文武全才,他造筝也完全具有可能性。但是根据年代来看,蒙恬造筝并不具备这种可能性。蒙恬祖父蒙骜,死与公元前240年(秦王政七年),此时蒙恬不过是20多岁的青年,即使青年的蒙恬有制筝的才华,制成后却要它在短短数年内就流行秦国,并成为当时秦的宫廷乐器,看来不具有这种可能。更有人说,筝乃蒙恬筑长城时所造。这一说法就更不具备可能性。因为蒙恬修长城,乃是秦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国以后之事,这比李斯呈《谏逐客书》至少要晚十六年! 亦有说蒙恬所造为“笔”,古繁体“笔”与“筝”近似,因为记载失误,于是以讹传讹有此说。 7.T^(f(Od#
^'rhQr.Q}$
?应邵《风俗通》说,筝乃“五弦、筑身”。但“筑”是什么样式,历代文献都语焉不详。1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具汉筑明器。这具筑之所以说他是明器,是因为该器虽然髹以黑漆,却是用独木雕成。实心,不利于共鸣,若用来演奏,无法获得足够的音量。此外,该器通长约34厘米,用来演奏显然太短小,而《同典》载,唐代的筑长四尺三寸,汉筑演变至唐代虽然有异,但相差也不至于如此悬殊。这些理由都足以证明它是明器,该器犹如有柄的小瑟,筑面首位各钉以横排竹钉,一排五个,这就与《风俗通》的记载相符。这具明器筑的样式与瑟相同,似乎又说明瑟、筑、筝的样式是极其相似的。 Rw 7"GT b
% Kb>+
?如真的瑟、筑、筝的样式雷同,那么我们只能认定筝与瑟的差别除了音色有别而外,外在的差别主要在于弦数,即:瑟有二十五与五十弦之分,而唐代的筝仅为十二弦与十三弦,当时的筑也发展成为十二陷与十三弦,那么筑与筝之间的区别又在何处呢?《通雅》在筝明“踏步筝用骨爪,是、长寸余,以代指”;而在注筑时引《释名》的说法:“筑,以竹鼓之也”。如此看来,其实、差别主要在于筝是弹拨乐器而已。当然,《通雅》还在筑明:“似筝,细项”,这“细项”便成了筑与筝形态上的主要差别。原来初试的筑,是要以左手握住颈部而用右手击奏的,故而“细项”,唐代已长四尺余,显然无法握持,这细项看来乃是保存了旧有体制而已。《通雅》在筝这一条目下还注上了“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弹筝用骨爪。长寸余,以代指”的说明。这一注释在于说明CHOU(手部 诌去言)与轧筝本是同一器物,其名称的差异仅仅是一为弹奏、一为拉奏而已。 _{["6R S
}lL[}[
?当然也有人认为中国的筝乃传自外国。日本的田边尚雄在他的《东洋音乐史》中就提出了筝是战国末期从西方传入秦国的观点。日本的另一学者林谦三则认为田边尚雄的论据不足。 hJst- 1Z
)QlH'xr%
?从以上讨论可知,无论是筝似筑还是筑似筝,筝的初试形态至今并未弄清楚。因此,筝的起源至尽依然还是个谜,还需要我们继续探求。关于筝的起源的探求,显然是无法从文献中寻求根据的,看来必须求助于考古的新发现。 BbZ({
================================ ?C@xdzf
古琴 # .&}=izLU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关雎》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亦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等记载。 *wVNcaWD
tS[Tv!e
古琴结构 wrPE+x1n
!`ND@N:8x
古琴整体是一扁长形音箱,长约13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5厘米。面板又称琴面,是一块长形木板,表面呈拱形,琴首一端开有穿弦孔,琴尾为椭圆形,在项、腰处两旁有月牙形或呈方折凹人。底板又称琴底,形状与面板相同但不作拱形,是在整块木料下半部挖出琴的腹腔。底板开两个出音孔,称龙池、凤沼,腰中近边处设两个足孔,上安两足,称颂足。面、底板胶合成琴身,在琴首里面粘有舌形木板,构成与琴腹相隔的空间,叫作舌穴。面板背部设音梁,又称项实。琴腹中有两个音柱,称天柱和地柱。弦轴又称琴珍,多为圆形或瓜棱形,中空(穿弦用),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琴轸上。琴弦用丝制缠弦。岳山镶嵌于面板首部,也开有穿弦孔。底板上有四个琴脚,琴首部两个叫凫掌,琴尾部两个叫焦尾下贴,起垫平琴身的作用。面板上嵌有十三个螺钿或玉石制作的徽,用以标记音位。 pgAP[}n0
EZI}]q9=(
古琴造型 $pSo8yT n
g?CDE]W/.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神农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琴漆有断纹,它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种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等。有断纹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观,所以更为名贵。古代名琴有绿绮、焦尾、春雷、冰清、大圣遗音、九霄环佩等。 s`% IM,7L
-BGgu9:
古琴演化 <d\a5LUf%
AalxHsw
唐琴尤其是盛唐之琴,造型肥而 *** 。现存的唐琴大部分常在龙池、凤沼的面板上贴有两块小桐木,作为纳音,直至明代初期,仍有制琴家用这种方法。唐琴的断纹以蛇腹断为多,也有冰纹断、流水断等。其表面漆灰则有墨、栗壳色两种,有朱红漆者皆为后人修补时所加。灰胎皆为纯鹿角灰,用麻布自下而上包裹琴背两侧直至面板边际,以防止上下板开胶。这些琴的边长皆在120至125厘米之间。 ?sVAbYCkS
~JtFb0`o ]
宋代的古琴发生变化,全长128厘米,肩宽25厘米,琴身扁而长大,尺寸大于传世唐琴,为北宋琴主要风格之一。南宋,除仿古之作外,体形则逐渐扁平狭小,尤其是仲尼式古琴,呈耸而狭之状,为南宋制琴的主要风格。宋人制琴以桐面梓底或松杉面底为主要制琴材料。断纹有蛇腹断、冰纹断、流水断等,牛毛断则鲜见。灰胎仍以鹿角灰为主,也有用麻布打底者,但不多见。北宋晚期还出现了八宝灰(即将金银珠翠珊瑚等碾碎混入鹿角灰共用)的用法。宋代是唐以后制琴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官方甚至设局制琴,即所谓“官琴”。 +s/, &P
I0[3 fn
元代制琴是宋、明之间的过渡期制品,由于历时比较短,现存的实物也比较少。明代造琴之多盛况空前,不论皇帝亲王还是官宦之家,好琴者甚多。其宗室制琴就有宁王、衡王、益王、潞王四大名家。四王之中惟潞王造琴最多,制作始于崇祯年间,据传达四五百张之多,且式样尺寸一致,均按年份次序编号刻款于腹内;琴背刻有琴名“中和”,敬一主人题“仰长江水”诗文以及“潞国世传”大印一方,皆用八宝漆灰。 ']7j \Q
T2(0#:sil
弹奏方法 /!c-c#1&V
!A>95p,6/z
演奏时,将琴置于桌上,右手拨弹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古琴的音域为四个八度零两个音。有散音七个、泛音九十一个、技音一百四十七个。演奏技法繁多,右手有托、擘、抹、挑、勾、剔、打、摘、轮、拨刺、撮、滚拂等;左手有吟、猱,绰、注、撞、进复、退复、起等…… }g1E`o9T
904Rz} f
琴派 :W@( D?
"V5eEJCuv
南宋末年以来,随着古琴演奏艺术的发展,由于演奏风格、师承渊源、所据传谱的不同,形成众多的琴派,各有卓越的琴家和琴曲。著名琴派有浙派、虞山派、广陵派。近代有浦城派、泛川派、九嶷派、诸城派、岭南派等。 -]OLfMyp '
07)e8s "
古代制琴名家及款识特点 I/}1BA
~GwzyCE
唐代的制琴高手有很多,除雷氏家族(雷威、雷霄、雷文、雷珏、雷远一)外,文献记载的名家尚有:张越、郭高、沈镣等。可惜除雷氏琴外,余者皆无作品传世。宋代的制琴名家很多,如北宋朱仁济、马希亮、马希仁、僧仁智,南宋金洲、金公路、陈亨道等,末期尚有严樽、马大夫、梅四言等人。宋人制琴刻年款者较少,亦有很多落唐款的仿作。元代制琴名家有严古清、施溪云、施谷云、朱致远等,其中朱致远最为著名。朱琴的仿制品很多,其款识有刻为“朱智远”或“朱制远”的,望收藏者加以注意。明代制琴高手也很多,如涂明河、汪舜卿,最著名的要数张氏敬修、委修、顺修等人。张岱《陶庵梦忆》称张敬修制琴为吴中绝技之一,“可上下百年保无敌手”。 bOB?^7d_0
XQ`/H#HC
断纹 a@ <>^vY
UqH }RM_
指琴表面上因长年风化和弹奏时的震动所形成的各种断痕。断纹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纹断、流水断、龙鳞断等。一般来说,琴不过百年不出断纹,而随年代久远程度不同,断纹也不尽相同,是鉴藏古琴的主要依据之一。 &si5 .&Cf
+x$6"9dU
古琴鉴藏要领 c?\dtJsh
+\EbQw1"
古琴断纹不经百年而不出,这是鉴定古琴非常重要的一点。伪制断纹古已有之,方法很多,如用猛火烘烤,再以冰雪激之使其进裂;或以蛋白渗入灰中刷漆,做成后用甑蒸,然后风干;或用石膏做灰底烤制等。其实,断纹真伪经仔细观察区别还是很大的,真断纹纹形流畅,纹尾自然消失,纹峰如剑刃状;而断纹经过冷热催化或刀刻等过程,难免有失自然,出现破绽。古琴的铭刻,也是鉴定古琴真伪的重要依据。琴背均为刻款,而琴腹则有刻款和写款两种,刀刻者容易保存,墨写的若年代长久,则较难辨识。古琴腹内之刻款,如琴体两侧上下板粘合处无剖过重修的痕迹,大多是原款,若发现重修痕迹则需仔细研究。最难辨认的是将老琴剖开重修刻上伪款而粘合处又做得天衣无缝者和用古木制琴时就刻上伪款者。不管腹款、背款,资深的鉴定家还可以从历代帝王年号的惯称、用字避讳及一个朝代或某书法家的书风加以辨认。以弹奏为主要目的收藏者,一定会以琴的音色为主要标准之一,我们听一张古琴的声音,音色沉厚而不失亮透,上中下三准音色均匀,泛音明亮如珠而反应灵敏,就知是一张上好的古琴了。有的古琴因有断纹,而按音弹奏时会出现“刹音”,影响听觉,此时要慎重权衡得失,切勿轻易弃之。收藏古琴一般选择干燥墙壁垂挂,不宜长时间平放;若长时间平放,则容易造成“塌腰”。古琴作为乐器应经常弹奏为好,否则会使音色暗、涩,且会生虫存蛀损坏古琴。 bYZ;$ <-*
[6r|HRgu{
古琴名曲 'cjYR6,
Z+8W
《梅花三弄》《平沙落雁》《广陵散》《潇湘水云》《渔樵问答》《捣衣》《[阳关三叠》《流水》《酒狂》等。
古筝基本常识
兰考古筝厂排名如下:
1、兰考祥音民族乐器有限公司。兰考祥音民族乐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乐器制造,乐器零售,乐器批发等业务的公司,成立于2016年01月11日,公司坐落在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051县道与364村道交叉口东380米。
2、兰考韶韵民族乐器厂。兰考韶韵民族乐器厂是一家从事民族乐器销售,乐器配件加工销售等业务的公司,成立于2013年04月16日,公司坐落在河南省兰考县固阳镇关庄村。
3、兰考县长城民族乐器厂。兰考县长城民族乐器厂是一家从事乐器生产销售,灯光音响设备销售,服装道具销售等业务的公司,成立于2014年04月21日,公司坐落在河南省兰考县固阳镇宋营村。
4、中豫民族乐器厂,中豫乐器厂是古筝、木料、古琴等产品专业生产加工的公司,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中豫乐器厂的诚信、实力和产品质量获得业界的认可。公司坐落于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固阳镇徐场村。
5、兰考泓源民族乐器厂。兰考县泓源民族乐器厂坐落于河南省开封兰考县堌阳镇范场村,于2013年12月30日在开封市兰考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在工厂发展壮大的9年里,始终为客户提供好的产品和技术支持、健全的售后服务。
6、兰考县忠音民族乐器厂,兰考忠音民族乐器厂创办于2005年,有从事乐器制作多年的师傅组成。是一家外向型企业,坐落于泡桐生产基地兰考县,民族乐器的音板多为泡桐制作,经北京木材研究所对全国十几个地区桐木研究鉴定,确认兰考泡桐为全国制作乐器的最佳材料。
7、兰考桐韵民族乐器有限公司。兰考桐韵民族乐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乐器制造,乐器批发,乐器零售等业务的公司,成立于2012年02月21日,公司坐落在河南省兰考县堌阳镇乐器工业园区。
8、兰考豫音民族乐器有限公司。兰考豫音民族乐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民族乐器销售,配件销售,木材加工销售等业务的公司,成立于2016年07月07日,公司坐落在河南省兰考县堌阳镇范场村。
9、兰考君谊民族乐器有限公司。兰考县君谊民族乐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乐器制造,乐器零售,乐器零配件销售等业务的公司,成立于2013年06月27日,公司坐落在河南省兰考县堌阳镇民族乐器工业园区。
古琴弹出来好听还是古筝好听?
1.古筝入门基本知识
古筝入门基本知识有: 古筝的选择。
购买古筝时应尽量选择有品牌的、有知名度的、有售后服务的一些厂家,这样对于我们古筝的品质和服务是有保障的。古筝的构造。
古筝的基本构造:筝首、前岳山、琴码、面板、琴弦、后岳山、穿弦孔、筝尾。 古筝的摆放。
古筝的琴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连体式琴架、一种是分体式琴架,琴架摆放时要注意高低之分,高的一方放置在前岳山位置,低的一方放置在后岳山位置。 义甲的选择与佩戴。
选择使用玳瑁材质的义甲。指甲如果两面都是平面,则无所谓反正;如有一面是弧形,则需将凹面贴着指肚。
胶布应缠在手指第一关节的中部,紧贴指肚,避免胶布粘在第一关节活动处,影响手指灵活,胶布缠绕手指2-3圈。 古筝的坐姿。
选择一张高矮合适的凳子,要求弹奏者坐在凳子上弹奏者的腰部与筝面平行,身体坐正,后背挺直;弹奏者坐凳子的前1/2,不要坐满整个凳子。身体正前方对着古筝的第一个琴码(脚码);身体离古筝大约1到2拳头的距离,两脚可以前后错开平放。
分辨琴弦。在常用的古筝共有21跟琴弦,初学时一般以D调定线,弦序是按照中国传统的无声调式音阶“官、商、角、徽、羽”循环排列的,对应简谱上的“1 2 3 5 6” 。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
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2.古筝基本知识
古筝分低挡中挡高挡三种,又分南筝北筝:1, 低档是由普通木板做出框架,做工较粗躁,以花梨酸枝木贴皮,这种古筝声音较闷,弹不 出古筝的韵味儿。
2,中档琴是由花梨木 酸枝木 胡桃木 做古筝的琴头琴尾,以及侧板,面板用泡桐木,这种琴做工规范,弹出了古筝的韵味,但和中高档琴比音色要逊色很多。中高档古筝是用黑檀木老红木做古筝的琴头琴尾,以及侧板,面板用泡桐木,这种材料做出的古筝音色清脆,韵味渐浓。
3,高档古筝做工严谨,选料精细,用紫檀木 血檀(雪檀)木 做古筝的琴头琴尾,以及侧板,面板用优质泡桐木。近年雪檀已尽绝迹,紫檀也越来越少,这种材料做出的古筝音色纯正,颗粒性强,琴声韵味十足,余音较长,即余音绕梁乃三日不绝。
综合各品牌的古筝,从材质到做工,上海的{敦煌牌赤壁牌,都是古筝里的精品。
3.古筝乐理知识
乐理是音乐理论的统称,其中有很多种内容类别:基础乐理,四部和声,调式分析,复调基础等等。
而初学者最开始接触的是基础乐理:涵盖基;音列、音阶、音程、调式调性、 *** 、节奏,旋律、转调移调等内容。 乐理的学习有与其匹配的乐理试题,在学习过程中应多结合试题,多做多练习。
相信你会有很好的收获,你如果想学习古筝,可以关注公众号“ 古筝小课堂”我在上面学到了很多古筝的乐理知识,对你也会有帮助的。 当你学习完基础乐理之后你就算摸到音乐的门了,因为大学之前所有的乐理知识都在这本《音乐理论基础》里面了。
当你进入大学开始更专业的音乐学习之后你才会发现,你已经学习过的和即将要学的都是基础知识,比如四部基础和声,调式分析,基础复调音乐,基础管弦乐配器,等等等等。
4.关于古筝的介绍有哪些
古筝是中国一种具有优美音色和丰富 表现力的民族拨弦乐器。
它有着悠久的历 史,早在战国时期,古筝就在秦国流行,所以它又被称为“秦筝”。古筝的流传甚 广,从岭南至内蒙,几乎遍及整个中国。
最初的古筝是从战国时期一种竹制的五弦 乐器演变而来,秦汉时期,五弦发展为12 弦,隋唐时期为13弦,元明时期为14弦, 清代时期为16弦。 后经改良,由17、19 弦不等而发展到21- 25弦,筝弦也由原 来的丝弦改为钢丝弦等。
这样,古筝的音域和表现力得到很大提高,深受人们欢迎。 它既可用作独奏、重奏、合奏,也可用作 戏曲、曲艺和舞蹈等的伴奏。
古筝的音色清越、高洁、典雅,委婉动听,具有一种 幽远的神韵。 轻拂宛如行云流水,重扫势若山崩海啸。
它既能细致微妙地刻画人们 的内心感情,也能描绘激动人心的壮观场面;无论是如泣如诉,还是慷慨激昂,或 是激越高歌与浅声吟唱它都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左手的揉、按、点等手法尤能体 现古筝的音韵特色。
古筝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与当地戏 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相融汇,形成了各种 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流派。 传统的筝乐被分成南北两派,其中以陕西、山东、河南 和客家筝曲最为著名。
《渔舟唱晚》和《汉宫秋月》是古筝中的名曲。
5.古筝的基本知识
古筝的基本知识:古筝是中国最古老弹弦乐器之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盛行於陕西和甘肃一带。公元前237年李斯上书秦始皇时,曾如此描述当时民间筝歌场面:“夫击瓮叩 ,弹筝搏 而歌乎鸣鸣,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之后,筝常因此被称为“秦筝”。筝的种类:筝有传统筝和改革筝之分。
按用弦数量而区分的传统筝有:十二弦筝、十三弦筝、十四弦筝、十五弦筝、十六弦筝。河南传统十六弦筝,面板弧度大,筝体长。
广东传统十六弦筝体短小。历史上各传统筝主要用丝弦,清朝中叶开始用铜弦。
改革筝的种类有:上海二十一弦筝、广州十八弦筝和二十一弦筝、苏州二十一弦筝、北京二十一弦筝。筝的构造:筝是一种多弦多柱的弹拨乐器。
它的外形近似于长箱形,中间稍微突起,底板呈平面或近似于平面。筝的头部有缓缓而落的筝脚。
在木制箱体的面板上张设筝弦。在每条弦下面安置码子,码子可以左右移动,用来调整音高和音质。
筝的品种不一,构造也不尽相同,下面介绍的是一种二十一弦筝的构造。筝主要由面板,底板、边板、筝头、筝尾、岳山、码子、琴钉、出音孔和筝弦等部位组成。
筝的优劣取决于各部分材料质地及制作工艺的高低。筝的共鸣体由面板、底板和两个筝边组成。
在共鸣体内有音桥,呈拱形,它除了共鸣效果的需要外,还起着支撑的作用。共鸣体的质量和结构对筝的音响影响很大。
古筝的质量鉴别与选购:一、从手感和音色方面选择:1)手感 一张已调好音的古筝,弹起来有一定的弹性,不会松松垮垮的,也不会过于绷紧。左手做上下滑音时,琴码不会走位挪动。
2)音准 古筝是一根根弦调音的,好象不会有音不准的问题。音准问题出现在左手按滑音时,左手不能或很难按滑出小三度音。
弹3mi弦,左手按滑到5so,如果听力不好,可以借助电子调音器测一下这个5音是否到位。6弦按滑到1也同样检查一下。
3)音韵 古筝的最大特点是以韵补声,也就是左手在琴码左方的按、滑、吟、揉等功夫。这些都是在右手弹弦后,左手利用余音做出来的,要是余音不足,如何以韵补声? 右手弹1do弦,左手按滑到2,停在2,听一听这个2是否清晰、持续的时间是否够长。
右手弹弦,左手做回滑音。回滑音持续的时间较长,整个回滑过程能清楚听到音的变化,而且左手完成动作离弦后,仍能听到余音。
4)杂音 无论是右手弹或左手修饰时,都不应出现任何杂音。 5)发音 古筝的发音跟人说话发音一样,千差万别。
有些人说话非常清楚,听起来特别舒服,像个播音员。但很多人说话都有毛病,像发音不准、声音太小、声线沙哑等。
好的古筝就如同一个播音员,发音清晰、清脆明亮、音量充足、穿透力强。 古筝发音常见的毛病:声音松散、音量过小、捂着发声(像人用手捂着嘴巴说话)等。
二、用料和做工方面谈如何选购古筝。 1)用料 古筝用料大部分是木料,另有少量金属配件。
木料 古筝最重要的部位是面板。面板为桐木,桐木并不是贵价木材,但需先放置一年以上才能使用。
检查面板有否虫蛀、疤节、腐烂等;拼板处应紧密,看不出间隙;油漆不应太厚,以薄为佳;木纹清晰,高级古筝在高音区应选用木纹紧密的桐木,低音区则用木纹较疏的桐木。 至于边板、琴头、琴尾等部位,高级古筝会用红木,有些贵价古筝更会用上紫檀木。
贵木头的特点是重、沉,紫檀木尤甚。如果一个古筝要价甚高,但拿到手上又觉轻飘飘的,自然不合理了。
金属配件 这些配件看似不重要,但却可以小见大。打开琴头的弦轴盒,检查弦轴是否不锈钢制品,一些偷工减料的琴在出售时已开始锈蚀了。
好的琴弦经过长时间使用才会生锈,新琴的琴弦绝不应该生锈。 2)做工 古筝是胶合成的,所以不应该发现钉子或钉孔。
把古筝放在桌上,看看是否平稳,不会出现歪斜的情形。 检查底板的穿弦孔,必须光滑易穿。
6.我想学古筝应该如何下手
古筝的基本功都包含哪些方面呢?从学琴本身来看,有坐姿、手型、指法、乐理知识、乐感、听音辨音能力、左右手配合能力等。
除了这些基本要求之外,还要求学习者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盲从的质疑精神、有较为丰富的人文修养、对美的鉴赏水平等。 如果有条件,可以先选一个专业的好老师。
如果没有条件,可以利用网络,网上有很多教程以及大师的演奏。可以观摩学习。
另外自己也可以买教学碟,进行学习。首先,你要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这是学所有乐器和声乐的基础。
其次,练习时间上,我们建议每天都摸摸琴,不管时间长短,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当然,能保证每天有30-60分钟的练琴时间就最好了。 那么,每次练琴的时间又如何分配呢?建议一开始练琴的时候,先注意自己的坐姿、手型,然后开始练习指法(比如勾托抹托、大撮小撮、上下滑音、颤音),左右手换着练,如果老师还没有要求练习左手,你可以照着右手的方法练习左手的勾托抹托和大撮小撮,先分开练习再合着练习。
如果觉得这样练习没有参考和标准的话,不妨买一本《每日指序练习》照着练习,一开始不用双手练,分开练,熟了再合。指法练习完之后再练习练习曲、或者乐曲,每次练琴,基本功的练习要占到三分之一或者更多的时间。
第三,要十分注意节奏,节奏是音乐的关键,如果节奏不对,音乐就不对,这是一个基础的基础,节奏怎样训练呢?你的老师一定会教你拍手打节奏的,用稳定的固定的匀速拍手,把自己变成一个机器人,然后拍手把节奏唱出来,节奏唱对唱熟了再放到琴上去弹,一定要学会唱谱弹琴(不用去管你唱得是否好听、音准是否正确)只需要你把节奏唱对。 如果唱谱的时候唱着唱着节奏还是吃不准,那么怎么办呢?你不能再长两只手出来拍节奏,这时候你可以用一只脚来打节奏了(脚尖抬起再落下,匀速),但在正式的弹琴中,你最好把脚老老实实的放在地上,除此,我想节拍器应该会是不错的选择。
第四,古筝流派多,名家也多,每个流派和筝家弹琴的手型和技巧处理上有些微的差别,不要去纠结究竟谁对谁错,他们是在同一个正确框架内的不同发挥,你只要把你的老师教给你的练习好即可,博众长,那是初级之后的事情了。
7.古筝常识
弹古筝首先需要指甲,一般来说,大家都喜欢用玳瑁的。
戴指甲时,只戴8个手指,两个小指不戴,为的是有时需要用肉指弹出一些比较浑厚的音。 古筝有21弦的,23弦的,25弦的,但大多人弹21弦的,也很少有地方可以看到23或25弦。
弹琴时,左右手都可以弹,左手大部分时间都在雁柱左边做上滑音,下滑音,颤音,点音,揉弦,当然级别较高的曲子需要左手大部分时间在雁柱右边弹;右手的指法有很多,勾,抹,托,劈,大撮,小撮,连托,连抹,摇指,扫摇,扫弦,双指摇,花指,琶音;需要双手弹得有扣摇,泛音等。就像558989说的古筝有1、2、3、5、6五个音,如果要弹4、7,4在3上按,7在6上按。
古筝分四个音区,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两个点的低音区,再加一个两个高音点的1。像钢琴一样,古筝也有很多调,D调,绿弦为5;G调,绿弦为2;C调,为6。
也有些高级别的曲子,需要在某种调子上,再定弦,像是黔中赋。古筝分为10级。
名曲有 高山流水,寒鸦戏水,东海渔歌,林冲夜奔,战台风,丰收锣鼓,浏阳河,将军令,闹元宵,梅花三弄,雪山春晓,广陵散,洞庭新歌,柳青娘,出水莲,渔舟唱晚。
8.古筝演奏的一般技巧有哪些呢
1、肩部 弹筝时的肩部运动,主要由肩关节外面的三角肌,胸部的胸大肌、胸小肌;肩胛上方的斜方肌;背部的背阔肌、菱形肌、斜方肌等作用下实现,初学弹筝的同学,由于方法掌握不当,这些肌肉容易过分紧张,时间稍长,即感到疲劳,如果不及时把这些部位的肌肉放松下来,就会出现背部、肩部酸痛症状。
所以肩部的放松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只有肩部高度放松,才能使上臂、前臂、手部处于放松状态,能以较少力量获得较好的演奏效果。
2、上臂 弹奏中上臂经常需做外展、内收和屈伸等动作。上臂向外上方和内上方抬起,分别叫外展和内收。
上臂向前方运动叫屈臂,向后方叫伸臂。这些动作都是在胸部的胸大肌、胸小肌,背部的背阔肌、萎形肌、斜方肌,肩部的三角肌等肌肉群协同作用下实现的。
演奏时这些部位的肌肉放松、紧张程度直接影响上臂动作,只有在大脑支配下,才能使演奏动作舒松自然,协调一致。
古筝的构造与天地的关系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20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上的古老乐器。
古琴音乐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温柔敦厚、「德音之谓乐」和道家顺应自然、大音希声、清微淡远等思想的影响。传统琴曲主要用五声音阶,即五正音,这可说是儒家中和雅正思想在音乐上的落实,而琴乐清虚淡静的风格和意境则主要为道家思想的反映。 古琴由于其乐器的形制、音色、乐曲题材、内涵、结构等因素,其音乐风格是倾向静态的、简单的、含蓄的、古淡的、阴柔的、抒情的、典雅的美。很多人于第一次听琴乐时甚至觉得这件乐器是无声的。古人亦说古琴“难学、易忘、不中听”,“琴到无人听时工”。“不中听”、“无人听”,其实正因为古琴音乐风格属于淡静、虚静、深静、幽静、恬静等等静态的美。这也是为什么古琴最适宜于夜阑人静时弹奏,因为这样的环境才能与琴乐的风格和它所追求的意境配合。整个古琴音乐艺术被称为琴道确实有其道理,因为对古琴的欣赏和认识不能只单一地从其音乐曲调去理解,而是综合地从多方面作为知识份子的精神反映去理解。这一切则表现在对题材的选择、意境的追求、道德的规范等各方面代表著琴乐的理想风格和审美标准上。 中国乐器中很少像古琴那样具备一套完整的弹奏风格审美准则。古琴音乐的美学,早在六朝麴瞻提出对散音、泛音及按音音色的要求时已初步形成。而唐末五代之际的刘藉更在《琴议篇》中提出了“美而不艳、哀而不伤、质而能文、辨而不诈、温润调畅、清迥幽奇、忝韵曲折、立声孤秀”作为琴德的标准。其实,论述古琴演奏风格的文章,历代均有点滴。有些见于琴文、专集的琴书、琴谱中,亦有些散见于零星的诗文中。而较有系统和条理地阐述古琴演奏风格的审美经验结晶和审美准则判断的琴论文章,则以明代冷谦的《琴声十六法》和明代徐上瀛的《溪山琴况》为较完整和重要。 冷谦的琴声十六法实际上乃提出了十六个审美范畴,企图为琴乐的审美与表演作一归纳和依据。十六法分别为: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澹、中、和、疾、徐。在每一个美学范畴之下,冷谦更详细地论述它的内涵和外延,企图从不同的本质与现象和美感特征去引导读者把握古琴的声音美。现简单的将十六法的提纲和内涵分析如下: (1)轻——论音之适中和清实(技巧控制和意趣表达间相互之关系) (2)松——论吟猱动荡之妙(技巧论) (3)脆——论手指与手腕力度的灵活和弹性(技巧论) (4)滑——论指法技巧在滑与涩表现上之难易(技巧论) (5)高——论琴乐意境之深远高古(意境论) (6)洁——论琴品与人品之配合(道德论) (7)清——论平和洁净的环境、心境、乐器等条件在操缦时的重要(意境论) (8)虚——论“心静”与“声虚”内外因素配合的重要(意境论) (9)幽——论琴音之幽雅出于琴人高雅闲逸之品德(品德论) (10)奇—— 论雅淡琴乐之奇特处乃在于吟逗等装饰性之指法和乐句起承转合间变化之处理(表现论) (11)古——论琴乐古朴之风格来自和澹宽大之气度(风格论) (12)澹——论琴音雅淡的本质(风格论) (13)中——论偏之弊处以言中声之妙(表现论) (14)和——论和之本质在于技巧之无过不及(本质论) (15)疾——中论指法徐疾之处理(兼论技巧与意境) (16)除——论指法舒徐之变化(本质论)。 综合此十六个提纲,可将其内容的描述作不同的组合。总的来说,还是著重于风格、意境、道德和技巧几方面。属于较抽象意境的描述者有高、清、虚等;论琴的表演技巧老有脆、松、轻、滑等;论琴品与人品者有洁、清、虚、幽等;论琴的风格者有古、淡等。 十六法亦可组成四组: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淡、中和疾徐。第一组为外在演奏风格的描述,第二、三组均为演奏时内在意境与曲韵表达的描述,第四组则为演奏时对乐曲整体节奏速度均衡的要求。第一组之轻松脆滑除在此处言技巧外,亦为论琴材九德之一“奇”的内容。奇所包含的特质为轻松脆滑,轻谓材轻,松谓声透,脆谓声之清老(老,桐木也),滑谓声之泽润,近木材也。总的来说,十六法的提纲和内容以抽象性、文学性和形象化的描述为多,实际配合技巧实践的理论少,故容易导致偏向唯美形式主义。
古筝是古老的民族乐器,结构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与缪金林共同发明,163代表古筝长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筝弦数21根。
古筝是我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古筝是一件伴随我国悠久文化、在这片肥沃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就在当时的秦国(现今的陕西)一带广泛流传,所以又叫秦筝。计算起来,它已经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了。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李斯列转.谏逐客书》中所引资料,颇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李斯《谏逐客书中》述及秦国乐舞的一段说:“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叩缶、击瓮而就症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筝乃“真秦之声也”,故而历来就有“秦筝”之名,但是若从行文来看,又有值得我们推敲的地方,那就是“击瓮、叩缶”与“郑卫桑间”对举,而“弹筝、搏髀”又与“韶于、武象”对举,因此接下去就有“今弃叩缶,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的犯戒。这儿的对举显然不是为了文,而所对举的乃是“乐”于“舞”的形式和内容,所谓“郑卫之音”,就是“桑间濮上”,乃是郑过和卫国的民间音乐,就由此可见“叩缶、击瓮”乃是秦国当时的民间音乐,就是“韶虞”就是“韶箫”,也就是孔子听了后赞之为“三月不知肉味”的《韶》。 也有说法为:筝是战国时的一种兵器,用于竖着挥起打人。还有一句古话叫“筝横为乐,立地成兵”。后来在上面加上琴弦,拨动时发现悦耳动听,于是发展成乐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兵器也越来越轻便,筝这种体形庞大、质量不轻的兵器就被遗弃了。所以现在人们见到的筝都是以乐器的形式出现的,形态优美,并附有装饰。 据说此乐为大虞所作。以上所指的乃是音乐;这音乐显然不是民间音乐,而是宫廷音乐。由此可见,至迟于嬴政当政之时,秦国已用“韶箫”替代了筝,筝当时属于宫廷所用的乐器了,它理当比缶、瓮高雅一些。至于“搏髀”,于之想对举的乃是“武象”。这《武》,也就是《大武》,乃是乐舞,是周人歌颂武王伐纣的。由此可见,“搏髀”当是秦国的宫廷乐舞。李斯所举之例,证明秦国宫廷所用的歌、舞、乐都是别国的,为反驳政治上不用客卿张本。其那文已经提及,李斯进呈《谏逐客书》乃是公元前237年,因此,筝在秦国的流行当是在此之前。筝的产生就相对完善也就理当比李斯书《谏逐客书》要早一些。 关于筝的命名,有两种说法,一说乃是有瑟分劈而来,另一说乃是因发音铮铮而得名。《集韵》就持“分瑟为筝”之说:“秦俗薄恶,父子有争瑟者,人各其半,当时名为筝”。当然除了父子争瑟的说法而外,还有兄弟争瑟,以及姊妹争瑟的说法。这些大同小异的传说也正好说明这些说法的不可靠。此外就常识而言,瑟分为二就就成了破瑟,岂能算筝?若将瑟破为二而修补成筝,恐怕远比制作筝、瑟要难吧?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其发音的性质而得名,刘熙《释名》中“筝,施弦高,筝筝然”,就持此说。说筝因“施弦高”而发音“筝筝然”,这音色显然乃是对瑟的音色舒缓而言的,这就把筝与瑟联系起来了。确实,我们的民族乐器可以因乐器的来源而命名(例如胡琴),也可以因研制方法而命名(例如琵琶),更可以因为音色而得名(例如巴乌),这儿的筝因音色发音“筝(铮)筝然”,而得名也未尝不可。从后文来看,起初的筝与瑟并不密切,这就失去了筝瑟音色对比的意义,从而使此说显得难以使人全信。 以上所说筝的命名,也涉及到筝的起源。既然“分瑟为筝”之说不可信,那么出事的筝呀就不是破瑟而成的了。那么筝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汉.应邵《风俗通》载文:筝,“谨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 从应邵的《风俗通》所载可知,汉以前的筝其制度应为“五弦,筑身”,但是当时“并(山)凉(甘肃)二州筝形如瑟”,应邵不知何人所作的改革,还记下了“蒙恬所造”的传闻,这又是说明,汉代在西北地区已经流传瑟形的筝了。 唐代的杜佑在《通典.乐四》中说:“筝,秦声也。傅玄《筝赋序》曰:“以为蒙恬所造”。今观 古筝
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弦柱拟十二月,设之则四象在,鼓之则五音发,斯乃仁智之器,岂蒙恬亡国之臣关思哉。并有附注说:“今清乐筝并十有二弦,他乐肯十有三弦。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弹筝用骨爪,长寸余,以代指。” 以上两条资料颇值得我们注意,应邵乃东汉末年(二世纪末,三世纪初)人,他所记的“五弦、筑身”,乃是按照《礼乐记》的记载,并非亲眼目睹,而他所见的“并、凉二州,筝形如瑟”,却未提及其他地区筝形是否有异。唐代末年的杜佑,乃是九世纪人,他在《通典》中比较详细地说明了当时筝完全如瑟的形制,这形制也符合正统礼器的标准。当然,杜佑同时也提出了对“蒙恬造筝”这一传说的疑问。 筝究竟是否为蒙恬所造?近年有人认为蒙恬乃文武全才,他造筝也完全具有可能性。但是根据年代来看,蒙恬造筝并不具备这种可能性。蒙恬祖父蒙骜,死与公元前240年(秦王政七年),此时蒙恬不过是20多岁的青年,即使青年的蒙恬有制筝的才华,制成后却要它在短短数年内就流行秦国,并成为当时秦的宫廷乐器,看来不具有这种可能。更有人说,筝乃蒙恬筑长城时所造。这一说法就更不具备可能性。因为蒙恬修长城,乃是秦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国以后之事,这比李斯呈《谏逐客书》至少要晚十六年! 亦有说蒙恬所造为“笔”,古繁体“笔”与“筝”近似,因为记载失误,于是以讹传讹有此说。 古筝训练书籍
应邵《风俗通》说,筝乃“五弦、筑身”。但“筑”是什么样式,历代文献都语焉不详。1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具汉筑明器。这具筑之所以说他是明器,是因为该器虽然髹以黑漆,却是用独木雕成。实心,不利于共鸣,若用来演奏,无法获得足够的音量。此外,该器通长约34厘米,用来演奏显然太短小,而《同典》载,唐代的筑长四尺三寸,汉筑演变至唐代虽然有异,但相差也不至于如此悬殊。这些理由都足以证明它是明器,该器犹如有柄的小瑟,筑面首位各钉以横排竹钉,一排五个,这就与《风俗通》的记载相符。这具明器筑的样式与瑟相同,似乎又说明瑟、筑、筝的样式是极其相似的。 如真的瑟、筑、筝的样式雷同,那么我们只能认定筝与瑟的差别除了音色有别而外,外在的差别主要在于弦数,即:瑟有二十五与五十弦之分,而唐代的筝仅为十二弦与十三弦,当时的筑也发展成为十二弦与十三弦,那么筑与筝之间的区别又在何处呢?《通雅》在筝明“踏步筝用骨爪,是、长寸余,以代指”;而在注筑时引《释名》的说法:“筑,以竹鼓之也”。如此看来,其实、差别主要在于筝是弹拨乐器而已。当然,《通雅》还在筑明:“似筝,细项”,这“细项”便成了筑与筝形态上的主要差别。原来初试的筑,是要以左手握住颈部而用右手击奏的,故而“细项”,唐代已长四尺余,显然无法握持,这细项看来乃是保存了旧有体制而已。《通雅》在筝这一条目下还注上了“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弹筝用骨爪。长寸余,以代指”的说明。这一注释在于说明CHOU(手部 诌去言)与轧筝本是同一器物,其名称的差异仅仅是一为弹奏、一为拉奏而已。 当然也有人认为中国的筝乃传自外国。日本的田边尚雄在他的《东洋音乐史》中就提出了筝是战国末期从西方传入秦国的观点。日本的另一学者林谦三则认为田边尚雄的论据不足。 从以上讨论可知,无论是筝似筑还是筑似筝,筝的初试形态至今并未弄清楚。因此,筝的起源至今依然还是个谜,还需要我们继续探求。关于筝的起源的探求,显然是无法从文献中寻求根据的,看来必须求助于考古的新发现。 总之,筝很可能来源于一种大竹筒制作的五弦或少于五弦的简单乐器。年代当在春秋战国时期或春秋战国之前,不可能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秦代。 筝、筑、瑟的关系,既不是分瑟为筝,也不是由筑演变为筝,而很可能是筝筑同源,筝瑟并存。五弦竹制筝演变为十二弦木制筝,筑身筒状共鸣结构演变为瑟身长匣形共鸣结构,可能是参照了瑟的结构而改革的。
古筝主要制造材料
可以说古筝琴上有日月天地。古筝一般长度三尺六寸五,代表一年365天。
古筝是一种多弦多柱的弹拨乐器,外形近似于长箱形,两头稍凹陷,底板呈立体状,木制箱体的面板上绷有筝弦,每根弦下安顿筝码。
请问古筝中固定按音到底有什么用途?
古筝的面板大多数用河南兰考的桐木制造,框架为白松,筝首、尾、四周侧板有红木、老红木(缅酸枝)、金丝楠木、紫檀等名贵木材,古筝的音质取决于面板和琴弦,周边用料对古筝的音色略有改善,以老红木、紫檀、金丝楠木为佳。
早期到近代也有过12、13、18、23、25弦等,不同地区的筝又有多种定弦法,筝的新种类还有“蝶式筝”、“转调筝”等。
扩展资料:
发展历程
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就在当时的秦国(现陕西)一带广泛流传,又名秦筝。算起来,它已经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了。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汉民族乐器,一共10级。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李斯列传.谏逐客书》中所引资料,颇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1965年,王昌元成功创作出了古筝曲《战台风》,《战台风》的出现,使古筝的演奏的技术、技巧,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结束了古筝只能轻弹慢揉的时代,此曲中的扫摇四点、密摇、扣摇、刮奏等来制造台风效果等技法,都是创新技法,提高且丰富了筝的表现能力。
70年代,赵曼琴在演奏实践中,创造使用了双弦过渡滑音、和弦长音、快拨及1/5泛音等新技巧。并突破传统的八度对称模式,创立了由轮指、、弹摇等几十种新指序构成的“快速指序技法体系”。
百度百科-古筝
古筝中固定按音用途,在弹大撮时更容易找到爆发力的感觉。把手放在指定的位置后,内心是放松的,但一定要感觉所有的力量都到了手指尖上后才开始弹。这种内心的意会一定要有。然后迅速的发力。一定要用指尖来弹才会发出好听的声音。练习琶音时也是同样的。如果手没摆好,没有准备的就匆忙的去拨弦,弹出的音效是不好听的。音也不会清晰和均匀。还是两个字:慢练。一定要把手形摆好了后,然后内心有所意会,即所有的力聚集在指尖上了才弹,这样才容易逐渐的找到感觉。当然找到感觉后,正确的爆发力就成了一件自然的事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