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古筝_365古筝传承公益
1.古琴和古筝是同一种乐器吗?
2.为什么有的古筝上面有齿一样的东西有的没有?
3.古琴和古筝的区别最大的是什么?
4.古筝在几月考级?
5.古琴和古筝有什么区别呢?
6.古琴上的13个圆点有什么作用?古琴的弹奏技法与古筝有何不同?
7.古琴和古筝的区别
古筝和古琴完全不同。
相同点:都是弹拨乐器。不同点:古琴七根弦,古筝二十一根弦。
古琴构造:琴,是一种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文化内涵的乐器。仅从琴形而言,就可说是通身是韵。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
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长160厘米,宽38厘米,厚14厘米,最早有5根弦,后来逐渐发展为12、13、16、21弦,现在还有24弦和26弦筝,常用的为21弦,琴弦均匀排列于筝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马支起,属弹拨乐器类的"有码乐器"。
而且音色也完全不同,古琴音色浑厚,古朴平和。古筝清脆流动,优美淳厚。古人说琴棋书画,其中琴即是指古琴。但个人以为古琴雅致,而筝稍显轻浮。古琴是超脱于尘世之外的,筝却是食得人间烟火的。
古琴和古筝是同一种乐器吗?
古琴在最初的时候只有五弦,它们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到了周期时又增加了两根,又称七弦琴,这两根弦分别代表:文与武。
一、弦属土为宫。土星分旺四季。弦最大。用八十一丝。声沉重而尊。故曰为君。
二、弦属金为商。金星应秋之节。次于宫。弦用七十二丝。能决断。故曰为臣。
三、弦属木为角。木星应春之节。弦用六十四丝。为之触地出。故曰为民。居在君臣之下为 卑。故三弦下八为此也。
四、弦属火为徵。火星应夏之节。弦用五十四丝。万物成美。故曰为之事。
五、弦属水为羽。水星应冬之节。弦用四十八丝。聚集清物之相。故曰为之物。
六、弦文声主少宫。文星柔以应刚。乃文王之所加也。
七、弦武声主少商。武星刚以应柔。乃武王之所加也。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
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琴头"上部称为额。额下端镶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称为"岳山",又称"临岳",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这叫上山下泽,又有龙有凤,象征天地万象。
岳山边靠额一侧镶有一条硬木条,称为"承露"。上有七个"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个用以调弦的"琴轸"。琴头的侧端,又有"凤眼"和"护轸"。
自腰以下,称为"琴尾"。琴尾镶有刻有浅槽的硬木"龙龈",用以架弦。龙龈两侧的边饰称为"冠角",又称"焦尾"。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后来文王囚于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合称文武七弦琴。
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经岳山、龙龈,转向琴底的一对"雁足",象征七星。
琴面上有十三个"琴徽"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
古琴的音箱,不象筝等乐器那样粘板而成,而是整块木头掏空而成。其音箱壁较厚,又相对较粗糙,所以其声更有独特韵味和历史的沧桑感。
琴腹内,头部又有两个暗槽,一名"舌穴",一名"声池"。尾部一般也有一个暗槽,称为"韵沼"。与龙池、凤沼相对应处,往往各有一个"纳音"。龙池纳音靠头一侧有"天柱",靠尾一侧有"地柱"。使发声之时,"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韵"。
由于琴没有"品"(柱)或"码子",非常便于灵活弹奏,又具有有效琴弦特别长,琴弦震幅大,余音绵长不绝等特点,所以才有其独特的走手音。
就构造而音,琴的各部分结构十分合理。其体积不大不小,既便于携带,又方正雅致。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
参考资料:
为什么有的古筝上面有齿一样的东西有的没有?
完全不同。两者区别:
1、外观区别。如下图:
2、形成年代与名称区别。在古代“琴”就是指古琴,也称“瑶琴”“七弦琴”。而“筝”就叫筝,也称“秦筝”。古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多年,据《史记》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而筝的出现要晚于琴,约在春秋战国时期,距今二千五百余年;
3、体积的区别。古琴形状更小巧,方便携带。古琴一般长为1.2米左右,宽约25至30厘米。而筝要比琴大很多,古筝的规格一般长为1.6米左右,宽约40至50厘米;
4、琴弦的区别。琴最初为五弦,在汉代后定型为七弦,中间没有琴码,一弦多音,一直延用至今。与琴同时期存世的多弦弹弦乐器是“瑟”,为二十五弦。筝应该是在“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筝在最初为12弦,至唐代为13弦(现日本还有使用),后弦数越来越多,中国现代筝普遍已改为21根弦,中间有弦码,一弦一音;
5、音声的区别。古琴入心:古琴的音量较小,音色沉厚古朴,能使人静心放松。古筝悦耳:古筝的音量较大,音色相对明亮华丽;
6、演奏方法的区别。
古琴的弹奏,称为“抚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拨弦。右手基本指法有:勾、剔、抹、挑、托、擘、打、摘等。左手基本指法有:吟、猱、绰、注等等。
在右手拨弦、左手按弦取音时,可作往复摆动的“吟”、“猱”和上滑音“绰”、下滑音“注”等多种技巧奏法,从而形成古琴所特有的演奏风格。古琴的琴音有三类:散音、按音、泛音。
古筝常用演奏手法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拨弦,弹出旋律和掌握节奏,用左手在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的变化,以润色旋律。筝的指法颇多,右手有托、劈、挑、抹、剔、勾、摇、撮等,左手有按、滑、揉、颤等;
7、记谱法的区别。古琴谱自成一格,古时称为“文字谱”,到了唐代后称为“减字谱”。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
8、历史传承的区别。
古琴有大量传世的古曲(比如:流水、广陵散、潇湘水云、欸乃、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阳关三叠、酒狂等均直接传承于古谱),仅明清两代就出版了以古琴专用“减字谱”形式印制的琴谱多达150余部,历代古琴专用谱记有三千余首琴曲,除去同名不同版本的曲谱尚有六百余首。
古筝的古谱较少,少数传承古曲如《渔舟唱晚》,应该是民国时期产生的。当代传播较广的筝曲多是近、现代筝演奏家、作曲家根据古琴曲以及一些现代曲目进行创作移植改编的,比如著名筝曲《高山流水》、《秦桑曲》、《寒鸭戏水》、《西楚霸王》、《临安遗恨》、《瑶族舞曲》《春江花月夜》等;
古琴至今在世界各博物馆和民间收藏家中保存有数百张唐宋元明清传世实物,仅唐代古琴就有近二十张,一些唐代古琴还能用于演奏。而筝的传世实物极为罕见,展出的多为根据出土文物(已不能弹)仿制。
这是由于古琴板壁更厚、有漆胎保护、制作工艺更精密复杂,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古琴使用寿命可长达上千年。而筝的面底板壁皆薄,没有漆胎保护,使用寿命短,这就是“只有千年古琴,没有百年古筝”说法的由来;
9、学习难度的区别。琴与筝的初级曲目入手难度差不多,到了中等水平曲目,筝曲对手指的速度、力度要求明显要高,技巧上非常难练。所以技巧上筝更难学,而在意境的表现上,古琴历来被视为修身养性的道器,有其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需要琴者学问修养的长期积累与体悟,才能深入琴道。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古琴 (弹拨乐器)
古琴和古筝的区别最大的是什么?
亲,有齿的是古筝,没有齿的是古琴。具体区别如下:
古琴琴身以琴面与底板相合而成,琴面系有7根弦,故古称"七弦琴"。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雁足(弦轴)上,属弹拨乐类的"乐器";
古琴由桐木和梓木所制,形体造型颇有典故。琴体总长度为3尺6寸5分(折合约1225mm),以象征一年有365天,琴面呈拱弧形,代表天,琴底平,则代表地,以此印证“天圆地方”之说。古琴共有十三个徵位,装饰以金玉的圆点来标示其泛音音位,演奏时以指触弦,即十三音也。古琴的七根弦系进化演变而来,史书记载,最早期的古琴仅设有五根弦,以象征金、木、水、火、士,周文王为悼念其死去的儿子伯邑考,故增加了一根弦武王在伐纣时,为鼓舞士气,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有“文武七弦琴”之称。
古琴的结构颇有分寸讲究,详尽分类有琴额、岳山、承露、起项、琴颈、琴肩、琴弦、徵位、琴腰、龙龈、冠角(焦尾)等。古琴弹奏的时间越长,琴音会越圆润、淳和,若长时间闲置不弹而一朝拾起,其声音会回生而黯然失色,所以有人说古琴善通灵性,便是指此。
古琴常见的造型有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月型式等。主要区别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而不同。琴漆的断纹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古琴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可形成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断等,有断纹的琴,其琴音清淳、明澈,外观美观,所以更显名贵。
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最早的筝为5根弦,战国末期发展成12弦,隋代13弦,清代16弦,上世纪60年代为21弦,近年也有增加到 24-26弦的筝。琴弦均匀排列于筝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马支起,属于弹拨乐类的"有马乐器"。从乐器形制、制作工艺与构造上来说,今天的筝已与古时的筝有较多区别。
目前古筝的统一规格为:1.63米,21弦。古筝的面板大多数用桐木制造,框架为白松,筝首、尾、四周侧板有红木、老红木(缅酸枝)、金丝楠木、紫檀等名贵木材,古筝的音质取决于面板和琴弦,周边用料对古筝的音色略有改善,以老红木、紫檀、金丝楠木为佳。早期到近代也有过12、13、18、 23、25弦等,不同地区的筝又有多种定弦法,筝的新种类还有“蝶式筝”、“转调筝”等。
古筝在几月考级?
古筝与古琴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弦数不同,古琴又称七弦琴,有七根弦,而古筝往往都有13根以上。
古筝和古琴的区别:
一、弦数不同
1、古琴:又称“七弦琴”,有七根弦。
2、古筝:古筝都有13根以上。所以从外形上古筝比古琴大了不少。古琴一般长为1.2米左右,宽约25至30厘米。古筝的规格一般长为1.6米左右,宽约40至50厘米。
二、产生的年代不同
1、古琴:古琴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出现,距今有三千多年历史。
2、古筝:古筝又称“秦筝”,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距今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三、音量不同
1、古琴:音量较小,音区低沉,音色明净浑厚,风格古朴,能使人静心放松,是高雅的象征。在孔子推崇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古琴就是乐中的必修课。
2、古筝:音量较大,音色相对明亮华丽悦耳。而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十大古曲中也是古琴曲居多,而古筝曲却很少。
四、演奏方法不同
1、古琴:古琴的弹奏,多称为“抚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拨弦。
2、古筝:常用演奏手法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拨弦,弹出旋律和掌握节奏,用左手在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的变化,以润色旋律。
五、学习难度不同
1、古琴:弦数少,相对简单。
2、古筝:弦数多,所以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困难。
百度百科-古琴
百度百科-古筝
古琴和古筝有什么区别呢?
中国音协音乐考级北京考区2010年暑考试报名简章及网上报名网址: ://.chnmusic.org 来源:中国音协网 时间:2010-05-12 编辑:wdfch一、开设项目:钢琴、小提琴、手风琴、电子琴(单排键、双排键)、萨克斯、单簧管、小号、长笛、二胡、琵琶、古筝、成人歌唱和少儿歌唱。 二、考试时间、地点:歌唱及各种乐器的考级大致安排在8月9日至8月13日之间。每个考生的具体考试时间、地点将从2010年7月20日起,按照考级项目、准考证编号顺序用以下四种方式公布:
1、在168信息台的考级咨询专线“16850355"中公布。该电话为24小时有偿声讯服务,请用音频电话机拨打上述号码,拨通后按语音提示操作,即可查得所需信息。
2、从2010年7月20日起还可到北京巨人学校(中国人民大学东门)查询。
3、从2010年7月20日起在中国音乐家协会新网站公布。该网址是:“.chnmusic.org”,进入该网站后,点击“音乐考级”,即可查询。
4、从2010年7月20日起,编辑手机短信“10”加“准考证号”和”考生姓名“到“1066125695”,如:“10 020001 李四”查询考试时间和地点,1元/条,仅限中国移动手机用户。三、报名时间、地点:
1、北京市音协:6月7日至6月12日的每周一、三、五下午13:30--16:30;周六上午9:00--12:00、下午13:00--16:00 ,在宣武区前门西大街95号北京文联院内报名,可乘2号线地铁和平门站下车,或乘特2、特4、特7、7、9、14、15、44、66、301、646、673、808、826路汽车和平门站下车,即可到达。(注:北京文联院内不允许外单位车辆进入)
2、北京巨人学校:6月19日全天的9:00--12:00,13:00--16:30在北京巨人学校报名。该校位于中国人民大学东门向北150米,巨人学校中关村报名处201室,(大华写字楼旁)。乘220、332、302、653、808、814、731、801、716、717、718、323、355、365、特4、特6、运通105、106路公共汽车在人民大学或海淀黄庄站下车即可到达。
3、 鲍蕙荞钢琴城:6月26日至6月27日的上午9:30—12:00,下午13:00--16:30北京东城区鼓楼外大街(中轴路)27号,可乘380、409路黄寺北站下车即可到达
4、中国音乐家协会网站网上报名:从2010年5月10日起,至2010年7月5日,登录中国音乐家协会官方网站(.chnmusic.org);然后再从首页点击“音乐考级”→“考级报名”,进入“考级报名”页面;正确填写相关信息后点击“提交”,进入缴费页面,然后(通过支付宝)进行网上缴费;缴费成功后,系统将自动生成一个准考证号,请点击“查看”按钮查看和打印准考证,请额外打印准考证作为考试凭据。
凡集体报名的单位,请在6月1日至4日之间先拨打电话559642或559644与中国音协考级办公室联系,按约定时间前来办理。 四、报名手续、程序:
1、关于报考级别,请考生事先征求指导教师意见,根据本人实际程度选择适当的级别后再填报,报名之后不得改级,不予退款。
2、现场报名者须带报考费,同时带考生同一底版的近期半身免冠小二寸照片(护照相)三张,领取报名表后按要求填写。
3、交纳照片、报考费及填好的报名表,办理准考证。
4、报名费标准:每人次10元。乐器及歌唱考试费标准:一级40元;二级50元;60元;四级70元;五级80元;六级90元;七级100元;八级110元;九级120元;十级130元。等级证书费:每人次15元(考试不合格者,此款凭交款收据退还)。网上报名速递费12元。
5、参加电子琴重奏考级的4位考生必须同时办理报名手续,并在报名时向工作人员说明。 五、填写报名表要求:
1、字迹工整规范、项目齐全、内容准确,考生姓名中的多音字、冷僻字、异体字均须注明汉语拼音。
2、指导教师的姓名、工作单位请向教师本人问清后填写,不要凭想象随意填写。
3、如有代替他人报名,有些项目不明的,请务必问清后再填,以免发生差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六、各科目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 钢琴:
1、教材:《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中国音协音乐考级委员会编,主编:周铭孙)
2、考试内容及要求见教材。
(二) 小提琴:
1、教材:
《全国小提琴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三套)》(中国音协音乐考级委员会编,主编:蒋雄达)
2、考试内容及要求:
《全国小提琴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三套)》,考试要求见教材,注:考生在演奏新教材六、七、八级双音音阶时,三、六、八度均可演奏一个半八度,即由第一音演奏到第十二音后省略高把五个音,然后下行 ;
(三) 手风琴:
1、教材:
《全国手风琴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三套)》(中国音协音乐考级委员会编,主编:李遇秋)
2、考试内容及要求:
《全国手风琴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三套)》,考试要求见教材;
(四):电子琴
单排键电子琴
1、教材
《全国电子琴考级作品集(第四套)》(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考级委员会、中国音乐家协会电子琴学会编,主编:王梅贞,执行主编:芦小鸥 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2、考试内容及要求
①基本练习:在与报考级别(1—10级)相应的“基本练习”中由考官抽查一组。
②练 习 曲:在与报考级别(1—10级)相应的“练习曲”中由考生自选1首背谱演奏。
③乐 曲:在与报考级别(1—10级)相应的“乐曲”中由考生自选2首,用多指和弦方式背谱演奏。
④视 奏:报考7-8级的考生,由考官指定一条与本教材“视奏练习课题”难易程度相当的题目。
⑤编配伴奏:报考9-10级的考生,由考官指定一条与本教材“为旋律配伴奏练习课题”难易程度相当的题目。
关于用重奏曲目代替乐曲:上述两首乐曲可用电子琴重奏曲目代替。重奏曲目的考试教材是《全国电子琴演奏(业余)考级重奏作品集第一级至第九级》(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考级委员会编,执行主编:王梅贞,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初版),中国音协考级委员会对此教材进行了各级别曲目的调整,使原来的1至9级,调整为1至10级,按照《中国音协重奏作品级别调整曲目安排方案(1级至10级)》选择曲目。
选择以重奏曲目代替乐曲的,由报考同一级别的考生自愿结合,每4人为一组。4人必须都是正式考生,不得有陪考。
以重奏曲代替乐曲的具体考试情形是:4位考生在逐人完成《全国电子琴考级作品集(第四套)》的基本练习及一首练习曲后,再合作选奏一首或两首重奏曲代替乐曲(若只选考一首重奏曲,就还须每人再弹一首乐曲;若选考两首重奏曲,就无须再弹乐曲。重奏不要求背谱)。
选择重奏的4位考生,必须同时履行报名手续。并在报名时向工作人员声明参加重奏考级,工作人员将单独安排重奏考生的报名事宜。
双排键电子琴:
1、 教材
①《全国双排键电子琴考级作品集》(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考级委员会编,执行主编:朱磊,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②《全国电子琴演奏(业余)考级作品集(立式双排键电子琴)》(中国音乐家协会全国乐器演奏(业余)考级委员会电子琴专家委员会编)。
2、 考试内容及要求
(1)《全国双排键电子琴考级作品集》教材考试内容及要求:
①基本练习:一至七级抽查一首。
②练习曲和乐曲:一至十级自选一首。
③复调:三至十级自选一首。
为了能使考生尽快地适应这套教材,中国音协考级委员会对考试内容进行调整,三至十级的考生可以从练习曲和复调中自选一首,从乐曲中自选两首,其余要求不变。
(2)《全国电子琴演奏(业余)考级作品集(立式双排键电子琴)》教材考试内容及要求:
①基本练习及乐曲:均在各级规定的范围内抽查。
②其它:八、九、十级除以上考试内容外,还须增考下列内容:
八级:视奏---C、F、G大调,a小调。
九级: 为旋律配伴奏---C、F、G大调,a小调,8小节。
十级: 即兴演奏(A)---C、F、G大调,a小调,16小节。
(五) 萨克斯:
1、教材:
①《全国萨克斯演奏考级作品集》(中国音协音乐考级委员会与中国音协管乐学会编)
②《全国萨克斯管演奏(业余)考级教程》(中国音协全国乐器演奏(业余)考级委员会萨克斯管专家委员会编)
③《全国萨克斯演奏业余考级作品集(第二套)》(中国音协音乐考级委员会编)
考生可在以上三套教材中任选一套参试。
2、 考试内容及要求
(1)《全国萨克斯演奏考级作品集》教材考试内容及要求见教材中考生注意事项;
(2)《全国萨克斯管演奏(业余)考级教程》、《全国萨克斯演奏业余考级作品集(第二套)》教材考试内容及要求:
1)以考级教程参加考试的具体要求是:
①1—4级的考生,须在各级规定的范围内自选一个大调和一个小调的音阶、琶音及三度音程练习。此外,还须自选两首练习曲和一首乐曲。
②五级以上(含五级)的考生,除在各级规定范围内自选一个大调、一个小调的音阶、琶音、三度音程练习及两首练习曲外,还须自选两首乐曲或一首协奏曲的两个乐章。
③评委可要求考生在乐曲的任何段落开始或结束演奏。
2)以考级作品集(第二套)参加考试的具体要求:
①音阶:1—9级的考生按教材中各级规定的范围准备,考试时由评委从中抽查一组。10级考生则由评委在考试时从1—9级的范围内抽查一组。
②练习曲:1—9级考生在各级规定范围内自选带“★”及不带“★”的练习曲各一首参试。10级则从9级的范围内由评委抽查一首。
③乐曲:1—9级考生在各级规定范围内自选中、外乐曲各一首参试。其中9级外国乐曲中的《音乐会练习曲》与《野蜂飞舞》两首乐曲,因篇幅均较短,故此按一首乐曲计。10级考生在规定范围内自选一首乐曲参试(中、外不限)。
④8—10级考生加试视奏。
3)、其它:
1)教材中标明的速度标记,为考试所要求的基本速度。
2)评委可要求考生在乐曲的任何段落开始或结束演奏。
(六) 小号:
1、教材:《全国小号演奏考级作品集》(中国音协音乐考级委员会与中国音协管乐学会编)
2、考试内容及要求见教材中考生注意事项。
(七) 长笛:
1、教材:《全国长笛演奏考级作品集》(中国音协音乐考级委员会与中国音协管乐学会编)
2、考试内容及要求见教材中考生注意事项。
(八) 单簧管:
1、教材:《全国单簧管演奏考级作品集》(中国音协音乐考级委员会与中国音协管乐学会编)
2、考试内容及要求见教材中考生注意事项。
(九) 二胡:
1、教材:《全国二胡演奏(业余)考级作品集》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及第四套,均可在考级中使用。考生既可选用某一套作品集的某一个级别应试,也可以在这四套作品集同一级别的曲目中交叉选用应试。
2、考试内容及要求:
1)目录中有“△”标记的为必考曲目。
2)除必考曲目外,考生还须在规定范围内按以下要求自选:一、二级自选练习曲3首、乐曲1首; 至十级自选练习曲、乐曲各1首(第一套教材中,六级的必考练习曲为目录的第一、二首,考生自选其一)。
3)五级以上(含五级)考生加试视奏。视奏题由考官从考级作品集中低于考生应试级别的练习曲或乐曲中随机抽选。
3、其它:除视奏曲目外,一律要背谱演奏。考试中评委可要求考生在乐曲的任何段落开始或结束演奏。
(十) 琵琶:
1、教材:《全国琵琶演奏(业余)考级作品集》(中国音协全国乐器演奏(业余)考级委员会琵琶专家委员会编)。
2、考试内容及要求:
练习曲:各级在规定范围内自选两首。
乐曲:1—4级在规定范围内自选两首;5—8级在规定范围内自选带“*”号及不带“*”号标记的各一首。9—10级在规定范围内自选带“*”号标记的两首,不带“*”号标记的一首。
3、其它:考试时一律背谱演奏。评委可要求考生在乐曲的任何段落开始或结束演奏。
(十一) 古筝:
1、教材:
《全国古筝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二套)》(中国音协音乐考级委员会编,主编:王中山)
2、考试内容及要求:
《全国古筝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二套)》,考试要求见教材。
(十二) 歌唱:
成人歌唱:
1、教材:
1)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考级委员会编的《全国成人歌唱考级歌曲集》及《全国成人歌唱考级歌曲集(部分曲目)附钢琴伴奏谱》,主编:吴雁泽。
2)《全国成人歌唱考级歌曲集(伴奏)》CD盘,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2、考试内容及要求:
1)参加考试者需要按自己报考的级别,在《全国成人歌唱考级歌曲集》相应级别的曲目中选唱歌曲两首,其中至少要有一首中国歌曲。
2)参加考试时,考生需自备《全国成人歌唱考级歌曲集(伴奏)》CD盘作为考试时的伴奏。不得选择其他伴奏录音或自带伴奏人员参加考试。
3)考试时可以移调演唱。
少儿歌唱:
1、教材:
《全国少儿歌唱考级作品集》(第二套)(中国音协音乐考级委员会编,主编:徐沛东,执行主编:王效恭,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
2、考试内容及要求:
《全国少儿歌唱考级作品集》(第二套)考试要求见教材,考试时请带《全国少儿歌唱考级歌曲集》(第二套)配套出版的伴奏光盘(北京天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制作,学苑音像出版社出版);
考生条件:年龄在6岁至16岁(1994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之间且未曾变声的少年儿童。 七、对本简章中说明的各项事宜仍有疑问者,请在报名现场找我会工作人员当面咨询,或在工作时间内(周一至周五的9:00--16:00)拨打考级办公室电话: 559642或559643、559644咨询。
古琴上的13个圆点有什么作用?古琴的弹奏技法与古筝有何不同?
古琴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关雎》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亦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等记载。
古琴结构
古琴整体是一扁长形音箱,长约13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5厘米。面板又称琴面,是一块长形木板,表面呈拱形,琴首一端开有穿弦孔,琴尾为椭圆形,在项、腰处两旁有月牙形或呈方折凹人。底板又称琴底,形状与面板相同但不作拱形,是在整块木料下半部挖出琴的腹腔。底板开两个出音孔,称龙池、凤沼,腰中近边处设两个足孔,上安两足,称颂足。面、底板胶合成琴身,在琴首里面粘有舌形木板,构成与琴腹相隔的空间,叫作舌穴。面板背部设音梁,又称项实。琴腹中有两个音柱,称天柱和地柱。弦轴又称琴珍,多为圆形或瓜棱形,中空(穿弦用),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琴轸上。琴弦用丝制缠弦。岳山镶嵌于面板首部,也开有穿弦孔。底板上有四个琴脚,琴首部两个叫凫掌,琴尾部两个叫焦尾下贴,起垫平琴身的作用。面板上嵌有十三个螺钿或玉石制作的徽,用以标记音位。
古琴造型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神农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琴漆有断纹,它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种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等。有断纹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观,所以更为名贵。古代名琴有绿绮、焦尾、春雷、冰清、大圣遗音、九霄环佩等。
古琴演化
唐琴尤其是盛唐之琴,造型肥而浑圆。现存的唐琴大部分常在龙池、凤沼的面板上贴有两块小桐木,作为纳音,直至明代初期,仍有制琴家用这种方法。唐琴的断纹以蛇腹断为多,也有冰纹断、流水断等。其表面漆灰则有墨、栗壳色两种,有朱红漆者皆为后人修补时所加。灰胎皆为纯鹿角灰,用麻布自下而上包裹琴背两侧直至面板边际,以防止上下板开胶。这些琴的边长皆在120至125厘米之间。
宋代的古琴发生变化,全长128厘米,肩宽25厘米,琴身扁而长大,尺寸大于传世唐琴,为北宋琴主要风格之一。南宋,除仿古之作外,体形则逐渐扁平狭小,尤其是仲尼式古琴,呈耸而狭之状,为南宋制琴的主要风格。宋人制琴以桐面梓底或松杉面底为主要制琴材料。断纹有蛇腹断、冰纹断、流水断等,牛毛断则鲜见。灰胎仍以鹿角灰为主,也有用麻布打底者,但不多见。北宋晚期还出现了八宝灰(即将金银珠翠珊瑚等碾碎混入鹿角灰共用)的用法。宋代是唐以后制琴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官方甚至设局制琴,即所谓“官琴”。
元代制琴是宋、明之间的过渡期制品,由于历时比较短,现存的实物也比较少。明代造琴之多盛况空前,不论皇帝亲王还是官宦之家,好琴者甚多。其宗室制琴就有宁王、衡王、益王、潞王四大名家。四王之中惟潞王造琴最多,制作始于崇祯年间,据传达四五百张之多,且式样尺寸一致,均按年份次序编号刻款于腹内;琴背刻有琴名“中和”,敬一主人题“仰长江水”诗文以及“潞国世传”大印一方,皆用八宝漆灰。
弹奏方法
演奏时,将琴置于桌上,右手拨弹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古琴的音域为四个八度零两个音。有散音七个、泛音九十一个、技音一百四十七个。演奏技法繁多,右手有托、擘、抹、挑、勾、剔、打、摘、轮、拨刺、撮、滚拂等;左手有吟、猱,绰、注、撞、进复、退复、起等……
琴派
南宋末年以来,随着古琴演奏艺术的发展,由于演奏风格、师承渊源、所据传谱的不同,形成众多的琴派,各有卓越的琴家和琴曲。著名琴派有浙派、虞山派、广陵派。近代有浦城派、泛川派、九嶷派、诸城派、岭南派等。
古代制琴名家及款识特点
唐代的制琴高手有很多,除雷氏家族(雷威、雷霄、雷文、雷珏、雷远一)外,文献记载的名家尚有:张越、郭高、沈镣等。可惜除雷氏琴外,余者皆无作品传世。宋代的制琴名家很多,如北宋朱仁济、马希亮、马希仁、僧仁智,南宋金洲、金公路、陈亨道等,末期尚有严樽、马大夫、梅四言等人。宋人制琴刻年款者较少,亦有很多落唐款的仿作。元代制琴名家有严古清、施溪云、施谷云、朱致远等,其中朱致远最为著名。朱琴的仿制品很多,其款识有刻为“朱智远”或“朱制远”的,望收藏者加以注意。明代制琴高手也很多,如涂明河、汪舜卿,最著名的要数张氏敬修、委修、顺修等人。张岱《陶庵梦忆》称张敬修制琴为吴中绝技之一,“可上下百年保无敌手”。
断纹
指琴表面上因长年风化和弹奏时的震动所形成的各种断痕。断纹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纹断、流水断、龙鳞断等。一般来说,琴不过百年不出断纹,而随年代久远程度不同,断纹也不尽相同,是鉴藏古琴的主要依据之一。
古琴鉴藏要领
古琴断纹不经百年而不出,这是鉴定古琴非常重要的一点。伪制断纹古已有之,方法很多,如用猛火烘烤,再以冰雪激之使其进裂;或以蛋白渗入灰中刷漆,做成后用甑蒸,然后风干;或用石膏做灰底烤制等。其实,断纹真伪经仔细观察区别还是很大的,真断纹纹形流畅,纹尾自然消失,纹峰如剑刃状;而断纹经过冷热催化或刀刻等过程,难免有失自然,出现破绽。古琴的铭刻,也是鉴定古琴真伪的重要依据。琴背均为刻款,而琴腹则有刻款和写款两种,刀刻者容易保存,墨写的若年代长久,则较难辨识。古琴腹内之刻款,如琴体两侧上下板粘合处无剖过重修的痕迹,大多是原款,若发现重修痕迹则需仔细研究。最难辨认的是将老琴剖开重修刻上伪款而粘合处又做得天衣无缝者和用古木制琴时就刻上伪款者。不管腹款、背款,资深的鉴定家还可以从历代帝王年号的惯称、用字避讳及一个朝代或某书法家的书风加以辨认。以弹奏为主要目的收藏者,一定会以琴的音色为主要标准之一,我们听一张古琴的声音,音色沉厚而不失亮透,上中下三准音色均匀,泛音明亮如珠而反应灵敏,就知是一张上好的古琴了。有的古琴因有断纹,而按音弹奏时会出现“刹音”,影响听觉,此时要慎重权衡得失,切勿轻易弃之。收藏古琴一般选择干燥墙壁垂挂,不宜长时间平放;若长时间平放,则容易造成“塌腰”。古琴作为乐器应经常弹奏为好,否则会使音色暗、涩,且会生虫存蛀损坏古琴。
古琴名曲
《梅花三弄》《平沙落雁》《广陵散》《潇湘水云》《渔樵问答》《捣衣》《[阳关三叠》《流水》《酒狂》等。
古筝
民乐结晶--古筝
古琴和古筝的区别
古琴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属于我国传统的拨弦乐器,而有的人也会将其称为瑶琴或玉琴。其音域广泛,并且声音低沉,演奏完毕还能听到余音,让人十分喜爱。人们对于古琴的了解来源于《诗经》,这里面讲述了古琴的起源和用途,随着战国时期的到来,琴乐也被普及,从而有了伯牙钟子期合作的千古传诵,可谓是高山流水遇知音,而孔子也曾对琴十分推崇,甚至还向师襄学琴,而后古琴的名声也越传越远了。
直到现在人们依旧能看到古琴,放眼望去就感受到了历史的气息,即便是静放在一旁也凸显一种文雅气质,不过很多人除了知道中间的线叫弦,其他的一概不知。一般在古琴的琴面上有十三个镶嵌的螺钿的圆点,这叫做徽。有的比较考究的人士还会用金银或玉石一类的物料来制作,这样能打造更纯粹的音律。而代表音律的这十三个圆点,即徽分别代表了十二月。
这和它本身的有关,由于传统的古琴长三尺六寸五分,所以也代表了一年的365天,由于琴面在上有圆润的弧度,所以很多人将其称为?天?,琴底宽且平,由此被人们称为?地?,综合起来就是天圆地方。并且古琴在一开始制作的时候是五根线,分别代表了金木水火土,而周文王为了纪念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而后武王伐纣的时候为了提升士气也增加了一根,由此也有了?文武七弦琴?的说法。
另外有的人也很容易将古琴和古筝搞混,这两者是有明显的区别的,尤其是在弹奏技法这一方面。一般来说,弹奏古琴的时候大多都是抚琴,左手按弦右手拨弦,由此在取音时也有吟、绰、注等奏法,这种独特的风格也分成了三类,分别是散音、按音和泛音,古琴的代表作大多都是古曲,比如:《高山》、《流水》、《渔樵问答》、《关山月》等。而古筝大多是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来拨弦,左手控制音色的变化,甚至在1953年赵玉斋老师开启了古筝新的弹奏时代,由此它也开始了它的,最经典的代表作就是《渔舟唱晚》和《春江花月夜》等。
古筝比较好。
古筝的声音大,很动听,弹奏的时候加持力很强。古琴声音小,比较内向。只有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下会特别感动人,而往往感动的也只是弹琴人自己。
所以古筝比较倾向于是弹给别人听的,古琴则更倾向于弹给自己听。古筝一弹,就会有许多人被吸引过来听,而古琴的知音却总是可遇不可求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