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声古筝_金声古筝
1.古筝的价格?
2.中国古代十大古筝名曲
3.二手古筝一般几折卖
4.古筝十大名曲欣赏(中国古筝十大名曲欣赏)
5.哪种古筝音色好?
6.古筝如何保养?一般古筝的寿命为多长时间?
英国伦敦和美国华盛顿出版的《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已有120多年历史了,目前已达29卷,一直被视为音乐最高学术权威。但对中国音乐家似乎过于吝啬,在上世纪50年代只选了周文中和傅聪两人;直到2001年,再增加三名:刘天华、阿炳、罗九香。
罗九香是广东大埔人,早年师随何育斋学古筝,1959年在天津音院从教,1960年调入广州音乐学院,他演奏汉乐古筝古朴典雅,曲随情变,韵味隽永。这位大师已于18年离世,所幸后继有人。得悉3月6日星海音乐厅将举办一场广东有史以来首次汇集老中青专业古筝演奏家的专场古筝音乐会,我们寻访了罗九香大师当年到广州时收的弟子、当今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古筝演奏家、星海音乐学院古筝教授、古筝硕士研究生导师陈安华先生。
“粤筝”的诱惑
今年已64岁的陈安华,家乡潮安。那时乡下有个业余汉剧团(它的前身是创办于1848年的“咏霓裳儒乐社”),他从观看到跃身其中,打起了扬琴。为学汉剧,他又每早到河边学雄鸡啼以练声带。直到那一次,他被剧团里的吴思明老师叫到家中,看到了一台古旧的筝,如雷击心弦!从此,他踏入了学习古筝的艺术之路。得到吴思明老师的启蒙,后来他又拜汕头的古筝名家陈会吾为师,进一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60年,他报读音专,报考的是扬琴,也附加了一段古筝作备选。命运特别赏赐了他———音乐系主任黄锦培教授找到了他:“从简历得知你学过汉乐,有基础,打算让你学古筝。”陈安华当然不知道,客家筝大师罗九香刚调回广州,收他为学生。
从此,日日夜夜跟着罗九香大师,他才得知,古筝在中国有九派,广东占了两派———“韩江丝竹”潮州筝和“汉皋古韵”客家筝。在罗九香先生调教下,他不但弹奏技巧有了很大提高,个人风格渐渐形成,而且还记录整理了一批古筝曲。那时老师用的是工尺谱,陈安华逐句心记整理译成简谱,编印出《广东汉乐古筝曲集》二册。这时,一个愿望在他心中萌芽:要如“岭南画派”一样,创立一个“岭南古筝学派”。
回想岭南古筝派系,潮州筝、客家筝已根深叶茂,但粤乐筝却鲜为人知,未入全国流派之列,不能不算是历史的遗憾。其实,广州300多年前已有一家名声远播的“金声”社制作筝器,此外,濠畔街还有十多家乐器社,亦蜚声内外,悠久的制筝史比美国历史还长;他认识的一个原广州民族乐器厂制筝师傅,从当制筝学徒起,制作粤乐筝已有80多个年头;他听过高胡大师刘天一给他演奏的粤乐筝《纺织忙》,曲中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令人感怀万分。而无论潮州筝、客家筝、粤乐筝,其形制均出自同一模式,玲珑、精致的风格与北方的“唐制筝”明显不同,带有浓郁的“岭南派古筝”工艺特色,被北方筝友统称为“粤筝”。当他终于记录整理出版了包括潮乐、汉乐、粤乐三个部分的大量民间筝曲组成的《中国岭南筝谱》后,其凸显出来的鲜明地方色彩,再次坚定他建立“岭南古筝学派”的理想。
图:14年,珠影拍摄的**艺术片《粤海轻骑》中,陈安华独奏古筝的镜头
展“仁智之器”
西晋傅玄在《筝赋》中云:“今观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弦柱拟十二月,设立则四象在,鼓之则五音发,斯乃仁智之器。”这个“仁智之器”,使多少人在筝乐之前发思古之幽情,怀时代之畅想……青年时期的陈安华,多次代表国家在重要音乐会上露脸,向观众显示自己的才艺,向世界展示中国古筝艺术的妙韵风姿。
他不会忘记上世纪70年代中一个四月天的那次演出。他接到省“文艺办”的电话,叫他第二天带琴去军区礼堂。第二天一早到达道路军区礼堂时,礼堂已坐满部队观众。那天晚上只演五个音乐节目:广东音乐合奏、战士歌舞团邓韵独唱、红线女的粤剧选段、“省歌”的独唱《翻身道情》,还有就是他奏古筝。他那首《春到拉萨》曾露过几次脸,以“古筝有突破”被人称道。
这天谁来看戏呢?一会儿,场外有动静。“啊,是周总理!”节目演得很成功,周总理上台来与每位演员握手。“谢谢您!”总理有礼貌的话语至今仍在他耳边回响。遗憾的是,与总理握手的瞬间,照相师没举相机。那时的照相机充电时间长,抓拍了红线女与总理握手的镜头后,再等充电时,瞬间错过了。
但后来另一次机会他倒是赶上了。14年,珠影把广东若干节日拍成纪录片《粤海轻骑》时,又选中了他。没想到,胡炳榴导演说他脸瘦,让化妆师在他的腮边贴了两块大棉花。那时是单机拍摄,为移动镜头,这段弹奏几分钟的曲子,分了7个镜头……
图:去年元宵节,陈安华教授(前者)与儿子陈蔚?、女儿陈潇儿应邀在新加坡维多利亚音乐厅演出
诊治古筝“伤”
古筝是地道的中国民间乐器。魏阮蠫在《筝赋》中云:“帷夫,筝之奇妙,极五音之幽微。苞群声似作主,冠众乐而为师……”但这“为师”的乐器,也有其不足之处,陈安华常想到它的音量不大,转调更不方便,总希望有朝一日能替其“诊治”一下。
上世纪70年代末,省有关机构下拨2万元经费,让他与汕头乐器厂联合试制改革古筝。那时2万元几乎是天文数字,等于一个普通工人500个月的工资。
陈安华当然知道,筝从我国战国时期起已出现,2000多年以来,它本身也在不断的改革中变化。如唐代筝只有十三弦时,进入日本,逐步发展为日本筝与韩国伽佴琴;以后又传入东南亚,又有了不少改进。
这回,陈安华根据多年弹奏的体会,参考现在各种乐器的特点,用移植、改型等办法试验、改革古筝。例如,用制钢琴的白松板代替梧桐木,结果音量变化不大,音质也不理想;把直板改成弧板去试共鸣箱,效果也不满意……总之,他在几年中,蹲在乐器厂不断改、试,试、改,图纸画了上千张,终于制成一部功能比较优越但硕大无比的古筝———足足几百斤重。此筝与长笛、小提琴奏《卖花姑娘》,取得十分悦耳的效果;与大提琴奏圣·桑的《天鹅》,也取得和谐的转调效果。使古筝不仅是很好的独奏乐器,还是很好的伴奏乐器。80年代初,这台“36弦七声音阶变调筝”,拿到北京召开的全国乐器改革会议上,备受好评。但他仍说自己没能同时将古筝“微型化”,视为遗憾。
图:1963年,罗九香大师向陈安华传授古筝技法
传艺兼育人
他40余年来一直从事古筝教学和演奏,以及对广东地区古筝传统乐曲的挖掘和理论研究,被筝界同人誉为“南国筝界第一人”。他深知,要建立“岭南古筝学派”,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为此,他不懈地做着普及古筝学习的事情。
他亲手培养了一批出类拔萃的娃娃演奏家。13岁的佛山九小的学生任飞,跟他学了7年古筝,1998年5月在北京音乐厅举办由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交响乐团协奏的“任飞古筝独奏音乐会”,成为北京音乐厅有史以来最小的演奏家。他说:“学音乐可以培养孩子逻辑思维、开拓思维。发现相似乐句中的不同点,就如三岔路口上分辨相似的路。”即使那些跟他学了几年的学生,也体会到其中的好处,而且从古筝的学习中磨练了性情。获得羊城少年音乐花会二等奖的王颖莉,品学兼优,14岁时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1岁取得生物学、法学两个博士学位,现正在美国攻读第三个博士学位。王颖莉在美国一直带着古筝,常被我驻美大使邀请参加各种联谊活动,用古筝维系了各国朋友……
最使陈安华激动的是,今天学民乐的孩子中,最多人学的就是古筝。广东现有20多个古筝考级点,有次他到深圳当评委,仅一个考级点的古筝学员就有400多人。看到浩浩荡荡的场面,他的心难以平静———过去谁买得起筝呢?贵的要上万元,便宜的也要几千元,今天却有那么多人热衷,真是国家的。因为一种乐器的兴盛,不是光看有多少尖子,而且还要有广泛的参与性。
最令他欣慰的是,他的儿女继承了父业。儿子陈蔚?是中国音乐学院李婉芬教授生前的两位研究生之一,现已回星海音乐学院当古筝老师;女儿陈潇儿古筝本科毕业后,正准备再读研究生呢。
古筝的价格?
如果你是考级的话,我建议你买两架,一架式新手的,弹到6级时就要换一台,这种的较便宜,现在市场上只要2000左右,建议你去乐器店看看,网上别买。
到7级在换一台 2500左右
不是考级的话,随便买一架。2200左右
中国古代十大古筝名曲
您好,一般的古筝2-3k块钱,普及筝,仿红木筝,专业筝的话一般的5k左右吧,有红木的。
高级的有黑檀紫檀,7-8k上万的价格。
品牌有敦煌 琼花 秦牌 金声 雅韵 东方韵等,不同古筝品牌中不同档次有质量好的和差的,需要认真选择。
如果作为特长学习,最好买4-5k左右的古筝为宜。一、价格稍微高可以鞭策学习,二、保证古筝质量。购琴时最好请专业老师帮忙试下琴。
一般的有3000的,好的嘛,一万也有 买个4000,5000的就行,只要认真学,其实买多少钱的都行
初学可以买便宜一点的,2000多左右,等练到比较好的话在去买适合自己的
买古筝一定要看好品牌 还要看是不是厂家的正规代理商 别买到的
古筝品牌 朱雀 龙凤 琼花 碧泉 雅韵 这几个都不错
敦煌古筝的特别多 敦煌韵 出口的这个系列只有上海总厂生产 还是很不错的
二手古筝一般几折卖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和《阳春白雪》
扩展资料:
高山流水
相传《水仙操》和《高山流水》这两首古琴曲都是伯牙当时成就的。从此,他的琴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但却始终没能找到一个知音。后来,俞伯牙到晋国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国。因遇大风,只好在汉阳江口停留。待风平之后,一轮仲秋之月便从浮云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头,仰视明月,俯视江面水波,琴兴,便抚琴而弹。一曲即终,忽从草丛中跳出一个樵夫来,此人对伯牙的琴艺赞叹不已。
伯牙大惊,便问道:“你会听琴吗?”
伯牙大惊,便问道:“你会听琴,你能识琴之优劣吗?”
樵夫接琴观之,答道:“此琴叫瑶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树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树必高三丈三尺,截为三段,上段声音太清,下段声音太浊,只有中段,清浊相济,轻重相兼。后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择吉日良时,凿成乐器。最初,此琴有五条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内按宫、商、角、徵、羽。后来,周文王添弦一根,称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称为武弦。因此,这琴又称文武七弦琴。”
伯牙听罢,心悦诚服,便又调弦抚琴,时而雄壮、高亢,时而舒畅、流利。樵夫时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时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礼而问道:“天下贤士,请教高名雅姓?”樵夫还礼,说:“在下姓钟,贱字子期。”伯牙叹曰:“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烛,与子期结为兄弟。并相约来年仲秋再在此地相会。
第二年仲秋时节,伯牙如期而至,谁料想此时已是与好友阴阳相隔,子期已离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坟前,抚琴而哭,弹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终,以刀断弦。并仰天而叹:“知己不在,我鼓琴为谁?”说毕,琴击祭台,琴破弦绝。 后人感其事,就在汉阳龟山尾部,月湖侧畔筑一琴台,以资纪念。
《高山流水》一曲被录入金唱片上,于1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宇宙星球的高级生物传道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信息。
高山流水遇知音
广陵散
汉魏时期相和楚调组曲之一。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遭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以寄托。现存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又一说: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即今安徽寿县境内)的民间乐曲。曾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奏,现仅存古琴曲,以《神奇秘谱》载录最早。早期并无内容记载,现多数琴家按照聂政刺韩王的民间传说来解释(与正史有出入)。
据《琴操》中所载:聂政,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为韩王铸剑误期而被杀。为报父仇,上泰山刻苦学琴十年之后,漆身吞炭,改变音容,返回韩国,在离宫不远处弹琴,高超的琴艺使行人止步,牛马停蹄。韩王得悉后,召进宫内演奏,聂政趁其不备,从琴腹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为免连累母亲,便毁容自尽。
后人曾为古琴曲《广陵散》所加分段标题,有的以与故事相应的情节取名,乐曲所表现的情绪,与这个悲壮的传说也确有不少相通之处。
《神奇秘谱》所载《广陵散》,分开指(一段)、小序(三段)、大序(五段)、正声(十八段)、乱声(十段)、后序(八段)共四十五段。此曲早已绝响,解放后不少琴家才将它译奏出来。乐曲定弦特别,第二弦与第一弦同音,使低音旋律同时可在这两条弦上奏出,取得强烈的音响效果。
据《琴议》记载:嵇康非常喜爱《广陵散》,经常弹奏它,以致招来许多人前来求教,但嵇康概不传授。死前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如今绝矣”。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模制嵇康画像砖,描绘了嵇康席坐抚琴,气宇昂轩的形象。
平沙落雁
明朝此曲称《落雁平沙》。描写雁群降落前在空际盘旋顾盼的情景。又名《雁落平沙》或《平沙》。作者传有唐代陈子昂、宋代毛敏仲、明代朱权等,众说不一。此曲琴谱最初载于明末《古音正宗》(1634年)。问世以后,深受琴家喜爱,不仅广为流传,而且经过加工发展,形成段数、定弦、调式、意境等方面不尽相同,又各具特色的多种版本,是传谱最多的琴曲之一。
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天空盘旋顾盼的情景。
对于曲情的理解,有“取清秋寥落之意,鸿雁飞鸣”来描写秋天景物的;有“取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的;也有从鸿雁“回翔瞻顾之情,上下颉颃之态,翔而后集之象,惊而复起之神”。“既落则沙平水远,意适心闲,朋侣无猜,雌雄有叙”,发出世事险恶,不如雁性的感慨的。现在流传的多数是七段,主要的音调和音乐形象大致相同,旋律起而又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基调静美,但静中有动。
梅花三弄
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故称“三弄”。相传
晋恒伊作笛《梅花三弄》,后人移植为琴曲。乐曲通过歌颂梅花不畏寒霜、迎风斗雪的顽强性格,来赞誉具有高尚情操之人。
12年王建中改编成钢琴曲,表现的主题则是《咏梅》。
十面埋伏
中国传统琵琶曲之一。《十面埋伏》乐曲是公元前202年我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为题材,描绘刘邦和项羽在垓下决战的情景。乐曲主要歌颂了楚汉的胜利者刘邦,尽力刻画“得胜之师”的威武雄姿,全曲气势恢弘,充斥着金戈铁马的肃杀之声。
又名《淮阳平楚》:谱最早见于《华秋频琵琶谱》(1819)。明王宝(1598-1662)《四照堂集。汤琵琶传》中记琵琶家汤应曾奏《楚汉》。“楚汉一曲。当其两军决斗是,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金、剑击声、人马群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悲,终而涕泪之无从也,其成人如此。”所绘之情景、声色与今之《十面埋伏》甚近似。全曲分十三个段落,都标题可归三部分:
第一部分:
(1)“列营”全曲序引,表现出征前的金鼓战号齐鸣,众人呐喊的激励场面。音乐有散渐快,调式的复合性及其交替转换,更使音乐增加不稳定性。
(2)“吹打”。
(3)“点将”主题呈式,用接连不断的长轮指手法(但轮一句轮一拂轮)和“扣、抹、弹、
抹”组合指法,表现将士威武的气派。
(4)“排阵”。
(5)“走队”音乐与前有一定的对比,用“遮、分”和“遮、划”手法进一步展现军队勇武矫健的雄姿。
第二部分:
(6)埋伏 表现决战前夕夜晚,汉军在垓下伏兵,气象宁静而又紧张,为下面两段作铺垫。
(7)鸡鸣山小战 楚汉两军短兵相接,刀枪相击,气息急促,音乐初步展开。
(8)九里山大战 描绘两军激战的生死搏杀场面。马蹄声、刀戈相击声、呐喊声交织起伏,震撼人心。先用“划、排、弹、排”交替弹法,后用拼双弦、推拉等技法,将音乐推向高潮。
第三部分:
(9)项王败阵。
(10)乌江自刎 先是节奏零落的同音反复和节奏紧密的马蹄声交替,表现了突围落荒而走的项王和汉军紧追不舍的场面;然后是一段悲壮的旋律,表现项羽自刎;最后四弦一“划”后急“伏”(又称“煞住”),音乐戛然而止。
原曲还有:
(11)众串凯。
(12)诸将争功。
(13)得胜回营。卫仲乐先生的演奏指“自刎”止,后三段删去不奏。今日诸家大多承用此
法。
整曲来看,又有“起、承、转、合的”布局性质。第一部分含五段为“起、承部”,第二部分含三段为“转”部,第三部分含二段为“合”部。
《十面埋伏》可以说是把古代琵琶表演艺术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创造了单个乐器的独奏形式表现波澜壮阔的史诗场面(而现代,这往往需要大乐队式的交响曲体裁方能得以完成),直到今天,《十面埋伏》依然是琵琶演奏艺术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名作。
夕阳箫鼓
是抒情写意的乐曲,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会根据经曲
改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
最早版本是1842年的“夕阳箫歌”,1864年前成书的《今乐考证》称为中国传统琵琶曲《夕阳箫歌》, 1895年被改编为《浔阳琵琶》时已将以来的六段编成十段,各段分别借用唐代乐府题名,至1932年改为民乐合奏,定名《春江花月夜》,情趣也由原来“秋意晚江别”而发展成比较健康向上,春意盎然,清新优美。
解放后用乐队合奏全曲分成十段,犹如十幅连续的画面:1、江楼钟鼓,2、月上东山,3、风回曲水, 4、花影层台,5、水云深际6、渔歌唱晚,7、回澜拍岸,8、桡鸣远籁,9、欸乃归舟,10、尾声。
这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优美流畅。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赞颂了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姿。
渔樵问答
乐曲通过鱼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了对追逐
名利者的鄙弃。乐曲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旋律飘逸潇洒,表现出鱼樵悠然自得的神态。正如《琴学初津》曲意深长,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歌之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胡笳十八拍
根据同名诗谱写的乐曲,反应主题是“文姬归汉”。汉末,著名文学
家、古琴家蔡邕的女儿蔡琰(文姬),在兵乱中被匈奴所获,留居南匈奴与左贤王为妃,生了两个孩子。后来曹操派人把她接回,她写了一首长诗,叙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乡别子的情怀。
全诗共十八段,谱作成套歌曲十八首。据郭沫若说,突厥语称“首”为“拍”,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又因该诗是她有感于胡笳的哀声而作,所以名为《胡笳十八拍》或《胡笳鸣》。原是琴歌,但魏晋以后逐渐演变成为两种不同的器乐曲,称《大胡笳鸣》、《小胡笳鸣》。前者即为《胡笳十八拍》的嫡传。
唐代琴家黄庭兰以擅弹此曲著称。李颀有《听董大弹胡笳》诗:“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就是对
该曲内容的概括。现存的曲谱最早见于1425年刊行的《神奇秘谱》本,称“大、小胡笳”,都是无歌词的器乐曲。可唱的琴歌《胡笳十八拍》,初见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 1611年)孙丕显所刻的《琴适》中,也就是现在最流行的谱本,其歌词即文姬所作的“我生之初尚无为……”。音乐基本上用一字对一音的手法,带有早期歌曲的特点。从第一拍到第九拍,以及第十二、十三两拍,都有一个相同的尾声,有受汉代相和大曲影响的痕迹。全曲为六声羽调,常用升高的徵音(升5)和模进中形成的高音(升1)作为调式外音。情绪悲凉激动,感人颇深。
汉宫秋月
琵琶曲,后被改编二胡、江南丝竹等。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幽怨悲泣
汉宫秋月
的情绪。汉末战乱中,蔡文姬流落到南匈奴达十二年之久,她身为左贤王妻,然而十分思念故乡。当曹操派人接她回内地时,她又不得离开两个孩子,还乡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心情非常矛盾。据载,二胡是刘天华先生所传。《汉宫秋月》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阳春白雪
相传为春秋时期的晋国师旷或齐国刘涓子所作,“白雪”取
阳春白雪
另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
历来有“大阳春”和“小阳春”(又名“快板阳春”)两种不同版本。前者指李芳园、沈浩初整理的十段与十二段的乐谱;后者是近代琵琶家汪昱庭(1872 - 1951)所传,全曲只有七个乐段,可划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是一首具有循环因素的变奏体的乐曲。“起”部标题名为“独占鳌头”,使用加花、“隔凡”以及结构上的扩充和紧缩等民间常用旋法,使《八板》原型得到变化发展,并以半轮、推拉等演奏技巧润饰曲调,充满了生动活泼、明快愉悦的情绪。乐曲开头的八小节在后面循环再现,是全曲各个部分的“合头”。“承”部共两段:“风摆荷花”和“一轮明月”。在八小节“合头”再现以后,高音区展开的旋律更加花簇,结构也扩大了,情绪比“起”部更为热烈。“转”部包括“玉版参禅”、“铁策板声”、“道院琴声”三段,这是一个对比性的段落。
《八板》变体运用分割和倒装、变化节奏等方法加以展开,并在第六段中引入了新的音乐材料。在演奏上时而用扳的技法奏出强音;时而用摭分弹出轻盈的曲调,尤其是第六段围绕徵音弹出的一连串泛音,更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晶莹四射,充满活力。“合”部标题为“东皋鹤鸣”,再现了第二段,并在尾部作了扩充。通过慢起渐快的速度,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进行,并在每拍头上加“划”,不断增加音乐的强度,使全曲在强烈的气氛中结束。
参考资料:
古筝十大名曲欣赏(中国古筝十大名曲欣赏)
二手古筝一般七折到八折卖。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不同的卖家拿货折扣不一样,市面上是7折到9折可以到扬州市金声古筝有限公司购买,古筝,弹拨弦鸣乐器,又名汉筝、秦筝,是汉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流行于中国各地。常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和歌舞、戏曲、曲艺的伴奏。
哪种古筝音色好?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古筝十大名曲欣赏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古筝十大名曲欣赏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古筝十大名曲
《渔舟唱晚》、《高山流水》、《寒鸦戏水》?、《汉宫秋月》、《蕉窗夜雨》、《林冲夜奔》、《侗族舞曲》、《东海渔歌》、《香山射鼓》、《战台风》。
1、《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一般以为此曲是娄树华在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
曲名取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名篇《滕玉阁序》中的佳名:“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整首乐曲极富诗情画意,旋律流畅,先慢后快,先松后紧,情绪层层迭进,生动描绘出了夕阳西照下的湖光山色及渔舟竞归、渔人唱和的怡人境界。
2、《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此曲最早见于我国现存最早的琴曲集《神奇秘谱》。《高山流水》是一首绘景写意的作品,旋律悠扬流畅,风格淡雅清新,音韵古朴典雅,意境深远绵长。乐曲取中国古代著名的音乐故事“伯牙摔琴谢知音”为题材,表现一种“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海”的境界。
3、《寒鸦戏水?》
寒鸦又名鸥鸟,这是一首顶顶有名的潮州筝曲,是潮洲弦诗《软套》十大曲中最富诗意的一首。全曲以别致幽雅的旋律、清新的格调,独特的韵味,明快跌宕,演绎了寒鸦在水中悠闲自得,互相追逐嬉戏的情景。
古筝名曲十大名曲
古筝十大名曲有《渔舟唱晚》、《高山流水》、《寒鸦戏水》?、《汉宫秋月》、《蕉窗夜雨》、《林冲夜奔》、《侗族舞曲》、《东海渔歌》、《香山射鼓》、《战台风》。
1、《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一般以为此曲是娄树华在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
2、《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是一首绘景写意的作品,旋律悠扬流畅,风格淡雅清新,音韵古朴典雅,意境深远绵长。乐曲取中国古代著名的音乐故事“伯牙摔琴谢知音”为题材,表现一种“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海”的境界。
3、《寒鸦戏水?》
寒鸦又名鸥鸟,这是一首顶顶有名的潮州筝曲,是潮洲弦诗《软套》十大曲中最富诗意的一首。全曲以别致幽雅的旋律、清新的格调,独特的韵味,明快跌宕,演绎了寒鸦在水中悠闲自得,互相追逐嬉戏的情景。
4、《汉宫秋月》
汉宫秋月是王雪晴-南北古筝名家名曲,《汉宫秋月》原为崇明派琵琶曲,风格纯朴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中国古代十大古筝名曲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和《阳春白雪》
扩展资料:
高山流水
相传《水仙操》和《高山流水》这两首古琴曲都是伯牙当时成就的。从此,他的琴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但却始终没能找到一个知音。后来,俞伯牙到晋国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国。因遇大风,只好在汉阳江口停留。待风平之后,一轮仲秋之月便从浮云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头,仰视明月,俯视江面水波,琴兴,便抚琴而弹。一曲即终,忽从草丛中跳出一个樵夫来,此人对伯牙的琴艺赞叹不已。
伯牙大惊,便问道:“你会听琴吗?”
伯牙大惊,便问道:“你会听琴,你能识琴之优劣吗?”
樵夫接琴观之,答道:“此琴叫瑶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树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树必高三丈三尺,截为三段,上段声音太清,下段声音太浊,只有中段,清浊相济,轻重相兼。后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择吉日良时,凿成乐器。最初,此琴有五条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内按宫、商、角、徵、羽。后来,周文王添弦一根,称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称为武弦。因此,这琴又称文武七弦琴。”
伯牙听罢,心悦诚服,便又调弦抚琴,时而雄壮、高亢,时而舒畅、流利。樵夫时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时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礼而问道:“天下贤士,请教高名雅姓?”樵夫还礼,说:“在下姓钟,贱字子期。”伯牙叹曰:“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烛,与子期结为兄弟。并相约来年仲秋再在此地相会。
第二年仲秋时节,伯牙如期而至,谁料想此时已是与好友阴阳相隔,子期已离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坟前,抚琴而哭,弹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终,以刀断弦。并仰天而叹:“知己不在,我鼓琴为谁?”说毕,琴击祭台,琴破弦绝。后人感其事,就在汉阳龟山尾部,月湖侧畔筑一琴台,以资纪念。
《高山流水》一曲被录入金唱片上,于1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宇宙星球的高级生物传道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信息。
高山流水遇知音
广陵散
汉魏时期相和楚调组曲之一。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遭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以寄托。现存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又一说: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的民间乐曲。曾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奏,现仅存古琴曲,以《神奇秘谱》载录最早。早期并无内容记载,现多数琴家按照聂政刺韩王的民间传说来解释。
据《琴操》中所载:聂政,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为韩王铸剑误期而被杀。为报父仇,上泰山刻苦学琴十年之后,漆身吞炭,改变音容,返回韩国,在离宫不远处弹琴,高超的琴艺使行人止步,牛马停蹄。韩王得悉后,召进宫内演奏,聂政趁其不备,从琴腹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为免连累母亲,便毁容自尽。
后人曾为古琴曲《广陵散》所加分段标题,有的以与故事相应的情节取名,乐曲所表现的情绪,与这个悲壮的传说也确有不少相通之处。
《神奇秘谱》所载《广陵散》,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共四十五段。此曲早已绝响,解放后不少琴家才将它译奏出来。乐曲定弦特别,第二弦与第一弦同音,使低音旋律同时可在这两条弦上奏出,取得强烈的音响效果。
据《琴议》记载:嵇康非常喜爱《广陵散》,经常弹奏它,以致招来许多人前来求教,但嵇康概不传授。死前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如今绝矣”。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模制嵇康画像砖,描绘了嵇康席坐抚琴,气宇昂轩的形象。
平沙落雁
明朝此曲称《落雁平沙》。描写雁群降落前在空际盘旋顾盼的情景。又名《雁落平沙》或《平沙》。作者传有唐代陈子昂、宋代毛敏仲、明代朱权等,众说不一。此曲琴谱最初载于明末《古音正宗》。问世以后,深受琴家喜爱,不仅广为流传,而且经过加工发展,形成段数、定弦、调式、意境等方面不尽相同,又各具特色的多种版本,是传谱最多的琴曲之一。
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天空盘旋顾盼的情景。
对于曲情的理解,有“取清秋寥落之意,鸿雁飞鸣”来描写秋天景物的;有“取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的;也有从鸿雁“回翔瞻顾之情,上下颉颃之态,翔而后集之象,惊而复起之神”。“既落则沙平水远,意适心闲,朋侣无猜,雌雄有叙”,发出世事险恶,不如雁性的感慨的。现在流传的多数是七段,主要的音调和音乐形象大致相同,旋律起而又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基调静美,但静中有动。
梅花三弄
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故称“三弄”。相传
晋恒伊作笛《梅花三弄》,后人移植为琴曲。乐曲通过歌颂梅花不畏寒霜、迎风斗雪的顽强性格,来赞誉具有高尚情操之人。
12年王建中改编成钢琴曲,表现的主题则是《咏梅》。
十面埋伏
中国传统琵琶曲之一。《十面埋伏》乐曲是公元前202年我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为题材,描绘刘邦和项羽在垓下决战的情景。乐曲主要歌颂了楚汉的胜利者刘邦,尽力刻画“得胜之师”的威武雄姿,全曲气势恢弘,充斥着金戈铁马的肃杀之声。
又名《淮阳平楚》:谱最早见于《华秋频琵琶谱》。明王宝《四照堂集。汤琵琶传》中记琵琶家汤应曾奏《楚汉》。“楚汉一曲。当其两军决斗是,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金、剑击声、人马群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悲,终而涕泪之无从也,其成人如此。”所绘之情景、声色与今之《十面埋伏》甚近似。全曲分十三个段落,都标题可归三部分:
第一部分:
“列营”全曲序引,表现出征前的金鼓战号齐鸣,众人呐喊的激励场面。音乐有散渐快,调式的复合性及其交替转换,更使音乐增加不稳定性。
“吹打”。
“点将”主题呈式,用接连不断的长轮指手法和“扣、抹、弹、
抹”组合指法,表现将士威武的气派。
“排阵”。
“走队”音乐与前有一定的对比,用“遮、分”和“遮、划”手法进一步展现军队勇武矫健的雄姿。
第二部分:
埋伏表现决战前夕夜晚,汉军在垓下伏兵,气象宁静而又紧张,为下面两段作铺垫。
鸡鸣山小战楚汉两军短兵相接,刀枪相击,气息急促,音乐初步展开。
九里山大战描绘两军激战的生死搏杀场面。马蹄声、刀戈相击声、呐喊声交织起伏,震撼人心。先用“划、排、弹、排”交替弹法,后用拼双弦、推拉等技法,将音乐推向高潮。
第三部分:
项王败阵。
乌江自刎先是节奏零落的同音反复和节奏紧密的马蹄声交替,表现了突围落荒而走的项王和汉军紧追不舍的场面;然后是一段悲壮的旋律,表现项羽自刎;最后四弦一“划”后急“伏”,音乐戛然而止。
原曲还有:
众串凯。
诸将争功。
得胜回营。卫仲乐先生的演奏指“自刎”止,后三段删去不奏。今日诸家大多承用此
法。
整曲来看,又有“起、承、转、合的”布局性质。第一部分含五段为“起、承部”,第二部分含三段为“转”部,第三部分含二段为“合”部。
《十面埋伏》可以说是把古代琵琶表演艺术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创造了单个乐器的独奏形式表现波澜壮阔的史诗场面,直到今天,《十面埋伏》依然是琵琶演奏艺术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名作。
夕阳箫鼓
是抒情写意的乐曲,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会根据经曲
改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
最早版本是1842年的“夕阳箫歌”,1864年前成书的《今乐考证》称为中国传统琵琶曲《夕阳箫歌》,1895年被改编为《浔阳琵琶》时已将以来的六段编成十段,各段分别借用唐代乐府题名,至1932年改为民乐合奏,定名《春江花月夜》,情趣也由原来“秋意晚江别”而发展成比较健康向上,春意盎然,清新优美。
解放后用乐队合奏全曲分成十段,犹如十幅连续的画面:1、江楼钟鼓,2、月上东山,3、风回曲水,4、花影层台,5、水云深际6、渔歌唱晚,7、回澜拍岸,8、桡鸣远籁,9、_乃归舟,10、尾声。
这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优美流畅。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赞颂了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姿。
渔樵问答
乐曲通过鱼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了对追逐
名利者的鄙弃。乐曲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旋律飘逸潇洒,表现出鱼樵悠然自得的神态。正如《琴学初津》曲意深长,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歌之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胡笳十八拍
根据同名诗谱写的乐曲,反应主题是“文姬归汉”。汉末,著名文学
家、古琴家蔡邕的女儿蔡琰,在兵乱中被匈奴所获,留居南匈奴与左贤王为妃,生了两个孩子。后来曹操派人把她接回,她写了一首长诗,叙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乡别子的情怀。
全诗共十八段,谱作成套歌曲十八首。据郭沫若说,突厥语称“首”为“拍”,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又因该诗是她有感于胡笳的哀声而作,所以名为《胡笳十八拍》或《胡笳鸣》。原是琴歌,但魏晋以后逐渐演变成为两种不同的器乐曲,称《大胡笳鸣》、《小胡笳鸣》。前者即为《胡笳十八拍》的嫡传。
唐代琴家黄庭兰以擅弹此曲著称。李颀有《听董大弹胡笳》诗:“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就是对
该曲内容的概括。现存的曲谱最早见于1425年刊行的《神奇秘谱》本,称“大、小胡笳”,都是无歌词的器乐曲。可唱的琴歌《胡笳十八拍》,初见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孙丕显所刻的《琴适》中,也就是现在最流行的谱本,其歌词即文姬所作的“我生之初尚无为”。音乐基本上用一字对一音的手法,带有早期歌曲的特点。从第一拍到第九拍,以及第十二、十三两拍,都有一个相同的尾声,有受汉代相和大曲影响的痕迹。全曲为六声羽调,常用升高的徵音和模进中形成的高音作为调式外音。情绪悲凉激动,感人颇深。
汉宫秋月
琵琶曲,后被改编二胡、江南丝竹等。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幽怨悲泣
汉宫秋月
的情绪。汉末战乱中,蔡文姬流落到南匈奴达十二年之久,她身为左贤王妻,然而十分思念故乡。当曹操派人接她回内地时,她又不得离开两个孩子,还乡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心情非常矛盾。据载,二胡是刘天华先生所传。《汉宫秋月》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阳春白雪
相传为春秋时期的晋国师旷或齐国刘涓子所作,“白雪”取
阳春白雪
另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
历来有“大阳春”和“小阳春”两种不同版本。前者指李芳园、沈浩初整理的十段与十二段的乐谱;后者是近代琵琶家汪昱庭所传,全曲只有七个乐段,可划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是一首具有循环因素的变奏体的乐曲。“起”部标题名为“独占鳌头”,使用加花、“隔凡”以及结构上的扩充和紧缩等民间常用旋法,使《八板》原型得到变化发展,并以半轮、推拉等演奏技巧润饰曲调,充满了生动活泼、明快愉悦的情绪。乐曲开头的八小节在后面循环再现,是全曲各个部分的“合头”。“承”部共两段:“风摆荷花”和“一轮明月”。在八小节“合头”再现以后,高音区展开的旋律更加花簇,结构也扩大了,情绪比“起”部更为热烈。“转”部包括“玉版参禅”、“铁策板声”、“道院琴声”三段,这是一个对比性的段落。
《八板》变体运用分割和倒装、变化节奏等方法加以展开,并在第六段中引入了新的音乐材料。在演奏上时而用扳的技法奏出强音;时而用摭分弹出轻盈的曲调,尤其是第六段围绕徵音弹出的一连串泛音,更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晶莹四射,充满活力。“合”部标题为“东皋鹤鸣”,再现了第二段,并在尾部作了扩充。通过慢起渐快的速度,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进行,并在每拍头上加“划”,不断增加音乐的强度,使全曲在强烈的气氛中结束。
参考资料:
古筝独奏十大名曲
第一首《渔舟唱晚》
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整首乐曲极富诗情画意,旋律流畅,先慢后快,先松后紧,情绪层层迭进,生动描绘出了夕阳西照下的湖光山色及渔舟竞归、渔人唱和的怡人境界。该曲不仅为筝曲的代表曲目之一,亦被移植成为小提琴、钢琴、长笛等西洋乐器的独奏。
第二首《出水莲》
为广东潮州客家筝曲。有人为该曲作题解曰:“盖以红莲出水喻乐之初奏,象征基艳嫩也。”该曲以悠扬清丽的旋律和“重六调”的特殊韵味,曲趣清纯剔透,寄托了人们对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的赞美。
第三首《高山流水》
为我国十大古曲之一,浙江筝派的代表作。全曲以清弹为主,由高山和流水两个部分组成:前半部运用了相隔两个八度的带按滑的“大撮”,浑厚而优美的音色,描绘了高山之雄伟苍劲。
乐曲的后半部分则在按滑的同时大量而连续的使用了上下行刮奏手法,细腻地刻画了流水的不同形态,由细流涓涓低?婉转直至汇流成河的壮丽景象。《高山流水》是一首绘景写意的作品,旋律悠扬流畅,风格淡雅清新,音韵古朴典雅,意境深远绵长。
第四首《林冲夜奔》
陆修棠、王异之于1962年根据昆曲《宝剑记?夜奔》一折为题材,以曲牌《新水令》的旋律为素材加以改编发展而成,表现《水浒传》中豹子头林冲在遭受官府迫害之后于风雪之夜投奔梁山的故事,乐曲犹如琵琶传统曲目中的“武曲”,气势壮烈,情绪激昂。
第五首《侗族舞曲》
表现了侗寨风情,抒发了侗家儿女热爱美好生活的欢乐情绪。
全曲共分四段:一、中速稍快,侗寨之歌;二、稍快,粗犷而热烈的芦笙舞;三、慢速,月夜侗寨家琵琶深情;四、中速稍快,赞美侗乡。乐曲旋律中交替运用了“升主音”与“降主音”,展现了侗族音乐的一种特殊风格。在第二段中作者运用了一种特倚音技巧,烘托了粗犷、热烈的气氛。
第六首《汉宫秋月》
有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种是二胡曲,是1929年左右刘天华先生记录了粤胡曲《汉宫秋月》谱,改由二胡演奏,据考,粤胡曲《汉宫秋月》源出同名琵琶曲的第一段;另一种即为筝曲。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为不同谱本。
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全曲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对月惆怅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筝曲演奏运用了揉、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纯朴古雅,富有韵味,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之一。
第七首《寒鸦戏水》
是“客家筝曲”中名作。“客家”指南,宋末年为避战乱而迁居广东潮州、梅县一带的中原人民,所以“客家筝曲”又叫“中州古调”,流传于潮州一带。乐曲用了潮州音乐特有的“重六调”演奏,使其产生了特殊的地方色彩。
古筝的旋律清新明亮而轻盈多姿,配以音色低厚的椰胡穿插其间,时分时合,相得益彰,听来饶有情趣。生动地描绘了寒鸦在水中逐戏的情景。
第八首《东海渔歌》
张燕创作于七十年代的作品。乐曲表现了东海渔民欢乐而又紧张的劳动生活以及他们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乐曲以上下?v音描绘的大海波涛,以号子音调刻画的劳动场面和宽广的歌唱性主题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当代渔民的气质和生活热情。
第九首《香山射鼓》
作于1980年,1983年在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上被评为优秀音乐作品。该曲取材于西安鼓乐中的同名乐曲和琵琶古曲《月儿高》。作者在乐曲的演奏上借鉴了陕西秦筝的技巧并吸收了陕西地方戏曲的韵味使该曲充满了浓郁的地方风味。
乐曲表现了空山梵音、虚无缥缈的空灵意境以及人们在山中举行香会时的热闹场面。
第十首《战台风》
六十年代中期,王昌元有感于上海码头工人与台风顽强搏斗的精神而创作的。
乐曲共分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描绘码头热烈欢腾的劳动场面;第二部分以特殊的演奏技法模拟出台风的呼啸奔腾;第三部分已逐渐形成的紧张而强烈的音乐效果,生动地描绘了工人们与台风搏斗的场面;第四部分的旋律宽广舒展,抒发了工人们战胜台风后的喜悦心情。
最后是第一部分的再现,乐曲磅礴壮阔的气势和生动鲜明的形象给听众以深刻的印象。
古筝如何保养?一般古筝的寿命为多长时间?
中国古筝先有四大品牌,现在古筝品牌太多,都说自己是中国名牌,但最好还是老牌子大厂生产南“敦煌”北“朱雀”,多为音乐学院专业演奏用筝,江南扬州古筝品牌集多,听说以、龙风、京韵、碧泉、金声、雅韵等等十几个品牌,但河南的中州和福建的钟声,从音色音质都代表作中国古筝的风格和特色。初学者首选应该是“敦煌”学习筝,价格多在一千三、四,
筝的维修与保养
长途运输,请将筝码拆下,新弦安装时注意琴码搁弦点的受力过大,弦张力基本到位后再安琴码。
古筝是木质结构乐器,面、底板是由松软的桐木制成,所以它对外界环境的影响非常敏感。一张古筝护理得好可弹一辈子,并流传后世;护理得不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出现裂、脱(胶)、翘(变形)等,导致报废。
1、 筝的高音弦易断,可购置1-9弦做备用,低音弦一般不易断。断了弦要立即补上。
2、 经常把音调准,才能保持音色的纯净。
3、筝弦是钢丝外缠尼龙,如淋雨受潮或手汗过多会使里面钢丝生锈,弦子发黄,易老化。平时不要用潮手弹筝,不要用潮布抹筝弦,不要用小刀或其他硬器刮弦,除尘请用软毛刷子,灰尘应及时处理。
4、儿童弹筝前要洗手,不要用油手弹筝,要爱护面板,不要碰伤,为了防止灰尘,最好做一个罩子将筝罩起来,弹奏结束将罩子罩好。
5、平时将筝放于室内,不能淋雨,不要放在阳光下长时间曝晒,更不要靠近暖气等极度干燥的环境下。因古筝的内腔较大,并且木料裸露,特别是面板料松软,非常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所以在阴雨天或黄霉季节不弹筝时,最好把出音孔遮掩,以免板面受潮后影响发音,或因受潮胶合处上霉使胶着力过早地失效。
1、 如短时间不弹筝,也不要将弦子松掉或将筝柱下掉,只要防潮,防晒,防灰即可,不可直接放在地上或挂在潮湿的墙上。湿气较重时,将古筝放入盒内,并在盒内放入干燥剂。
2、 弹奏前要将手擦干净,以防手指上的水、汗、油等粘在弦上,使弦被弄脏或生锈而缩短使用期。
3、 移动筝柱校音时,应用手先向上抵弦,减少弦对筝柱的压力后再移动,以免损伤(特别是尼龙钢丝弦)和擦伤面板。
4、 经常使用,可保持乐器共鸣体长期处于良好的振动状态,有利于乐器结构之间进一步调和,使筝色相对稳定。
1)每次练完琴后,在古筝上盖一块布,这样既可以保护乐器,又可以防止灰尘落在琴上。如果房间里环境不好,最好把古筝放回盒子里,以免阳光直射或碰坏。
2)要经常擦拭筝身和琴码,保持乐器清洁。
3)如果外出旅行或演出,古筝需要运输时,要先把琴码卸掉再放入盒内,以保护乐器不受碰撞损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