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高山流水》为什么是名曲?

古筝名曲高山流水_古筝名曲高山流水 清新古筝轻音乐欣赏

筝曲《高山流水》,音乐与琴曲迥异,同样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现有多种流派谱本。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则是浙江武林派的传谱,旋律典雅,韵味隽永,颇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 山东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也称《四段曲》、《四段锦》。 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则是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快,民间艺人常在初次见面时演奏,以示尊敬结交之意。这三者及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间毫无共同之处,都是同名异曲

第一段:引子部分。旋律在宽广音域内不断跳跃和变换音区,虚微的移指换音与实音相间,旋律时隐时现。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无定。 第二、三段:清澈的泛音,活泼的节奏,犹如“淙淙铮铮,幽间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息心静听,愉悦之情油然而生。第三段是二段的移高八度重复,它省略了二段的尾部。 第四、五段:如歌的旋律,“其韵扬扬悠悠,俨若行云流水。” 第六段:先是跌宕起伏的旋律,大幅度的上、下滑音。接着连续的“猛滚、慢拂”作流水声,并在其上方又奏出一个递升递降的音调,两者巧妙的结合,真似“极腾沸澎湃之观,具蛟龙怒吼之象。息心静听,宛然坐危舟过巫峡,目眩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万壑争流之际矣。”(见清刊本《琴学丛书·流水》之后记,1910年) 第七段:在高音区连珠式的泛音群,先降后升,音势大减,恰如“轻舟已过,势就倘佯,时而余波激石,时而旋洑微沤。”(《琴学丛交·流水》后记) 第八段:变化再现了前面如歌的旋律,并加入了新音乐材料。稍快而有力的琴声,音乐充满着热情。段末流水之声复起,令人回味。 第九段:颂歌般的旋律由低向上引发,富于。段末再次出现第四段中的材料,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八、九两段属古琴曲结构中的“复起”部分。 尾声情越的泛音,使人们沉浸于“洋洋乎,诚古调之希声者乎”之思绪中。

请问《高山流水》为什么是名曲?

中国古典音乐十大名曲分别《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和《阳春白雪》。

1、《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琴曲和筝曲两种:

古琴曲。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乐谱有《高山》《流水》两曲,本只一曲。至唐分为两曲。两千多年来,《高山》和《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古筝曲。古筝曲与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间毫无共同之处,都是同名异曲,风格也完全不同。

2、《广陵散》

古琴曲。《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现多数琴家按照聂政刺韩王的民间传说来解释:据《琴操》记载:战国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扬韩国。韩王召他进宫演奏,聂政终于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自己毁容而死。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成琴曲,慷慨激昂,气势宏伟。

3、《平沙落雁》

古琴曲。该曲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天空盘旋顾盼的情景。曲情的理解,有描写秋天景物的;有寓鹄鸿之志的;也有发出世事险恶,不如雁性的感慨的。音调基调静美,静中有动,旋律起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俞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俞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魏魏乎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流水”?钟子期死,俞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明代冯梦龙在他编纂的短篇集《警世通言》中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更使“高山流水”名满天下,成为是否精通音乐的试金石。

“高山流水”有古琴曲和古筝曲两种。原创的“高山流水”早已失传,现存曲目是后人所托。即便如此,“高山”让你仿佛看到了它的巍峨挺拔、绵延起伏;“流水”让你感觉到了轻重缓急源远流长潺潺不断清澈凛冽。它们的确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写意”的集大成者,称为名曲实不过份。

18年美国探测外星生命的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带有一套“地球之声”唱片,集中了代表了地球人的声音,科学,形象,音乐,思想和感情,作为人类送给外星人的第一份礼物。在音乐节目,有贝多芬,巴赫的名曲,有各国的民族乐曲,这其中就有中国古乐“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