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小女孩子几岁学古筝,钢琴,跳舞最好?

2.古筝要多久才能学会

3.高二学古筝会影响学习吗,我不是想加分

4.怎么样背古筝曲子快点啊?能让我精神集中点?

5.求琵琶语 古筝谱,是D调的更好啦!

古筝入门曲谱认读_古筝曲谱新手入门

古筝技法的一些领悟 在练习的过程中有了一些领会。再来和各位筝友交流一下: 1. 古筝在触弦时讲究手指的爆发力,也就是很突然的发力再放松的感觉。如果感觉不对。单纯的理解为突然很用力的拨弦,那就会发出硬绑绑的声音。其实更多的要注重内心的体会。还是要提到静心的一个感觉。在弹大撮时更容易找到爆发力的感觉。把手放在指定的位置后,内心是放松的,但一定要感觉所有的力量都到了手指尖上后才开始弹。这种内心的意会一定要有。然后迅速的发力。一定要用指尖来弹才会发出好听的声音。练习琶音时也是同样的。如果手没摆好,没有准备的就匆忙的去拨弦,弹出的音效是不好听的。音也不会清晰和均匀。还是两个字:慢练。一定要把手形摆好了后,然后内心有所意会,即所有的力聚集在指尖上了才弹,这样才容易逐渐的找到感觉。当然找到感觉后,正确的爆发力就成了一件自然的事了。 2. 弹曲子前的准备和曲中音之间衔接的准备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等到弹到那个音才去想,这里该用什么指法,那是不行的。想想其实弹曲子就好象拼图。把每一个块都正确的拼上去了,才会显出美丽的画面来,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导致整体的不完美。所以,也许你觉得手型不是那么重要,到了一定的阶段,你也能弹出高级以上的曲子,但外观上看就不那么美观了。其实每种乐器都一样,每个老师的教法也不同,常在网上看见就连中音的一些教授弹出的手形也不一定好看。手形也千差万别。虽然都能弹同级别的曲子,但整体来看就千差万别了。就好象衣服穿上都能御寒,但漂亮的衣服穿上又会别有一番风景了,所以我认为初期阶段一定要追求一个标准的手形和弹奏方法。等练到一定的火候,手形。意境便可随心所欲的变幻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了。比如坐姿,弹曲之前的起手姿势,表情。。其实太多的细节需要学习了。那次看到一个女孩弹了一首曲子,人很漂亮,曲子也弹得很不错。意境也有。但只有一个细节没做好,让人看到就觉得总差了点什么。在弹曲的过程中她的身体始终处于歪斜状态。这就是坐姿的问题。初期阶段基本功不扎实的时候,一个细节都会影响整首曲子的质量。有的人坐在琴凳上处于后仰姿态,除了导致姿态不美之外,身体的发力点也不是靠前的,就好象你端一根凳子,是后仰着能轻松的端起,还是前倾的力量更容易呢?所以不要小看这些细节。基本功没到一定的火候,千万不要加入莫须有的动作和自我的姿态,你得相信象朗朗那样的倾情弹奏绝不是一个连手指都还站不稳的初学者能做到的随心自如。先一步一步的走稳了,才有可能跑,跳和做出其它的姿势。 3. 为什么人家能弹快,我不能呢?其实问题有几个: 1. 基本功没到一定火候,弹快了手就僵,僵了的东西是动不了,就象手变冷了,动作自然就减慢了,只有暖和起来,才能自如的加快。所以多练习基本功和时间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忙是忙不了的。 2. 任何一首曲子都需要在慢-快-慢-快这样的反复分解的练习中才可以达到速度的。 3. 曲中很快的快板部份,要弹得几乎闭着眼都能找到位置了才快得起来。也就是熟悉到手能很自然的就摆那个音去了,根本没有空余的时间去想哪根弦。如果每个音都能去想,就绝对快不起来的。弹的时候心中就只有一串连贯的音符,而在对曲子的走向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过程后,手指就如一种贯性,很自然的就放那里去了。就象走路,左脚走了就会换右脚,很自然的事。不需要去多想。一句话曲子要熟悉到不能再熟悉。 4. 曲子强弱的转换不一定只在单独的左手或右手上。就象两只手握在一起做波浪形一样。时高时低(左右手等同于曲子的时强时弱)有时是从左手传递到右手去的,左手弱下来,右手又强起来,突出重点,音乐听起来才会更多彩。当然这个也需要对曲子的细节反复练习和基本功的扎实才能做到并很好的去控制它。 5, 不要单独的去强调快,而不考虑到音色和音的清晰度。就好象渔舟唱晚的快板部份。有的人虽然能很快了,但音域听来一片模糊。虚有其表,毫无美感可言。但在强调音的清晰度时,又不能把音符弹成一个个太独立的音了,那样就显得呆板,虽然由单个音符组成,但音乐应该是柔和的。是具有旋律感的。就象走路。自然的摆动。如果太强调每一步的姿势,就变成了机器人。呵呵。 6 。曲谱上常标注有强弱的记号 F 或 P 等。但不是说一下就强起来或是一下就变弱了。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然排除某些曲中情绪的突然转变。但一定得有明显的对比才能体现强弱的表现力。弱一定要弱下去,强也一定要强起来。音乐才好听。不然就听不出,都是一个感觉。 7. 在弹奏的曲中,一定要用音位来更好的表现曲意,弹奏的位置不是始终处于靠前岳山一掌的位置的。靠右边弹奏音色会显得很硬。左边就显得柔和一些,需要根据曲意来分配每个音符应该处于的位置,曲子中有的地方需要硬朗的感觉,有的地方则需要柔美的感觉。这样一钢一柔才更具有表现力。就如春有百花,夏有月,秋有落叶。冬有雪。姿态万千,各有美态。拘泥于一种感觉。乐曲便少了很多色彩。 8. 入境:在学琴的过程中。如果能涉足其它的艺术门类就更好了,比如书法,绘画。太级。。等。不要认为有些武,有些文,有些静,有些动,其实学过之后就会发现,这些东西都是相通的。动静相宜才好。在这方面的体会同样可以用到其它门类上。就象书法讲究平心静气。必然沉浸在一种情绪里。再未完成之前,甚至连呼吸也骤停了,这样说稍有一些夸张,但大致意思是这样的。要不然你常看很多书法家写完一幅作品或是演奏家弹完一首曲子后,会暗自呼出一口气。慢慢的才从曲中的情绪中走出来,这就是一种意境了。没有入境是出不了好作品的。弹出的只是技术,绝不是真正的技巧性的东西。很多围棋大师。看着都显得很呆木,但心里却可以对棋子计算多步。曾听一位下棋的朋友说过,当棋艺精进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棋盘上仿似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你相信吗?你能看到吗?当然不能。因为你没有入境。自然看不到,就好象人与人的相处,永远都不能完全的了解别人内心真正的感受一般。 9. 投入:要想达到一定的高度,一定要倾情的投入才有成效。教授英语的李洋说过。天才都是经过反复的练习达成的。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当然排除一些天赋极高的人,那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要想出神入化,必定经过刻苦的练习才做得到。听闻古时一位书法家途经一座凉亭,看到亭柱上刻的字,便入了迷,站在那里看了两天。人家都说他是呆子。其实那是他内心入境的一种享受。旁人是无法理解的。以前教过我书法的一位老师,现在八十多了,我很欣赏他的字画,他告诉我。在他那个年代,三岁多他就开始练习书画了,到如今看来,他写过的字和绘过的画,至少可以拉一卡车了。具体能有多少未可知,但这样的说法只证明了,他是在反复的练习中和不断的学习中达到这样的高度的。 10. 坚持:要坚持下去,应该对学的门类抱有极大的热情,热爱是一切的动力。热爱让学习变成了有乐趣的事情。怎么样来培养热情呢?一定要在坚持中不间断的学习和练习,才不会导致学习兴趣的减弱 ,人都是有惰性的,有时候懒下来了,就结束了。。。 呵呵。暂有这些体会,总结到这里 ,请各位筝友指点一二。

一般小女孩子几岁学古筝,钢琴,跳舞最好?

阳春白雪古筝曲谱

 阳春白雪》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古琴十大名曲之一。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以下是阳春白雪古筝曲谱,欢迎阅读。

 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现存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阳春白雪》:由民间器乐曲牌仪《八板》(或《六板》)的多个变体组成的琵琶套曲。“八板头”变体的循环再现,各个《八板》变体组合在一起形成变奏的关系,后又插入了《百鸟朝凤》的新材料,因此它是一首具有循环因素的变奏体结构。

 可分成起、承、转、合四个组成部分,是一首具有循环因素的变奏体乐曲:

 起部:《独占鳌头》曲首出现长达十七拍的“八板头”变体, 它在以后三个部分的部首循环再现。原《八板》的旋律以“隔凡”和“加花”等技法加以润饰,运用“半轮”、“夹弹”、“推拉”等演奏技巧,音响效果独特有趣,使花簇的旋律充满活力。

 承部:《风摆荷花》、《一轮明月》这两个《八板》变体,在头上循环再现《八板头》之后,旋律两次上扬,在高音区上活动,表现情绪较为热烈。

 转部:《玉版参禅》、《铁策板声》、《道院琴声》在这三个段落中出现了不少展开性的因素。首先是乐曲结构的分割和倒装,并出现新的节拍和强烈的切分节奏。其二是运用“摭分”、“板”和“泛音”等演奏指法,使音乐时而轻盈流畅,时而铿锵有力。特别是《道院琴声》,整段突出泛音,恰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晶莹四射,充满生命活力。

 合部:《东皋鹤鸣》是本部的动力性再现,在尾部作了扩大,取突慢后渐快的速度处理,用强劲有力的扫弦技巧,音乐气氛异常热烈。

 “阳春白雪”的典故来自《楚辞》中的《宋玉答楚王问》一文。楚襄王问宋玉,先生有什么隐藏的德行么?为何士民众庶不怎么称誉你啊?宋玉说,有歌者客于楚国郢中,起初吟唱“下里巴人”,国中和者有数千人。当歌者唱"阳阿薤露"时,国中和者只有数百人。当歌者唱“阳春白雪”时,国中和者不过数十人。当歌曲再增加一些高难度的技巧,即“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时候,国中和者不过三数人而已。宋玉的结论是,“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阳春白雪”等歌曲越高雅、越复杂,能唱和的人自然越来越少,即曲高和寡。

 当然宋玉与楚襄王的这番讨论的目的不是谈论歌曲本身,而是强调雅与俗的巨大差距,并为自己的才德不被世人承认而辩解。宋玉进而说“鸟有凤而鱼有鲲”,自然非凡间俗物可比。宋玉说,“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也,士亦有之。”最后,宋玉引出了自己的结论,即“夫圣人 瑰意琦行,超然独处;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宋玉的意思是,但凡世间伟大超凡者,往往特立独行,其思想和行为往往不为普通人所理解。

 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五·乐律一》中指出,《宋玉答楚王问》中明明说,“客有歌于郢中者”,即有客人在郢中唱歌。而不是郢人在唱歌,更不是郢人善唱歌。沈括认为,郢中为楚国旧都,“人物猥盛”,之所以和者寥寥,是由于不知道或没有听过这首歌曲。宋玉以此自况,未免有些不讲道理。以郢人不熟悉阳春白雪这样的`曲子而指责他们,这不是很荒谬么?沈括还指出,阳春白雪典故中的一些细节后来被错误的解读和传播,例如,善歌者都被称为“郢人”,而原文的意思是郢人不善歌。

 阳春白雪这个典故说明了不同的欣赏者之间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存在着的巨大差异。乐曲的艺术性越高,能欣赏的人就越少。不得不承认,这种差异又和欣赏者的主观趣味有很大关系,有时很难得到一个客观公允的评价。正如西晋葛洪在《广譬》一书中所指出的:“观听殊好,爱憎难同。”对于听惯桑间濮上之曲、下里巴人之声的人,当然无法理解阳春白雪和黄钟大吕的高贵雅致。从这点来说,古今并无太大区别。今人欣赏音乐,大都是“入耳为佳,适心为快。”

;

古筝要多久才能学会

最好上小学一二年级学习舞蹈。这样就有童子功了。古筝与跳舞最好越早学习越好。古筝是简谱,都是1234567.。小孩从小就接触阿拉伯数字,认读起来也比较方便。钢琴不必太着急。。因为小孩认读能力差,认五线谱会比较费劲。钢琴基本上三年级左右就可以开始接触了。

高二学古筝会影响学习吗,我不是想加分

古筝入门是比较容易的,五级以上的会有些难。

一般学基本功要半年的时间,以后还是会学很多指法的,简单的入门曲要1个多月差不多学会。

古筝,二十一根弦,全部按照传统五音调式,宫商角徵羽,也就是12356来排列。4和7是通过按弦来实现。4在3上按半度,7在6上按一度。基本音找到了,再来弹曲子,就很快了。

扩展资料:

古筝在演奏技法上和钢琴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轮指就是从钢琴技法来的古筝指法。会钢琴再学古筝会非常容易了。

学习古筝可以潜移默化地使人增强对美的感受力,增强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人际交流能力以及自我心里控制的能力。还可以因为手指动作的反复训练,提高动作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怎么样背古筝曲子快点啊?能让我精神集中点?

古筝在初学期确实是相对比较简单,但是根据你所提供的情况,我还是建议你在大学期间,时间上相对宽松一些的时候进行学习,喜欢古筝是件好事,尤其是你并不带有目的性(例如谋生,很多专业学习者都被他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再例如,你还不是为了考学加分),能做到真正陶冶其中,从音乐中得到真正的享受,是很高很高的境界,这样的话就太好了,所以建议上大学之后,(因为没有顾忌了,不会有影响学习、高考的顾虑)时间宽松了在进行学习,不像想学习专业的人,还得从小练习基本功,也叫童子功。你没有时间上的限制,真正喜欢它,什么时候进行学习都不晚,享受在自己喜爱的音乐天地里,是很幸福的。

求琵琶语 古筝谱,是D调的更好啦!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碰到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学生的背谱能力。

学生们可能在一学期之内学习到很多乐曲,但是真正能背弹的却没有几个。或者学生们在弹奏时一定要郑重其事地将乐谱翻到所在的页码,一点点地看着才能往下进行。不看乐谱就错误百出,甚至寸步难行。一般而言,我们大众化地认为业余学琴的没有必要背谱弹奏,只要能把乐曲弹下来就行了。这实在是一个误区。再加上一般家长都急于求成,都恨不能在简短时间内能“功成名就”,比如学完一阵之后就可以考级等等。这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了一种催化作用,上课进度过快,这就对孩子学好古筝造成了一定的制约。弹好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音乐表现淋漓尽致而贴切到位、肢体语言恰如其分、引发听者的心理共鸣等等,这与会弹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感觉。再者,家长在家督练时对背谱弹奏不大关注,等等都相应地养成了孩子们对乐谱记忆的坏习惯。这是个大问题。

背谱是乐器学习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它跟系统地学习演奏方法、磨炼自己的音乐表达等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用背谱的方式去演绎乐曲往往更能够使演奏者投入进音乐的表达。我们很容易想见对于已经学过的乐曲还必须一点点看谱才能往下进行,注意力除了分散在手指上之外,还有更多的部分是分散在眼睛上的。而如果我们完全背下了乐谱,在某个地方应该去弹奏哪根弦,或者在弹奏之前的动作又是怎样的都熟记于心,那即使不看弦也不会出太多错误。因为我们的大脑除了对一连串的乐谱熟记起来,还将弹奏时的弹奏动作火候、运动轨迹、前后移动多少距离等都熟记于心了。

我们怎样提高自己的背谱能力呢?

多唱。经常拿出乐谱来唱一番,对乐谱的记忆有着非一般的积极作用。在唱谱时我们也需要明确所需要关注的信息。在唱谱的时候,我们的眼睛要注意看清楚到底是哪个音高。唱的同时还力求把某个音的具体因高唱准,不至于因为眼睛没看清楚,唱的时候出错,连带着弹奏时也出现相应的错误。除了音高,还要注意节奏、拍子的变化,还要注意曲谱中的力度记号,唱的同时还要用相应的呼吸把这种变化唱出来,这对音乐的表现极为有利。这种方法是一种比较综合的、分析作品的背谱方法。

多听。听乐曲录音或者看演奏是帮助记忆和背谱的重要方法。当我们拿到一个乐谱时,谁也不会肯定一下子就能断好乐句,或者把握好节奏、速度等各个方面的要求,然而我们可以通过听来先摸清楚乐曲的大概走向,给自己留一个整体印象。有时候在学习某个乐曲前多听该曲的录音,会比单靠乐谱的视觉记忆要高效的多。我们在看时,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关注在于对演奏者弹奏时的各部位的运动规则或者轨迹的关注。这对我们弹奏时的平稳过弦、跳跃等技巧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而这些反过来又会对我们的乐谱记忆起着促进的作用。

多练。这里提到的练并不仅仅指的是在琴上练习某个乐曲。而是要锻炼起自己快速视谱的能力。就像平时很少读书的人,你想让他快速阅读报纸一般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他们没有那种快速扫描的习惯。相反,他们只能逐个字的去看。又如经常动笔写文章的人,往往一提笔就文思泉涌,而没有写作习惯的人要他短时间内完成哪怕是一篇小的文章,恐怕也要煞费功夫和头脑。这在背谱也是一样的。平时我们多练琴,或者进行专门的视奏,对乐谱的记背都是卓有成效的。平时注意视奏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时刻找到曾经接触过的乐音组合,比如和弦、琶音等等。如果没有平时的视奏培养和积累,那么估计又是一个音一个音的去看,然后手指逐个落在要弹的弦上,这实在是费力又费时的。多练毋庸分说是必须要保证的环节。试想平时都不注意多练,怎么能将好的音乐表现呈现在舞台上呢?万一在舞台上卡壳,那丑可出大了。我们练琴的时候可以用“点线练习法”。前一个乐曲真实地弹奏,下一个乐句则先在心中默唱然后默默演奏,先保证断句的准确,保证乐句的连贯性和整体感。这比那种一个一个乐符看着往下进行要好得多。

象演奏。这估计是学生们比较缺乏的一个环节了。我们在练琴时,大多一坐在琴凳上就会十指齐发,叮咚一片。很少有人会坐下来用心过一遍谱子,在脑海里进行愉快的想象。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练琴并不一定要手指触到弦发出声音才达到效果,更多的时候我们脱开手指进行象的演奏更能锻炼起音乐的感觉。这个过程不会因技术不到家而磕磕绊绊,断断续续。而可以让整个乐曲在象演奏中像流水一样流动和连贯。在自己的想象中,我们要对每个细节都加注意,乐曲的每一个音、整部作品的音响都必须完全准确。在这个过程中,脑海中的声音形象与乐谱联系在一起,而且也与弹奏该曲的肢体运动联系在一起。而如果认为一定要弹奏出来才算练习,这可以说是一个比较低级的认识。而象演奏也是帮助背谱记忆和练琴过程中最复杂而有趣的方法。

确实是古筝谱

我还是只有G调的古筝谱耶、

和楼主都是一样的

还有《琵琶语》的简谱、

不知道楼主需要么?

希望可以帮到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