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和古筝区别在哪里_古琴与古筝的区别在哪里
1.古筝与古琴区别
古筝比较好。
古筝的声音大,很动听,弹奏的时候加持力很强。古琴声音小,比较内向。只有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下会特别感动人,而往往感动的也只是弹琴人自己。
所以古筝比较倾向于是弹给别人听的,古琴则更倾向于弹给自己听。古筝一弹,就会有许多人被吸引过来听,而古琴的知音却总是可遇不可求的。
古筝与古琴区别
古筝和古琴的区别如下:
1、年代上的区别
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形成了3000多年前的,传说为"伏羲"、"神农"氏所造;古筝则晚得多,形成于秦代,相传秦时有婉无义者,将瑟(乐器)传与两个女子,二女要争,引破为二,所以称"秦筝"。
2、形制上的区别
古琴琴身以独木所成,琴面系有七根弦,故古称"七弦琴"。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弦轴上,属弹拨乐类的"乐器",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最早的筝为5根弦,战国末期发展成12弦,隋代13弦,清代16弦,上世纪60年代为21弦,近年增加到24-26弦。琴弦均匀排列于筝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马支起,属于弹拨乐类的"有马乐器"。
3、音域、音色、表现力上的区别
古琴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宽达四个多八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个"琴徵",可以弹奏出许许多多的泛音和按音。古筝基本上是一弦1-2个音,同一弦中移动弦马(柱),可以调作音高,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淳厚优美,悠扬悦耳。
4、曲谱上的区别
古琴琴谱自成一格,古时称为"文字谱",到了唐朝后称“减字谱",而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
古筝与古琴的区别如下:
1、形制和结构:古筝是一种长条形乐器,长度通常在1.6到1.8米之间,而古琴则较短,长度通常在1.2到1.3米之间。古筝的面板是平坦的,由梧桐木或枫木制成,而古琴的面板则稍微隆起,由梓木制成。此外,古筝的音箱也比古琴大,这使得古筝的音色更加宏亮、悠扬。
2、演奏方式:古筝和古琴的演奏方式也有所不同。古筝通常使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来拨动琴弦,而古琴则使用大拇指和食指来拨动琴弦。此外,古筝在演奏时需要不停地移动手指,而古琴则可以在一个位置上演奏多个音符。
3、音色和表现力:古筝和古琴的音色和表现力也有所不同。古筝的音色通常更加宏亮、悠扬,具有很强的表现力,适合演奏大型协奏曲和独奏曲。而古琴的音色则更加柔和、深沉,具有一种宁静、淡雅的美感,适合演奏一些小型独奏曲和琴曲。
古筝的起源:
古筝是中国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弹拨乐器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关于古筝的起源,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古筝起源于秦朝。在秦朝时期,民间有一种叫做“筝瑟”的乐器,它由长木和梧桐木制成,有12根弦。当时,秦朝的宰相李斯曾经在一篇奏章中提到过这种乐器,称其为“筝瑟之乐”。这种说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因为古筝的音色和演奏方式与秦朝时期的筝瑟非常相似。
第二种说法是,古筝起源于汉朝。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汉朝时期,有一种叫做“筑”的乐器,它由竹子制成,有12根弦。这种乐器在当时非常流行,被广泛应用于宫廷和民间音乐表演中。后来,人们将这种乐器的弦数增加到16根,并且将其改名为“筝”。这种说法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因为古筝的形状和演奏方式与汉朝时期的筑非常相似。
无论古筝起源于哪个时期,它的历史都非常悠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筝在中国的音乐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优美的音色和演奏技巧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今天,古筝已经成为了中国音乐的代表之一,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认识和喜爱。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