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架古筝是谁发明的?

2.介绍几位国内著名作曲家

3.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弹古筝的是谁

4.滇筝——云南古筝事业发展的奠基者张树德教授

5.古筝的历史?

中国古筝第一人是哪位_中国古筝第一人

古筝

筝是战国时的一种兵器,用于竖着挥起打敌人还有一句古话叫“筝横为乐,立地成兵”。后来在上面加上琴弦,拨动时发现悦耳动听,于是发展成乐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兵器也越来越轻便,筝这种体形庞大、质量不轻的兵器就被遗弃了。所以眼下人们见到的筝都是以乐器的形式出现的,形态优美,并附有装饰。

古琴

西周时的钟仪是现存记载中最早的一位专业琴人。在《诗经》等文学作品中也有大量关于琴的记载,战国时期随着音乐的发展,琴乐也得到了很大地发展和普及,从而涌现了大量的琴人,如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精典千古传诵。

琴作为主要的乐器,被赋予礼制修心养性的功能和审美,所谓“君子之近琴瑟,此仪节也,非以慆心也”和“士不故不撤琴瑟”。

扩展资料

古筝

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

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与缪金林共同发明,163代表古筝长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筝弦数21根。

古琴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列子式、伶官式、蕉叶式、神农式、响泉式、凤势式、师旷式、亚额式、钟离式(鹤鸣秋月琴)、剑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最著名的九霄环佩就是伏羲式。

古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面圆底扁,象征天地;琴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

第一架古筝是谁发明的?

五岁开始学琴,六岁师从著名古筝教育家尹长平教授。

七岁登台演出。 八岁荣获“中国古筝艺术节”传统组第一名。

1996年赴北京深造,师从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周望教授。在老师的精心培下,演奏技法日臻完善,专业取得长足进步。并于199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在校期间连续四学年获得甲等奖学金,并多次获得“龙音杯”、“天天杯”比赛的表演奖、优秀奖(为最高奖)。因文化课成绩突出,还曾获得双额奖学金。

2000年保送升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2006年保送升入中央音乐学院本科。

中学时期曾录制《古筝速成演奏法》、《古筝基础教程》;并为大型舞剧《大风歌》录制古筝演奏等。

2002年应天津交响乐团邀请,参加“第三届海河之春音乐节”并成功演出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深受好评。

2004年参加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金奖选手赴新加坡巡回演出,均受到广泛好评;此外接受《misical乐器》杂志、《CulturalExchange

》中外文化杂志英文版的专访及报道。

2005年参加“周望师生音乐会”,演奏周望教授及先生黄枕宇共同创作的乐曲《声声慢》。

所获奖项:

2002年“龙音杯”国际大赛古筝少年专业组金奖;

2002年中国第一届民族乐器独奏比赛少年专业组金奖;

2002年中国青少年艺术新人选拔大赛金奖;

2005年第二届民族乐器演奏比赛“文华杯”古筝青年组银奖;

2005年中国“金钟杯”第五届古筝比赛铜奖;

2007年中国“金钟杯”第六届古筝比赛银奖;

2007年全国CCTV电视大赛金奖;

2007年获得学校颁发的“国家奖学金”。

不知道行不行

介绍几位国内著名作曲家

古筝起源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李斯列转.谏逐客书》中所引资料,颇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李斯《谏逐客书中》述及秦国乐舞的一段说:“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叩缶、击瓮而就症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筝乃“真秦之声也”,故而历来就有“秦筝”之名,但是若从行文来看,又有值得我们推敲的地方,那就是“击瓮、叩缶”与“郑卫桑间”对举,而“弹筝、搏髀”又与“韶于、武象”对举,因此接下去就有“今弃叩缶,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的犯戒。这儿的对举显然不是为了文,而所对举的乃是“乐”于“舞”的形式和内容,所谓“郑卫之音”,就是“桑间濮上”,乃是郑过和卫国的民间音乐,就由此可见“叩缶、击瓮”乃是秦国当时的民间音乐,就是“韶虞”就是“韶箫”,也就是孔子听了后赞之为“三月不知肉味”的《韶》。 据说此乐为大虞所作。以上所指的乃是音乐;这音乐显然不是民间音乐,而是宫廷音乐。由此可见,至迟于嬴政当政之时,秦国已用“韶箫”替代了筝,筝当时属于宫廷所用的乐器了,它理当比缶、瓮高雅一些。至于“搏髀”,于之想对举的乃是“武象”。这《武》,也就是《大武》,乃是乐舞,是周人歌颂武王伐纣的。由此可见,“搏髀”当是秦国的宫廷乐舞。李斯所举之例,证明秦国宫廷所用的歌、舞、乐都是别国的,为反驳政治上不用客卿张本。其那文已经提及,李斯进呈《谏逐客书》乃是公元前237年,因此,筝在秦国的流行当是在此之前。筝的产生就相对完善也就理当比李斯书《谏逐客书》要早一些。 关于筝的命名,有两种说法,一说乃是有瑟分劈而来,另一说乃是因发音铮铮而得名。《集韵》就持“分瑟为筝”之说:“秦俗薄恶,父子有争瑟者,人各其半,当时名为筝”。当然除了父子争瑟的说法而外,还有兄弟争瑟,以及姊妹争瑟的说法。这些大同小异的传说也正好说明这些说法的不可靠。此外就常识而言,瑟分为二就就成了破瑟,岂能算筝?若将瑟破为二而修补成筝,恐怕远比制作筝、瑟要难吧?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其发音的性质而得名,刘熙《释名》中“筝,施弦高,筝筝然”,就持此说。说筝因“施弦高”而发音“筝筝然”,这音色显然乃是对瑟的音色舒缓而言的,这就把筝与瑟联系起来了。确实,我们的民族乐器可以因乐器的来源而命名(例如胡琴),也可以因研制方法而命名(例如琵琶),更可以因为音色而得名(例如巴乌),这儿的筝因音色发音“筝(铮)筝然”,而得名也未尝不可。从后文来看,起初的筝与瑟并不密切,这就失去了筝瑟音色对比的意义,从而使此说显得难以使人全信。 以上所说筝的命名,也涉及到筝的起源。既然“分瑟为筝”之说不可信,那么出事的筝呀就不是破瑟而成的了。那么筝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汉.应邵《风俗通》载文:筝,“谨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 从应邵的《风俗通》所载可知,汉以前的筝其制度应为“五弦,筑身”,但是当时“并(山)凉(甘肃)二州筝形如瑟”,应邵不知何人所作的改革,还记下了“蒙恬所造”的传闻,这又是说明,汉代在西北地区已经流传瑟形的筝了。 唐代的杜佑在《通典.乐四》中说:“筝,秦声也。傅玄《筝赋序》曰:“以为蒙恬所造”。今观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弦柱拟十二月,设之则四象在,鼓之则五音发,斯乃仁智之器,岂蒙恬亡国之臣关思哉。并有附注说:“今清乐筝并十有二弦,他乐肯十有三弦。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弹筝用骨爪,长寸余,以代指。”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弹古筝的是谁

国内著名作曲家有:华彦钧、刘天华、任光、雷振邦、李焕之等。

1、华彦钧

华彦钧(瞎子阿炳,1893-1950)民间音乐家。小名阿炳,江苏无锡东亭人,当地雷尊殿道士华清和之子。华清和号雪海,擅长演奏各种民间乐器,尤精于琵琶。华彦钧自幼从其父学习音乐。他四岁丧母,二十一岁患眼病,三十五岁时双目失明。

2、刘天华

刘天华,(1895-1932) 我国著名作曲家、民族乐器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江苏省江阴县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是文学家刘半农之弟。1909年入常州中学,开始学习西洋管乐器。

3、任光

任光(1900-1941) 浙江嵊县人。从小喜爱民间音乐,会拉琴、吹号、弹风琴。1919年到法国勤工俭学,当过钢琴修理工人,同时学习音乐。1927年回国后,参加左翼剧联音乐小组及歌曲作者协会。

4、雷振邦

雷振邦,(1916--19)是我国著名的**音乐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能够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协会副会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5、李焕之

李焕之,(1919-2000)原籍福建晋江,生于香港。1936年入上海国产音专从师于萧友梅。抗战爆发后,在厦门、香港等地从事革命歌曲创作。1938年就读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结业后留校任教,并主编《民族音乐》。时期,任华北联大文艺学院音乐系主任。

百度百科-作曲家

滇筝——云南古筝事业发展的奠基者张树德教授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弹古筝的是王中山,其相关背景介绍如下:

1、王中山,中国古筝演奏者。王中山,中国古筝演奏者,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长,中国音协社会音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

2、河南南阳(蒙古族)人。自幼习筝,曾得到数十位民间筝家的指导,有深厚的河南筝曲基础。幼时即其音乐上的天赋,多次参加省内比赛并获不少奖项。後考入南阳艺术学校,师从著名筝家赵曼琴先生,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了赵氏创立的“快速指序技法体系”之精髓。

3、一九八六年以其全新的高难度技法演奏《打虎上山》轰动了中国首届古筝学术交流会,受到海内外专家学者注目。一九八八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师从著名筝教育家李婉芬副教授,李氏严谨、细致的治学思想,使其筝艺进一步升华。

4、除了作为古筝演奏者,王中山教授还担任多个音乐比赛和国际艺术节的评委和艺术指导,并多次受邀到海内外讲学和演出。他不仅在古筝演奏技艺上有着卓越的造诣,还在音乐教育和古筝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5、此外,王中山教授还参与了许多大型文艺项目和文艺活动,如担任“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评委、“第二届中国民族器乐国际大赛”艺术指导等。他还多次受邀参加国际艺术节,如“中法文化年”、“中韩文化年”等,并多次与国内外著名音乐家合作演出和讲学。

6、除了在音乐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王中山教授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他多次受邀到贫困地区和学校进行公益演出和讲学,为当地的孩子们提供音乐教育和艺术熏陶的机会,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7、此外,他不仅在各种音乐比赛中担任评委,还多次到各大高校进行讲学和交流,鼓励年轻人热爱音乐、投身音乐事业。他还通过自己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成果,为古筝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年轻人才,为中国古筝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亚运会历史

1、亚运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3年,当时第一届远东运动会在菲律宾马尼拉举办。1929年,亚洲运动会在印度举行,来自10个国家的约500名运动员参加了该届运动会。自此,亚运会开始定期举行,每两年举办一届,由亚奥理事会负责管理。

2、1951年,第一届亚洲运动会在印度新德里举行,当时只有8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加。随着时间的推移,亚运会的规模逐渐扩大,参赛国家和地区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古筝的历史?

古筝音乐在古代就得到广泛的应用,深受各阶层人士的欢迎与喜爱,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就在当时的秦国(现陕西)一带广泛流传,又名秦筝,至今已经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在云南古筝音乐的历史上,有一位不会被遗忘的人,是他将古筝音乐带到了这片土地并一路相伴成长,他就是我国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云南古筝事业发展的重要奠基者——张树德教授。

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张树德教授

张树德,我国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现任中国古筝学会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古筝协会首任会长,云南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中国古筝之父赵玉斋先生的高徒张树德先生把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古筝,带到了云南这片红土地上。?35年前,张树德老师执教于云南艺术学院,招收第一个云南本地的学生,开设了云南艺术学院古筝专业,填补了云南古筝专业教学的空白,成为第一个云南古筝史上的拓荒人。2006年成立了云南省第一个专业古筝单位——“云南省古筝协会”,旨为广大专业院校学生和业余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筝艺的传播发展。

在张教授的回忆里,他年少时学琴,为了不影响别人休息,故而用布盖住琴弦把琴音降到最低。

1968年,张教授分配到吉林省桦甸县金矿工作,张树德在哪里担任文体干事整整十年。尽管住在山沟,但他利用工作之余来练琴,并参加各种文艺演出,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筝乐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些年来,张教授作为云南古筝事业发展的重要奠基者,先后创作并改编了一批优秀的古筝曲目,比如,他将古筝音乐与云南傣族传统文化融合创作而出的经典曲目《泼水》,如今已是全国各地古筝学者必弹的考级曲目。张教授沿袭传统和现代改革的开阔思路与精神,将云南的古筝事业推向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巅峰。

此曲是张树德先生于1991年所作的一首现代筝曲。主要描绘了傣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的情景,具有浓郁的云南傣族的地方风情。全曲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太阳初升,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静,一群傣家少女结伴来到河边梳妆。第二部分:远处一群傣族少年也正向河边走来,大家为庆祝傣族的传统节日,互相泼水祝福的欢快情景。第三部分:再现部分,描写了泼水节在人们的祝福声中缓缓地降下帷幕。

古筝演奏:《四段锦》;编曲:赵玉斋;古筝演奏:阎爱华、王晓红、张树德、高亮;钢琴伴奏:计璐

2017年7月15日,“弹筝论道”云南省古筝协会十周年暨赵曼琴作品音乐会在昆明举行,赵曼琴、张树德、赵冠华等3位中国著名古筝艺术家、演奏家齐聚云南胜利堂文化艺术中心,演绎多首古筝名曲,诠释中华古老文化的风。作为音乐会的主要发起人,张树德表示,古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其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同年11月1日,张树德教授参加“筝韵流芳”——古筝名家专场音乐会在扬州会议,这也是第八届中国古筝艺术学术交流会系列活动之一,通过欣赏名家经典,感受古筝魅力。当晚演出的既有七八十岁的老一代古筝艺术家,也有中青年古筝演奏家,他们为观众带了一场高水准的演出。

作为云南省唯一一位古筝表演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2013年,张树德回到沈阳音乐学院参加了纪念赵玉斋诞辰90周年演奏会演出。同年7月,张树德带领云南省古筝协会及其硕士研究生到美国参加了第四届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国行暨百花迎春美国林肯中心星光盛典活动的演出。2014年7月,张树德再次带领云南省古筝协会及其硕士研究生到俄罗斯参加了第二届文化中国?俄中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星光盛典等。

张教授从教三十余年,沿袭传统和改革古筝音乐,在教育教学中除了在传统古筝演奏技艺和音乐理念的严谨之外,还有老一辈特有的教学的严肃性、认真性。张教授以古筝艺术垦荒者的身姿,孜孜不倦的为云南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的古筝演奏人材,使得云南古筝有了今天的辉煌成绩,先后应邀赴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讲学.多次担任国内及国际古筝权威赛事评委。为了更好的发展和规范云南的古筝教育教学的发展孜孜不倦,张教授长期坚持培养云南各地古筝教师的师资教学,而大多古筝专业学生学生都任教于云南各高校古筝专业教师,有的继承张教授的衣钵任教于各专业院校或各自开设古筝教学结构,继续培养云南甚至全国各地的古筝人才,不负桃李满天下的盛名。但是,他依然低调如是,不追名逐利!如今,依旧孜孜不倦地从事着古筝教育事业,为古筝艺术在云南更加蓬勃发展而努力。

古筝的起源

筝,又名秦筝,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因为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音乐淳朴典雅、古色古香,所以后来人又把它称为“古筝”。

古筝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它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精神的方式之一。

二、古筝的发展

在漫长的二千多年历史进程中,经过历代弹奏者和乐器制作匠的共同努力,古筝这件华夏民族的古朴乐器得以不断改进,其发展趋势和人类社会的事物发展规律一样,也是由“简”和“繁”、“弹拨乐器”。

最初的古筝体积小,只有5根弦,后来发展到十二、十三、十六、十八,直到现在最多的有五十余根弦,目前惯用的则是二十一根弦,又称二十一弦筝。

古筝在东南亚很多国家非常流行,在日本、朝鲜、新加坡及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可与钢琴并驾齐驱,由于古筝的表现力丰富,韵味深长、色音淳美、古朴典雅,弹奏起来时若玉珠落盘,时若翻江倒海,跌宕起伏,变幻莫测,气势磅礴,令人陶醉。

三、筝体简介

(1)筝头、筝尾。大的一头称筝头,小的一头称筝尾。

(2)岳山:古筝分前岳山、后岳山,大筝头处称前岳山,筝尾初处称后岳山。

(3)筝码:也称柱或雁柱,它是筝弦和面板的传振支柱,筝码可以左右移动,以调整音高低,前后移动,以调整音质。

(4)筝弦:分钢丝弦和尼龙弦,从高音到低音依次排列为1—21弦。

(5)筝的共鸣体由面板、底板和两个筝边组成。

四、坐姿

1、弹筝姿式分立式、坐式及盘式(盘腿、坐地)日本、朝鲜弹奏政者多用盘式,我国常用坐式。

2、坐式要点

(1)坐在靠筝头一边,身体右侧与前岳山延长线对齐、人体中线对第一、第二个筝码。

(2)筝上最高码之顶端在弹奏者胸腰之间。

(3)坐距筝体约10—15厘米。

(4)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呈“丁”字形。

(5)上体平直,放松自然。

3、手形要求

两肩自然放松,手腕放平,手呈半握拳状,各手指自然弯曲,各关节凸出,不能踏陷,大指要立起与中指相对,弹奏时各关节往掌心运动。

134

5评论

1条回答被折叠

古筝厂家批发哪家好?

根据文中提到的古筝为您推荐

要问古筝厂家批发哪家好?江苏扬州找扬声,扬声民族古筝厂家批发我们用品质说话!

扬州市扬声民族乐器厂广告

1对1古筝陪练,严格的老师录用标准 保障孩子练琴成果

根据文中提到的古筝为您推荐

VIP陪练用老师在线1对1陪练方式,以科学陪练为准则,在线与孩子实时互动,让孩子练琴不再枯燥!每节课都有陪练老师认真填写的课后单,问题与演奏中的长处,让家长放心!

上海妙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告

十分钟有问必答

1211人正在问

古筝的历史?

去提问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古筝的一般价格?听听古筝爱好者的分享

古筝多少钱百年传承,手工制琴,琴厂直销,没有中间价,认准老字号,放心购买,质量保证。老财古筝天籁之音

广告2020-10-08

古筝有哪些历史?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拨弹乐器之一,形成流传于秦地(主要是陕西、甘肃一带),盛行于隋唐。随着历史的变迁,流传到全国及亚洲不少地区。史称秦筝。对古筝的起源,说法不一,主要有三种见解:第一种认为:古筝渊源于瑟。唐赵磷《因话录》记述:“古筝,秦乐也,乃琴之流。古瑟五十弦,自黄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后瑟至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争之,又破为二。古筝之名自此始。宋代《集韵》中载有:“秦人薄义,父子争瑟而分之,因此为名。古筝十二弦,盖破二十五而为之也。”日本第十七世纪元禄年间宫廷乐师冈昌名所著《乐道类集》中记载有:“……或云:秦有婉无义者。以一瑟传二女,二女争引破,终为二器,故号筝。”二人争瑟,而产生了“筝”,仅是传说而已。 第二种认为:古筝是由秦国名将蒙恬所造或蒙恬所改革。公元前237年(始皇十年),秦宰相李斯上书劝秦始皇收回他对客卿们下的逐客令的一段话中,有两处谈到古筝,即“弹古筝博髀”和“退弹古筝而取韶虞”。这在时间上比蒙恬发迹之初早了十六年。所以蒙恬造古筝的说法是靠不住的。在《旧唐书.音乐志》中,对蒙恬造古筝也持否定的看法。至于蒙恬改革筝的说法倒是有可能的。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记载:“古筝五弦,施于竹如筑,秦蒙恬改于十二弦,变形如瑟,易竹于木,唐以后加十三弦。”这一段文字记述了蒙恬曾改革了筝。 第三种认为:早期第三种认为:早期古筝是五弦竹筝,筑身瑟弦。如:东汉应劭《风俗通》云:“古筝五弦,筑身而瑟弦。”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宋代徐铉校定重刊本)中记载:“古筝,鼓弦竹身乐也,从竹,争声。” 从历史材料看,早期古筝与筑更为类似:都是筑身,都是竹制,都是五弦。关于古筝的命名,在东汉刘熙《释名》一书中解释为:“古筝,施弦高急,古筝筝然也。”这就说明古筝是由本身发出的“铮、铮”音响而命名的。古筝很可能来源于一种大竹筒制作的五弦或少于五弦的简单乐器。年代当在春秋战国时期或春秋战国之前,不可能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秦代。古筝、筑、瑟的关系,既不是分瑟为筝,也不是由筑演变为筝,而很可能是古筝筑同源,古筝瑟并存。五弦竹制古筝演变为十二弦木制筝,筑身筒状共鸣结构演变为瑟身长匣形共鸣结构,可能是参照了瑟的结构而改革的。古筝在我国有着古老的历史渊源。早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时代,古筝就已流行于秦、齐、赵等国。其中以秦国最为盛行,故素有“真秦之声”、“秦古筝”之称。古筝流行于民间,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乐器。正如《战国策.齐策》中一段话所述:“临淄甚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筝。”又如西汉桑弘羊《盐铁论.散不足篇》中所述“……往者,民间酒会,各以党俗,弹古筝鼓缶而已。”可见古筝在民间流行的广泛性。古筝发展到汉代已出现了转调。候瑾《筝赋》中记有:“于是急弦促柱,变调改曲。”是用移动古筝柱来转调的。 十三弦古筝,在隋代就已流行,隋文帝开皇雅乐中首见载有十三弦古筝的使用。隋代古筝的演奏中也用了移柱转调的方法:“促调转移柱”(王台卿诗),“调宫商于促柱”(顾野王赋)。 古筝在唐代音乐中广泛使用,并东传日本。公元834年(唐文宗太和八年),日本遣唐使准判官藤原贞敏来我国从琵琶名家刘二郎学艺,二郎以女妻之,二郎之女是弹筝名手,6年后随藤原去日本。公元889年(唐昭宗龙纪元年),唐代曾派遣弹筝博士皇孟学,率62人乐队前往日本传授筝艺,在日本朝中掀起弹筝热,天皇和大臣也纷纷学习筝技。在此后的千余年里,筝逐渐成为日本邦乐的主要乐器,产生了许多演奏流派和筝曲。现在日本正仑院珍藏的一张经过修复的桐木筝,已成为世上罕见的唐制筝标本。 古筝在宋代也流行较广。宋陈炀《乐书·宋史·乐志》中记载:“本朝十三弦筝,然非雅部乐也。”明代已出现十五弦筝,但仍以十三弦筝流传最广。据明代《敦煌实录》云:“索函宗伯夷成善弹筝,悲歌能使喜者堕泪;改调易讴,能使戚者起舞,时人号曰:雍门周。” 清代的筝有了新的发展,值得重视的是,清代十四弦筝已用了七声音阶的定弦。在《律吕正义合编》中记载有:“筝似瑟而小,十四弦。……;各隋宫调设柱和弦以谐律吕,通体用桐木金漆,四边绘金夔龙,梁及尾边用紫檀,弦孔用象牙为饰……今筝十四弦则五声二变为七,倍之为十四也”。这里说的“五声二变为七,倍之为十四也”,即指七声音阶定弦。另据记载,清康熙年间,曾有人用筝等四种乐器在宫廷合奏了康熙根据琴曲改编的“平沙落雁”。当时还有人用筝独奏了变调“月风儿”。筝此时也广泛用于民间器乐和说唱音乐中。到了清末,筝发展为16弦。在广东,有人借鉴扬琴,将铜丝弦用于16弦筝上,替代使用了2000多年的丝弦,从而使筝的音色发生了鲜明的变化。这种几弦筝一直延用至今,本世纪30年代,筝才使用钢丝弦。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古筝逐渐流传到全国不少地方,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演奏风格和地方流派,如河南筝、山东古筝、潮州古筝、客家古筝等。在延边朝鲜自治州,筝又演变发展为伽揶琴。古筝还流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传统古筝曲据记载可查到汉代的《陌上桑》及民间流传的《天下大同》、《寒鸦戏水》、《高山流水》、《出水莲》、《锦上花》等。在民间流传的有手抄二四谱记录的筝曲,但是一直没有正式的筝谱出版,直到1930年,才有梁在平先生编着的《拟筝谱》一书出版。 古筝不仅用于独奏,还在传统民间器乐合奏和地方戏曲的伴奏占有重要位置。如《弦索十三套》、《河南板头曲》广东潮州音乐的传统合奏中都有筝。河南曲剧中筝是不可缺少的主奏乐器之一。陕西《榆林小曲》也有筝伴奏。 近年来,古筝的演奏艺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古筝的改革也进行了多种实验,制作了多种优质精美的筝(如四川筝、上海筝、苏州筝);筝的转调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已经改革了几种转调筝(如营口张力转调筝,沈阳音乐学院移码转调筝,苏州截弦转调筝,上海音乐学院蝶式筝),这些转调筝扩大了筝的表现力,使筝更便于参加合奏和伴奏。

140浏览2019-07-30

古筝的历史文化?

古筝,原名叫筝,也叫秦筝。因它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故后人冠以“古”字,称为古筝。我国历来对古筝很推崇,称古筝为民族乐器中的瑰宝,雅俗共赏的奇葩,群声之祖,万乐之师。汉《古诗十九首》中有句:“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弹筝奋逸响,新声妙之神。”汉侯瑾《筝赋》有句:“苞群声以作主,冠众乐而为师,移风易俗,混同人伦,莫有尚于筝者矣。”鲁迅有《赠人》(其二)诗:“秦女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须臾响急冰弦绝,但见奔星劲有声。”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对中国的古筝也非常推崇,称古筝为神秘的乐器,称它弹奏出的乐曲为神奇的音乐。  古筝属于弦鸣乐器,按其演奏技巧来分,属于弹拔类乐器。它的外形古朴典雅美观大方,音色优美圆润清丽明亮,音量大而不噪。它有着极强的表现力和强烈的感染力,能充分表现民族风格浓厚的乐曲内容。用古筝弹奏出的乐曲,柔和优美,清丽和谐,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深受人们的喜爱。  筝和筝名之由来,众说纷纭。历史上曾有黄帝摔瑟而有筝之说。唐代赵璘的《因话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黄帝命令宫女鼓瑟,宫女用瑟弹奏了一非常伤悲的曲调,使黄帝动了伤感,流泪不止。黄帝不能自制,把宫女的瑟举起掷地,摔成两截,使原来的五十根统的瑟一分为二变成两台二十五根弦的瑟。于是后人称二十五弦瑟为筝。历史上还有姊妹分瑟为筝之说。《乐道集》卷二中记载:“秦女姊妹争瑟,引破终为两片,其一片十三弦,为姊分,其一片十二弦,为妹分。秦皇奇之,立号为筝。”后来,还有父子争瑟一分为二而得筝名,兄弟争瑟一分为二而得筝名之说。这些筝名由来之说有无道理,暂且不说只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筝是由瑟演变而来的。 秦筝之说源于何处?秦相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写道:“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声也。”意思是说,敲打瓦罐和瓦盆,边弹筝边拍着大腿打拍子,唱起呜呜呀呀的歌,使耳目欢快,这才是真正的秦国的音乐。李斯把筝看作是秦地特有的乐器,把筝声看作是秦国音乐的重要标志。《史记?荆轲列传》中记载:“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这段记载意思是说,太子和宾客们知道了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儿,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子送荆轲。到了易水之上,祭了路神后上路,高渐离击筑,荆轲跟着唱歌,声调苍凉悲哀。送行的土大夫都流下眼泪哭泣。这里说的筑,根据《风俗通义》中的记载和《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可能是筝。早期筝和筑极相似,文人常把筝筑混为一谈。由此可以看出,在战国时期,古筝在秦国相当流行,而且在乐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就是后人称筝为秦筝的原因。古筝最初是靠弹筝人自身指甲弹奏的。为了提高弹奏质量,增大弹奏力度和弹奏音量,弹筝人取了以甲取代指甲的办法。古筝演奏技巧上的发展变化,较之其他乐器都大,尤以近三十年为最大。最早的古筝演奏技巧是很简单的,两手分工极为明确,右手弹奏,左手按弦。曲调也极为简单,基本上是慢节奏单旋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筝曲目难度越来越大,弹奏技巧越来越复杂,表现力越来越强,表现内容越来越丰富,经历了从单手简单弹奏到双手复杂弹奏,从简单弹拔按弦技巧到复杂弹拔颤按推揉技巧的发展过程。

100赞·6,137浏览2017-09-25

古筝的来历是什么?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汉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已经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了。有说法为,筝是战国时的一种兵器,用于竖着挥起打敌人,还有一句古话叫“筝横为乐,立地成兵”。后来在上面加上琴弦,拨动时发现悦耳动听,于是发展成乐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兵器也越来越轻便,筝这种体形庞大、质量不轻的兵器就被遗弃了。所以眼下人们见到的筝都是以乐器的形式出现的,形态优美,并附有装饰。 汉代应劭《风俗通义》载文:筝,“谨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从应邵的《风俗通》2所载可知,汉以前的筝其制度应为“五弦,筑身”,但是当时“并(山)凉(甘肃)二州筝形如瑟”,应邵不知何人4所作的改革,还记下了“蒙恬所造”的传闻,这又是说明,汉代已经流传瑟形的筝了。 唐代的杜佑在《通典.乐四》中说:“筝,秦声也。傅玄《筝赋序》曰:“以为蒙恬所造”。今观其器,上崇似7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弦柱拟十二月,设之则四象在,鼓之则五音发,斯乃仁智之器,岂蒙恬亡国之臣关思哉。并有附注说:“今清乐筝并十有二弦,他乐肯十有三弦。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弹筝用骨爪,长寸余,以代指。” 应劭《风俗通义》说,筝乃“五弦、筑身”。但“筑”是什么样式,历代文献都语焉不详。1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具汉筑明器。这具筑之所以说他是明器,是因为该器虽然髹以黑漆,却是用独木雕成。实心,不利于共鸣,若用来演奏,无法获得足够的音量。此外,该器通长约34厘米,用来演奏显然太短小,而《同典》载,唐代的筑长四尺三寸,汉筑演变至唐代虽然有异,但相差也不至于如此悬殊。这些理由都足以证明它是明器,该器犹如有柄的小瑟,筑面首位各钉以横排竹钉,一排五个,这就与《风俗通》的记载相符。这具明器筑的样式与瑟相同,似乎又说明瑟、筑、筝的样式是极其相似的。 筝、筑、瑟的关系,既不是分瑟为筝,也不是由筑演变为筝,而很可能是筝筑同源,筝瑟并存。五弦竹制筝演变为十二弦木制筝,筑身筒状共鸣结构演变为瑟身长匣形共鸣结构,可能是参照了瑟的结构而改革的。根弦,弦轴装置在与码子平行的面板左侧,弦质为金属(钢弦或铜弦),演奏时一般右手戴玳瑁甲片(即指甲)。调弦定音为五声音阶(即首调)三个八度音域,多用G调或D调,F调、C调或A调较少使用。[1] 发展 1965年,王昌元成功创作出了古筝曲《战台风》,《战台风》的出现,使古筝的演奏的技术、技巧,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结束了古筝只能轻弹慢揉的时代,此曲中的扫摇四点、密摇、扣摇、刮奏等来制造台风效果等技法,都是创新技法,提高且丰富了筝的表现能力。 70年代,赵曼琴在演奏实践中,创造使用了双弦过渡滑音、和弦长音、快拨及1/5泛音等新技巧。并突破传统的八度对称模式,创立了由轮指、、弹摇等几十种新指序构成的“快速指序技法体系”,使筝不须改变定弦即可单手演奏五声、七声及变化音阶的快速旋律,为筝由色器进入常奏乐器行列奠定了坚实地基础,代表作品有《打虎上山》、《井冈山上太阳红》等。 共4张 古筝 90年代以来,古筝创作迎来了百花争艳的春天。《黔中赋》的演奏首次运用快速的左手技法而成为亮点;在这时期中,作曲家们参与筝曲创作,增强了创新力度,他们突破传统五声性调式的局限,吸收了日本琉球调式、都节调式的色彩,借鉴了梅西安人工调式的经验,自行设计了许多新的调式,甚至创造了全新的“下方小三度加上方小二度”的调式色彩,每个八度分为三个环节,每个环节是一个大三度音程,在每个环节上都可以演奏同主音大小调的调式。新的调式色彩和多调性连环叠置的定弦方法,促进了演奏技法的变革。如《山魅》(徐晓林)、《幻想曲》(王建民曲)、《箜篌引》(庄曜曲)、《溟山》(王中山曲) 等。在这些筝曲的定弦中,就为转调准备了条件。不同音区还用不同音列,使不同音区演奏不同的调式色彩成为可能,既有对传统调式色彩的偏离,又有对传统调式色彩的回归。音程的变化又为新的音乐语言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而进入21世纪,涌现出一批青年古筝演奏家,其中以王中山、翟志荣、邱霁、袁莎、蒋周健、刘乐、鲍栋、宋心馨等老师为代表。多年来,这些演奏家多次出访了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俄罗斯、比利时、瑞士、瑞典、匈牙利、波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使筝这件乐器走向了世界。 基本构造 古筝的统一规格为:1.63米,21弦。古筝的面板大多数用河南兰考的桐木制造,框架为白松,筝首、尾、四周侧板有红木、老红木(缅酸枝)、金丝楠木、紫檀等名贵木材,古筝的音质取决于面板和琴弦,周边用料对古筝的音色略有改善,以老红木、紫檀、金丝楠木为佳。早期到近代也有过12、13、18、23、25弦等,不同地区的筝又有多种定弦法,筝的新种类还有“蝶式筝”、“转调筝”等。 面板 一台古筝的音质取决于面板和琴弦,面板以阳面中段为最佳,阳面是指整株桐木置于水中,露出水面的一面为阳面,去头斩尾为中段,一般以9-12年树龄的桐木为最佳,尤以河南兰考的桐木为最佳,沙土地,木质疏松,利于音质的传导。 专业演奏古筝的面板以通纹为最佳,中音区纹理间距5-9厘米,高音与低音区间距1.5-2.5厘米为最佳,面板厚度高中低音的厚度一般为9mm、11mm、10mm,眼下面板大多数用弦切工艺。 琴弦 早期的琴弦以马尾、鹿筋为原料,到了当下这段时期以尼龙钢丝弦为主流,增加了音量,也提高了韵味,琴弦以德国进口钢丝为主,含碳量均匀,寿命长,手感好,以五音不全牌、宝泉牌、敦煌牌为代表,较受专业人士欢迎。 筝码 一般来说红木古筝配套红木筝码,楠木古筝配套鸡翅木筝码,紫檀古筝配套紫檀筝码,亦有说法以色木为筝码最佳材料,但是尚未有定论,筝码要求纹理垂直向下为最佳,上嵌牛骨,搁弦槽一般为对应琴弦的1/3深度为最佳。 古筝流派 传统的筝乐早期被分成南北两派,即“南筝”(潮州筝)和“北筝”(河南筝和山东筝),英国出版的《辛格罗夫音乐大辞典》的“中国音乐”词条中写道:“中国筝北方以河南、山东学派为代表,南方主要以潮州筝学派为代表。”[2] 随着时代的发展,20世纪又在南北筝的基础上分别衍生出其他几大筝派,即“潮州、山东、河南和浙江”四大流派,到当代流派的区别已经很小了,几乎每个流派都兼具各家之长。现一般分为九派,正如曹正所言“茫茫九派流中国”,各派的筝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 陕西筝 陕西筝:陕西地区是中国筝的发源地,但眼下“真秦之声”的筝乐却几乎近于绝响,这里有丰富多彩的戏曲和民间音乐,其间传统的惯用乐器均不为少,但唯独无筝或极少用筝;只有在榆林地区才用筝作为伴奏乐器,跟洋琴、琵琶、三弦一起在榆林小曲的伴奏中出现。著名秦筝理论家、教育家曹正先生说,这就是“秦筝的余绪”。筝在榆林虽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但榆林地处偏僻,文化比较落后,筝的技艺还停留在古法弹奏上,右手主要用大食两指,左手滑颤音很少,这正是筝的最早奏法。筝在陕西地区已渐渐失传,其传谱传人都无资料可寻。 20世纪50年代末,陕西秦筝学会会长、著名演奏家周延甲先生提出了“秦筝归秦”的口号,从理论研究到弹奏技艺,从伴奏地方戏曲到编制秦韵风格筝曲,做了大量的工作,使陕西人民从新熟悉了筝。1957年,榆林筝名家白葆金参加了全国的民间音乐调演和陕西省第三届民间戏曲汇演,并独奏了《掐蒜苔》、《小小船》筝曲。1961年全国古筝教材会议在西安召开以及会议对陕西迷胡筝曲的肯定,都对秦筝在陕西的发展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后来涌现了象《秦桑曲》、《姜女泪》、《香山射鼓》、《三秦欢歌》、《绣金匾》等优秀的陕西风格筝曲。西安鼓乐、秦腔和迷胡清曲等史料中关于筝的记载,给陕西筝人以启示,又有筝名家曹正、高自成、王省吾等人的巨大努力,众多筝同仁的帮助,经过近三十年的实践,陕西已渐渐地恢复筝奏秦声。 陕西风格筝曲的鲜明特色,首先是音律上的特殊性和二个变音的游移性。七声音阶中的四级音编高,七级音偏低。所谓偏,当然不是半个音。这两个音又游移不定。一般来说,是向下滑动紧靠下一级音的;其次,在旋律进行上,一般是上行跳进,下行级进的。第三,在弹奏时的左手按弦,使用大指较多,这是出于旋律进行需要而必然使用的技术。第四,风格细腻,委婉中多悲怨;慷慨急楚,激越中有抒情。已故著名浙派筝家王巽之先生谈古筝流派时说“陕西派多抒情”,说明了陕西筝曲的风格特点。

21赞·27,161浏览2020-04-01

古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战国时期,西北三秦地区有一种古老乐器名叫瑟,当时有个叫宛无义的人,他弹瑟技艺非常高,他的两个女儿也非常喜欢弹瑟。 有一天,姐妹俩都争着到父亲那里学习弹瑟,姐姐快一步,先把瑟拿到手中。妹妹哪里肯让,赶忙跑过去,双手抱住瑟,两人你拉我扯,互不相让,忽然,“咔嚓”一声,完整的瑟被掰成了两半。 这时,宛无义赶过来,他不由得愣住了,只见大女儿手中的一半瑟是13弦,小女儿手中的一半瑟是12弦。宛无义又急又气,他忙把两个女儿手中的瑟拿过来。宛无义唉声叹气,左摸摸,右看看,用手指把弦一拨,让他吃惊的是,半边瑟竟然发出了更好听的声音。 宛无义早忘了责备两个女儿,他把半边瑟分别做了一些修缮,结果这半边瑟反而比完整的瑟更加好弹,声音也好听多了! 宛无义欣喜万分,因为这种器的由来是两个女儿争瑟,于是他便把半边瑟叫做“筝”。从此以后,“筝”就在我国流传开了。 筝也叫“古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弦乐器,它属于八音分类中的丝类乐器。古筝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非常好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人们喜爱。 古筝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等结构组成,其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5声音阶排列,最多拥有25根弦。 古筝,是先秦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是我国独特而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古筝是一件伴随我国悠久文化、在这片肥沃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 古筝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期,在当时秦国一带广泛流传,所以又叫“秦筝”。关于先秦古筝起源,汉代文学家应邵在他所著的《风俗通义》中记载: 谨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 从中可知,先秦古筝形制应为“五弦,筑身”,但是应邵也不知道是何人发明古筝的,他还记下了“蒙恬所造”的传闻,这就又为古筝起源添加了一些神秘色彩。 还有,关于先秦古筝命名,自古说法也不一致,一直以来都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古筝是先秦时期的瑟分劈而来的;另一种说法是因古筝发音铮铮而得名。后来,宋代文学家丁度在他所著的《集韵》中记载了秦人“分瑟为筝”之说: 秦俗薄恶,姐妹有争瑟者,人各其半,当时名为筝。 但是这种说法并不可靠,因为就常识而言,瑟被分开就成了破瑟,怎么能算是一种器呢?即便将破瑟修补成古筝,这恐怕远比制作筝、瑟要难很多。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古筝因为其发音性质而得名,这种说法依据是汉代经学家刘熙在他所著的《释名》中记载: 筝,施弦高,筝筝然。 这便是说,先秦古筝因为其发音“筝筝然”而得名,这音色显然是对瑟等乐器音色舒缓而言的,这就把筝与瑟联系起来了。 其实,我国先秦民族乐器可以因为乐器来源命名,也可以因为研制方法命名,更可以因为其音色命名。其中古筝因为音色发音“筝筝然”而得名,这也是很自然的事。 先秦古筝盛行于战国时期的“秦”地,后来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他所著的《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了这件乐器: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叩缶、击瓮而就症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可见,先秦古筝是“真秦之声也”,这也是“秦筝”之名的由来。还有,在司马迁这篇文章中,古筝与“击瓮、叩缶”一起被列举出来,这显然不是为了文,而是古筝本来就是先秦“乐舞”中的重要形式和内容,而秦国民间乐器,也是以古筝为主的。 还有,古筝这种乐器在战国时期是专门用于宫廷音乐中的韶乐演奏的,它最初显然不是民间乐器,因此,古筝最早是宫廷专用乐器, 它理当比缶、瓮等古乐器高雅一些。只是后来宫廷中已经开始用“韶箫”替代了古筝,这时候古筝才不再是宫廷乐器,逐渐在先秦民间发扬光大,开花结果。 还有,汉